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鱼水情 共建双拥城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历来都是清镇市的光荣传统。

过去的五年,清镇市紧扣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目标,坚定不移把双拥工作作为构建和谐清镇、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和政治任务,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续写军民共建新篇章。

拥军优属聚人心 共谱双拥同心曲

多年来,一批批清镇儿女“万里赴戎机”“执干戈以卫社稷”杨顺清式的“勇挑重担、一往无前”的“挑夫”精神,成为清镇独有的精神食粮,激励全市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时代变迁,变不了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更迭,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

如今,拥军优属在清镇已成常态,“两项必慰问”是拥军爱军的惯例。每年“八一”和“春节”期间必定慰问驻市部队,军地互动结下深情厚谊。

为更加密切军地关系,在顶层设计上,清镇市以“勤政”为先、以“情感”为线、以“服务”为本、以“制度”为纲,一盘棋统筹推进双拥共建工作。

实践中,清镇市不断完善双拥工作市委常委会议军、党政联席会议议军、双拥领导小组例会、市领导迎老兵送新兵等制度,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半年一调度、分管副书记季调度、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月调度”机制,通过领导带动示范、保障支持优先、落实机构设置、建立服务体系、树立规矩意识,建立双拥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序推动该项工作。

与此同时,清镇市先后成立市拥军爱军服务中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市、乡、村三级服务保障机构,夯实了阵地基础。

始终把驻军官兵当亲人,急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清镇正不断提升拥军优属的质量和水平——

把部队基础建设项目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立项优先审批,土地优先划拨,资金优先安排,费用优先减免,先后支持部队实施武警消防中队营区改造、驻市部队新营区配套设施建设、雨水污水分离管道改造、电网改造等工程。

把双拥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部队建设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做到纳入规划、纳入考核、纳入述职、纳入评定的“四个纳入”,推动工作有效深入开展;

全市完成8000余块光荣牌悬挂,实现“应挂尽挂,不落一户”。高调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不让光荣“静悄悄”,5年来共组织20余次军地送喜报,将党和政府的温暖、荣誉传达到社会中去,营造全市“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

为做好部队后勤保障,先后安排资金1200多万元用于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首创退役士兵安置事业单位“有编可选”的安置办法,全面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优先解决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子女入托入学,主动为驻军办实事、解难事。

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政策,都是清镇市有力支援部队的具体体现,更是当地对驻地官兵的浓浓深情,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正不断提升军人职业吸引力和军人家属的荣誉感,鼓励着广大官兵苦练打赢本领积极投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业。

拥政爱民汇合力 鱼水情深暖湖城

当危险出现时,总有一群熟悉的身影冲在最前方。当群众需要时,总有一抹军绿色奔赴第一线。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清镇市900余名基层民兵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迎难而上,他们或通宵达旦在各个值守点轮班坚守,或日复一日深入基层进行宣传防控,更有“最美逆行人”奔赴前线支援湖北医疗队……他们因在危难时刻负重前行而变得伟大与不凡。

作为双拥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驻市部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在抢险救灾、扶贫济困、国防教育、促进民族团结、重大活动安保、地方民生项目建设等方面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为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清镇市把国防宣传教育纳入宣传学习教育规划、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中小学教育课程和全市军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市军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掀起全民国防教育的热潮。

正是得益于良好的教育基础,在征兵史上,清镇市28年27次实现征兵无责任退兵。今年,清镇市正按照早部署、早宣传、早体检、早实施的“四早”工作原则开展征兵工作。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路上,同样少不了驻地官兵的脚印。

暗流镇朝阳村是市人武部的帮扶村。为改变朝阳村贫困落后旧貌,市人武部不仅通过发放帮扶资金的方式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窘境,还从源头着手,邀请技术人员为他们进行种养殖技术和厨师技能培训,村里80余人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协调扶贫资金帮助群众发展肉牛、生猪养殖,进行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该村贫困群众人均增收约2900元,顺利实现脱贫。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驻市部队出动民兵300余人次扑灭山体火灾4次,出动民兵2200余人次参与辖区常态化治安巡逻,出动民兵900余人参与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群众安全;走访慰问清镇二中、时光实验、北大培文学校等多所学校,赠送经费物资16余万元;协调职能部门和多家企业建立脱贫“资金池”开展产业扶贫等工作,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退役军人勇创业 军民携手促发展

从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到带动300余名退役人员实现就业,退役军人罗吉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稳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部队退役后,罗吉明去过云南,到过四川,当过保安司机,打过小工,办过红砖厂,做过预制板……几经折腾,终究因经验不足和资金短缺等原因创业失败。

“当时,也有人建议我去找政府申请优抚政策,但我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打过仗的老兵,就应该自食其力。”罗吉明最终还是选择坚守初心、艰苦创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5年,时逢清镇市甄选退役军人创业典型,罗吉明在清镇市委政法委、民政局等部门帮助下创办贵州恒威保安公司。

“当时,政府和人武部在场地、货款、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公司才得以顺利建立。但公司成立后,很快就面临着开业的第一个挑战,没有业务。”回忆起当年的创业辛苦,罗吉明仍感慨万千。

公司成立一个月后,终于接到第一单业务——需要一名保安,可公司当时并没有资质开出保安证。为此,罗吉明只能再次向当地政府请求支援。第二天,市公安局就上门安排培训并发出保安证,公司这才真正完成“第一单”业务。

从这“第一单”出发,保安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现已发展成为600余人的规模,其中退役军人占了两成。罗吉明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把退役战友和就业困难群众带入公司,这样既能为政府分忧,也为退役军人解难。”

经过多年发展,罗吉明先后开办起驾校、保安公司、汽修公司、物业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他的两个儿子在其影响下也相继参军,退伍后成为他创业路上的“左膀右臂”。“今年,公司打算在原有业务上继续做大劳务派遣业务,相信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更多的退役人员实现就近就业。”罗吉明说,他也因带动退役军人就业荣获贵阳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在清镇,像罗吉明这样热衷于创业拼搏的退役军人不在少数。他们齐聚清镇市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开启了清镇退役军人“创业增岗、就业增收”的良好态势。

在大美清镇这块军民鱼水情深的热土上,广大军民发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勠力同心,汇聚起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春明)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47 字。

转载请注明: 军民鱼水情 共建双拥城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