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0日开始的7个交易日,江淮汽车居然6次快速涨停,市值几乎翻了一倍,引来股民持续强势围观,堪称这几天A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江淮汽车的业绩并不景气,股市表现也很疲软,这次之所以有这么神奇的表现,其实是受到了大众汽车入股消息的刺激。
而随着消息的不断释放,实锤终于落地。5月29日,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省相关政府机构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变革。此次战略投资,也是首次跨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汽车行业企业深度改革进程。
这则重磅新闻一经发布,立即成为今日财经及汽车领域的头版头条。针对此,不少网友也是十分关心,虽然江淮汽车这几年经营的不理想,但2019年营业收入还是达到了472.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与2018年的-7.86亿元相比,2019年总算是实现了扭亏为盈。那么,明明势头在回暖,为何要主动把辛苦打下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让”?
的确,大众吃掉了江淮“半壁江山”,难免让人联想到2018年4月份中国汽车行业股比放开后,宝马打响的第一枪。
2018年10月11日,宝马集团以36亿欧元代价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75%。这则新闻同样在当时引来舆论一片哗然,不少吃瓜群众大呼华晨汽车或遭遇釜底抽薪,彻底成了陪宝马读书的配角。那么,类似的遭遇会发生在江淮身上吗?江淮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华晨?
首先,根据双方签约意向书来看,增资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成为江汽控股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也就是说,中方股东虽然失去了一半股比,但如同上汽大众这样的合资车企一样,公司的话语权依然捏在中方手里,不至于像华晨这么被动。
更何况,从企业实力层面来看,这么些年来,江淮造车的底子是扎扎实实的,虽然最近几年乘用车版块销量不景气,鲜有爆款车型出现,整体状态偏沉闷,但是研发实力和用户口碑都是有目共睹的,要比一直以来都依靠宝马过活的华晨强上不少。
其实,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此次江淮“混改”更倾向于去年年末的奇瑞“混改”,或者说要比奇瑞“混改”的效果还要好一些。
一方面,当企业经营遭遇困境,不能持续产生利润,无法把蛋糕做大时,即便是自己吃独食,保不齐也得饿肚子。但如果引来高质量的资本一起把蛋糕做大,即便只能分得一半的红利,依然比之前吃独食要好很多。当然,资本的到来像鲶鱼一样,激活了国有车企的活力,使其更有工作效率,应对当下瞬息万变的车市。
另一方面,和奇瑞引入国内资本,初衷只是解决资金层面的燃眉之急相比,大众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其在核心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这些是青岛五道口所不能比拟的。
要知道,自2017年底江淮大众成立合资公司之后,仅仅过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江淮汽车就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接受了大众汽车专家的精心调校,做到了和大众汽车“同设备、同人员、同标准”共线生产,使得下线的每一款产品都满足了大众全球化的品质标准。表现在产品层面,以嘉悦A5为代表的3.0时代车型产品品质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市场销量和用户口碑双双获利。
毋庸置疑,大众带来的上述赋能江淮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此一来,在双方磨合了一段时间,互相了解了彼此的需求,再加上江淮眼下3.0时代产品小有名气,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布局的实际情况下,双方一拍即合,首个外资车企参与国有车企混改就此诞生。
而站在大众汽车的立场来看,此次入股江淮、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为其大力推进的电气化战略按下了加速按钮。
众所周知,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已经在中国车市占据霸主地位的大众,自然希望延续自己的优势。要知道,在大众自己的规划蓝图里,其将在2028年前推出近70款新款电动汽车,产量则达到2200万台。鉴于画了这么大的饼,没有中国市场,断然是吃不下去的,所以入股江淮就变成很重要的一环。毕竟江淮在新能源领域深耕了很多年,技术和研发都可圈可点,实力并不比大众另外两个合资伙伴差,有了这三驾马车,大众在华的新能源征途会更为顺利。
整体来看,大众入股江淮,对双方来说是双赢,会起到1 1>2的效果。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持相同的观点,安徽国资委的国企混改新模式体现了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态度。大众全面投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世界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