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刘姥姥,是《红楼梦》里到贾府打秋风的穷亲戚。

为了求几两银子,买过冬物资,刘姥姥在凤姐面前百般讨好,在大观园里丑态百出。

少年时读到此处,只觉得刘姥姥又是可笑,又是可怜。

成年后再读红楼,才懂得她笑容下的心酸,局促里的坚忍。

若非生活所迫,谁又愿谄笑对人。

既然负重而行,便只能竭尽全力。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少年人重面子,成年人要里子

刘姥姥是个老寡妇,无夫无儿,只能靠着女儿女婿养老。

这年冬天将至,家里还没有钱置办棉衣和过冬的物资,女婿王狗儿无计可施,只能喝酒解闷。

还是刘姥姥想起来,王狗儿祖上曾和贾家联宗,只是后来两家贫富悬殊,王狗儿家落魄了,就不肯再和贾家来往。

如今既然走投无路,不如试一试去贾家打秋风讨几两银子。

王狗儿死后不肯去,毕竟也曾是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又如何能拉下面子上门求人。

刘姥姥却坚持要试一试,毕竟有一分希望,总比在家里坐困愁城强。

第二天她带上孙子进城,先找到贾府的仆人周瑞家的,对她一通讨好,才通过周瑞家的见到凤姐。

论年龄,论辈分,刘姥姥都高于凤姐,她却能放下身段,对凤姐百般奉承。

凤姐心情大为愉快,就送了她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

在凤姐,不过随手的施舍,在刘姥姥,却是庄户人家一年的嚼用。

拿了这二十两银子,不但解决了冬日的棉衣柴炭,还给明春带来了希望。

年轻的时候,总把面子看得比天还重要,遇到机会不敢抓住,怕搞砸了被人轻视。

有了困难不敢求助,怕被拒绝遭遇难堪,一边用不屑一顾,显示自己的清高与潇洒,一边暗地捶胸顿足,痛悔错失良机。

人到中年才知道,面子这回事,哪有里子重要。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孩子尚在稚龄,距离成年还很远,父母渐渐老去,一天比一天更需要关怀。

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想让父母有更舒服的晚年,想要自己有更高级的生活。

无论哪一个愿望都需要金钱来支撑,无论哪一份责任,都容不得自己逃避任性。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不要去责骂年轻人,因为他们会马上离职。但可以随意打骂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年轻人看这些是资产,中年人才知道,这都是压力。

谁不想在领导严厉斥责时甩手而去,可每月的房贷和信用卡账单迫在眉睫。

谁不想在客户无理刁难时痛快回怼,可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合同泡汤,提成不保,连工作都可能保不住,又拿什么来维持生活。

人生总有必须背负的责任,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面子,笑对生活。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少年人争一时意气,成年人看长远人生

第二年秋天,刘姥姥带着自家种出来的干菜,又来到贾府。

她是知恩图报,想着送点干菜让恩人一家尝尝鲜。

贾府众人却看不上她的拳拳心意,只兴奋有了新鲜的乐子。

王熙凤和鸳鸯联合设计,又是横七竖八插了她满头花,又是在用餐时让她出乖露丑,还用文邹邹的酒令难为刘姥姥,骗她喝了好多酒,越发丑态百出。

果然逗得贾母和众人哈哈大笑,王熙凤和鸳鸯洋洋得意。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刘姥姥也有火气,在只有她和凤姐、鸳鸯的场合,刘姥姥绵里藏针地点了一句:“我只爱你们这行事,怪道人说,礼出大家。”

两人赶紧给她道歉,搬出“逗老太太一乐”的大帽子,刘姥姥也就坡下驴,反而夸赞起凤姐和鸳鸯孝顺。

她卖力表演一天的结果,是收了满满一车礼物,满载而归,还凭借朴素的人生经验,指导凤姐查《玉匣记》给凤姐的女儿治病。

高傲的凤姐这才敬重起刘姥姥,真心实意地请求刘姥姥给女儿起名字,还让女儿认刘姥姥做干妈。

好意报恩而来,却被当成小丑般戏弄了一天。

刘姥姥不是不窘迫,也不是不生气。

可人在矮檐下,又怎能不低头呢?

沉下脸,是当时保住了尊严,可从此就断了贾府这唯一的施恩指望。

厚着脸皮,任她们取笑一天,自己却能得到实打实的银子,有能力改变生活。

少年时候,我们总喜欢争一时的长短,计较眼前的得失。

一句话都不肯吃亏,一件事都不肯退让,赢了,欢欣鼓舞,输了,捶胸顿足。

却不知道,一时的锋芒毕露,也许就失掉了至关重要的机会。

一时的争强好胜,也许错过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很久以后,经历了风雨才明白,其实人生之路很长,一时的得失,一事的成败,在漫漫长路上根本无足轻重。

真正的强者,从不只看眼前,而是放眼长远。

身段放软,不争一时意气,不图一时痛快,通透处事,和善待人。

格局宽广,才能看清前路,找准解决之道,做正确的事,交合适的人。

看透了,就不气了。

做对了,就不累了。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成年人才懂

守得贫寒难,耐得乍富更难

刘姥姥二进贾府,带回来一百多两现银,好几匹昂贵的绫罗绸缎,两匣子珍贵成药,一个值钱的成窑茶盅,还有衣服、点心、包头、金银锞子……

且不说那些物件,单论一百多两现银,对她而言就是一笔巨款。

毕竟庄户人家一年的花销,才不过二十两银子,一百两银子,就是5年的家庭总收入。

而那些名贵的软烟罗、成窑茶盅、茧绸……不但价值更高,而且十分稀有。

对于过惯了穷日子的刘姥姥一家而言,如何处理这笔天上掉下来的横财,不但考验智慧,更考验品行。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幸好,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太太有足够的定力。

她牢牢记住了王夫人说的话:“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投亲靠友。”回家之后,她默默经营自己的小日子,好几年都没有再到贾家打秋风。

她懂得什么是无奈之举,什么是贪得无厌。

刘姥姥再次出现的时候,贾家已经彻底败落。

根据《红楼梦》第五回的曲子和脂砚斋的批语推测,那时贾府的家资被抄没一空,凤姐病死在狱中,凤姐唯一的女儿贾巧姐被“狠舅奸兄”卖到了烟花巷。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是刘姥姥倾尽家资,才从火坑里赎出来巧姐。

而赎人不但需要善心,更需要不菲的银钱。

这侧面证明了几年来刘姥姥家用心经营,有了不少积蓄。

人活世上,耐得贫穷容易,守得乍富很难。

人穷,就懂得世事艰难,过久了贫穷的日子,虽然难熬,却也能熬得。

乍富,命运顷刻翻覆,突然发现世界竟有如许多诱惑,只要肯花钱,就触手可及。

若是内心不够强大,进行报复式消费,只会在短期之内将横财花得一干二净,再次沦入贫穷的境地。

就像电视剧《安家》原型的命运,房主想以2.2个亿卖掉自家洋房,借住的穷亲戚却非要讹诈走八千万。

这笔钱到手后,穷亲戚家先因为分配不均,把老母亲打伤,两个儿子又各自挥霍,胡乱投资,很快就败光了钱,重归贫穷。

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才能守得贫寒,耐得乍富,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总能尽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人到中年才发觉,谁还不是刘姥姥,在生活里艰难挣扎,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向往着未来的人生。

言语如刀,也要努力去忍。

前途再难,也要竭力去拼。

凭一颗强大内心,在世间砥砺前行,终有一天,能收获想要的精彩。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45 字。

转载请注明: 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不惑年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