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1日讯(记者郭可滢 通讯员赵慧娟 赵银斐)在武汉宣布高质量打造湿地花城之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也确定于2022年11月21日至29日在武汉举办。
“小湿地长行动”开课啦。
为了赢得“国际湿地城市”这一闪亮名片,武汉的中小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20日,以“自然有我,长江有鱼”为主题,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划的第二届武汉市“小湿地长行动”正式启程,在江夏区小农夫生态农场,孩子们通过特别的“冬捕”活动,认识人工湿地中的生态链、学习湿地保护知识。
实景体验“浑水摸鱼”
孩子们成了快乐又好学的“小渔夫”
“小湿地长”大步跨向池塘。
这是一个人工生态池塘错落有致的农场,不仅养殖了种类丰富的鱼,塘底藏了莲藕,塘边还有成群结队的鸭子、鹅、鸡,甚至还有一头牛。原生态的渔牧农场景象,让见惯了城市高楼大厦的“小湿地长”们一抵达就兴奋不已。
“所有带鱼字的动物都是鱼吗?娃娃鱼是不是鱼呢?”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的老师、第二届“小湿地长行动”的研学导师佩琪老师率先提问,一下就把孩子们问懵了。
小朋友学习认鱼。
“其实判断什么是鱼,要满足三个条件:一辈子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和有鱼骨。”佩琪解释,娃娃鱼并不是鱼,而是两栖动物,“当然,即使名字里不带鱼,也有可能是鱼。比如泥鳅就是正宗的鱼类。我们分辨一个物种,需要看它的生理特征和生长习性,而不单单是名字。”
一番理论讲解之后,“小湿地长”们开启了冬捕实践。佩琪继续跟孩子们科普,国家已经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这是指禁止在长江及相连湖泊等地捕鱼,农场里的人工池塘不在限制之内,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禁渔”之后还有没有鱼吃的问题,多吃养殖鱼,保护且不吃野生鱼。
小朋友全副武装做“渔民”。
“大家看,这个池塘水虽然很浑浊,但池中的鱼类很丰富。不同的鱼儿和岸边的杂草、腐烂的树叶以及淤泥中的浮游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那我们该如何捕鱼呢?先是用渔网把鱼儿们围到岸边,然后再下水来个‘浑水摸鱼’。”在岩羊老师指挥下,孩子们迅速分成两队,分别站在池塘两岸,拉住渔网两边的绳子,他们口中一起喊着“嘿咻,嘿咻”的劳动号子,以拔河的姿势向后退。不一会儿,渔网覆盖的池塘面积越来越小,鱼儿们此起彼伏地跳出水面。
孩子们齐心协力拉网。
孩子们团结一致组成了捕鱼小分队,一部分孩子下水捞鱼,一部分孩子在岸边接鱼再运送到池塘外的泥坑中,剩下的孩子用水桶把池塘里的水舀进泥坑。
长春街小学二年级的李佳城个子小小但很有勇气,和同学们一起在水里围住渔网并成功抓鱼之后,她立马陷入担忧,“我不小心抓了很多小鱼苗,会伤害它们吗?”
把鱼放进水桶中才算成功哦。
“这是一个好问题。其实到了冬天,我们会把池塘的水抽干,拿走大鱼,再放水继续养殖小鱼苗。”岩羊老师补充,现在人工养鱼还需要遵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道理,因此,鱼塘里不仅养了以浮游生物为食的虾和鲶鱼,还有以草为生的草鱼和鲫鱼,翘嘴桂花鱼则会吃这些小鱼,它们形成一个生态链的动态平衡。
收获满满。
武汉枫叶国际学校的王子轩说:“捞鱼后,真切地感受到湿地环境和鱼类离我这么近。回到学校,我要告诉同学们,保护湖泊等湿地环境,让鱼儿健康成长。”
志愿服务纳入考核 课程牵手传统文化
想当“小湿地长”可不容易
首届“小湿地长”们正在进行自然探索。
据市园林和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小湿地长”活动是为了更好地践行“长江大保护”及擦亮武汉“湿地之城”名片,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少年湿地保护宣传者、代言者、行动者。2020年开启了第一届,而今年的第二届“小湿地长行动”,经过前期公开招募、专业自然研学导师考核等过程,最终有10所中小学校成为第二届“小湿地长”学员单位,并有26名个人通过考核入选第二届“小湿地长”学员。
第二届“小湿地长”第一节课收获满满。
从学员到正式取得“小湿地长”称号,这些青少年可不只是参加活动即可。他们在系列研学课程结束后,还需以学校、社区、公园等公共空间为阵地,以讲解、板报、海报等形式,提供相应的湿地科普志愿服务。最终经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专家团队成员组成的“小湿地长”研学导师团队考核通过,才可获得第二届“小湿地长”荣誉证书。
此外,湿地课程牵手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第二届“小湿地长”活动的一大特色,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里,有许多渔樵耕读相关的典故。第二届“小湿地长”活动的课程之中,将涉及诸如水清无鱼、浑水摸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传统文化故事。
在第二届“小湿地长行动”开启的同时,由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策划的2021年武汉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最后一课,也于20日在东湖绿道完结。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的专家团队成员、植物学家刘从康,带领17名研学的孩子们捡橡果,认识了栓皮栎,槲栎,小叶栎,枹栎等多种壳斗科的物种。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