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像我们这样台湾青年来大陆,其实对的

本文转自【中国侨网】;

【解说】地处闽赣交界的福建省长汀县铁长乡山峦起伏,山清水秀。十年前,来自台湾彰化的张元豪看到了这里发展茶产业的机遇,毅然辞去了在台湾的高薪工作来到长汀,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找到了真爱。日前,中新社记者来到福建长汀,约访了张元豪。

【解说】初见张元豪,这位白净斯文的80后台湾小伙正在厂房内仔细筛茶。长汀县铁长乡的地形地貌和气候与台湾彰化、南投等地非常相似,很适合种植高山茶。早在2005年,看好大陆的广阔市场,张元豪的父亲从台湾彰化来到山清水秀的长汀县铁长乡,租下山地种起高山茶。2010年,张元豪决定辞去台湾的工作,跨海来到长汀继承父亲的茶产业。

【同期】台湾创业青年 张元豪

多少有差异,不会差太多,其实我觉得像我们这样台湾青年来大陆,其实对的,因为大陆机会还是比台湾相对多,而且就是市场也更大。

【解说】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于是,2010年,张元豪就来到了长汀,正式接管茶厂。刚开始,对于高山茶,张元豪知之甚少,他从学习制茶起步,渐渐地掌握了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如今,张元豪已经从一位机电专业的硕士生变身为一名干练的茶商。

【同期】台湾创业青年 张元豪

现在一年的量大概是在3万斤左右,走的路线走得比较精致的路线,然后做一些细分市场。台湾茶系列就是做更细分市场,例如说台湾的贵妃茶,东方美人茶还有蜜香红茶,这些茶就是台湾原本就有的茶叶,但是现在大陆市场上比较少,差不多是供不应求的状况。

【解说】在长汀创业期间,张元豪邂逅了刚大学毕业的客家女孩董仁花,两人很快相识相恋,成立了温暖的小家庭,并孕育了两个孩子。在大陆创业十年,张元豪坦言收获满满。

【解说】在张元豪的茶厂内,记者见到了年逾五旬的丁三秀。她曾是铁长乡的贫困户。自从十多年前丈夫去世后,她便来到茶厂工作,靠着每个月两三千元稳定的收入,丁三秀将一对儿女拉扯大。

【同期】当地贫困户 丁三秀

他(丈夫)去世的时候,我的儿子才两岁,一个女儿才五岁,在这里当然很困难,反正到现在是很困难,一个读卫校,一个读初三,我要照顾他的生活费。在这边我有小孩子各个星期要回家,我可以照顾得到,我还有一个婆婆九十多岁了,要照顾她。

【解说】多年来,张元豪一直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道路,一方面优先吸收贫困户到企业务工;另一方面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先后带动十余户贫困户一起种植茶叶。像丁三秀这样在张元豪厂子里工作的贫困户并不少。

【同期】台湾创业青年 张元豪

我们公司因为来得早,因为我们那时候是05年过来,乡里面第一家厂,发茶苗给村民种,然后跟他们签保收合同。

【同期】长汀县铁长乡铁长村支部书记 吴翌华

(茶厂)带动我村12户的贫困户参与制茶采茶过程,每户贫困户每个人每天的收入是80到100元(人民币)左右。

【解说】采访中,张元豪也和记者规划着茶厂未来的发展,在茶山上,他打算建设茶楼与民宿,种下山樱花,发展休闲茶园,吸引游客来到铁长乡旅游。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

【同期】台湾创业青年 张元豪

我们现在就是尽量去往那种休闲农业去走,然后就是在茶园上面盖了茶楼,希望就是说结合我们在县城的一些宣传点,因为更多游客进来然后这些村民他们有更多收入。或者是一些其它产业能再延伸出来这样子。

记者 吴晟炜 福建龙岩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46 字。

转载请注明: 台湾青年:像我们这样台湾青年来大陆,其实对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