特斯拉又火了。
这次不是降价、也不是Model Y、更不是自动驾驶,而是特斯拉因为一台二手的Model S被起诉。
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微博名为“@特斯拉维权车主-韩潮”的天津车主。在2019年的时候通过特斯拉官方渠道购买了一台二手Model S,型号为P85,购车价格为37.97万元。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车主称该车频繁出现问题,甚至会在高速上以120km/h的车速行驶时突然故障并出现五个故障码。
之后车主将车辆送至第三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车C柱外板存在多处事故修复痕迹,根据维修工艺符合左C柱外板更换。
C柱在车身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起到支撑车体的作用,并且C柱直接关系到车辆发生侧后方碰撞时,乘员舱的结构是否会出现变形。
第三方最终的鉴定意见是:该车是事故车。
可是车主的购车渠道是特斯拉官方的认证二手车,并且正常来说,事故车不应该再进行流通和交易。于是,车主开始进行维权,并最终将特斯拉起诉至法院。
法院一审判决的结果是:特斯拉退回车主车款,并且进行三倍赔偿。
特斯拉方面表示不认同,已经申请二审。
这台Model S是事故车吗?
首先,事故车是如何定义的呢?
根据《二手车鉴定技术评估规范》(GB/T 30323-2013),在鉴定过程中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对车辆的车体结构进行检测,确定车体结构是否完好无损或者有事故痕迹。
同样还是在这份规范中,明确写到:当表2中任何一个检查项目存在表3中对应的缺陷时,则该车为事故车。
根据特斯拉方面的回应:这台Model S的左后翼子板发生过剐蹭,由于Model S是全铝合金的车身材料,故无法进行常规钣金修复。于是特斯拉通过其官方授权的第三方维修机构对这台Model S的左后翼子板进行了修复工作,在修复过程中进行了切割等工艺。但这些操作符合特斯拉官方的维修手册,也符合国家规定的维修标准。因此特斯拉方面并不认为这台Model S有结构性损伤,不能判定其为事故车。
这样一来,问题就比较明确了。第三方鉴定机构检测认为这是一台事故车,因为它的C柱有修复的痕迹。而特斯拉则认为,车辆对左后翼子板的剐蹭进行处理,不涉及C柱的切割,该车实际上并未出现过重大事故。
是否涉嫌欺诈?
在此前的一审判决中,北京市大兴区法院认为车辆的维修程度会影响消费者对该车的购买意愿。但特斯拉公司仅告知消费者,“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没有做到应有的信息披露程度。
编辑认为,整件事最根本的原因是双方对于事故车的定义不一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斯拉不认为这台Model S是事故车,所以没有将修复的事情告诉车主。恰好就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导致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因此法院判定特斯拉欺诈消费者。
抛开特斯拉模糊定义的“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单纯从买卖双方来看,特斯拉理应将这件维修的事情告诉消费者,但是他们并没有在销售时将这一信息告知对方。这也不难理解,如果我告诉你这台车进行过局部切割,你还敢买吗? 或许是出于害怕影响消费者购车意愿的原因,特斯拉并没有告知车主此事。所以,法院判定特斯拉欺诈,编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理由很简单,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相应的知情权。
编辑的观点是:现在整件事情的重点并不在于这台Model S到底是不是事故车,而是特斯拉的二手车销售部门在进行车辆销售的时候为何没有进行车辆信息的详细告知。
哪怕后翼子板的位置只是一个小剐小蹭,但是作为有意向的消费者,我有权知晓情况。
特斯拉该怎么办?
好办,按照判决结果进行赔偿。
单说产品的话,特斯拉的加速能力、自动驾驶辅助能力、整车OTA迭代更新能力确实相当不错。但是特斯拉的办事风格在中国市场一直受到调侃(主要是降价),因此特斯拉的车主们,将自己笑称为“韭菜”。
这种风格很明显是与特斯拉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保持一致的,或许特斯拉在国内吸引消费者的原因当中,埃隆·马斯克的个人魅力也会出现。毕竟在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仪式的时候,这位现实生活中的“钢铁侠”还来了一段舞蹈solo。
可是,既然是在中国市场,那么就需要按照这里的规章制度来办事。从目前整件事情的现状来看,特斯拉的态度还是比较强硬的。
然而现在事情纠结的点,并不在于“这台Model S到底是不是事故车”。而是特斯拉在销售这台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将所有的信息点告知消费者。所以特斯拉现在需要处理的事情并不是鉴定,而是解释为何销售车辆的时候信息有所保留。
总之,个人认为特斯拉二审胜诉的概率不大。抱着吃瓜群众看热闹的心态,我们会持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