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一则《“限塑令”施行7年名存实亡》的新闻,引发热议。实际上原文是一篇人民法院报上的评论,是一篇拼凑之作,不过“名存实亡”、“超市大赚”等说法确实挺博人眼球。而昨日,人民日报采访了发改委环资司,说法却完全不同,大力赞扬“限塑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到底哪种说法更接近现实?
一篇不太高明的评论文章引发了对“限塑令”的关注
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对于这一点人们早已熟知。2008年6月1日起,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就是许多人都听说过的“限塑令”,目前已经实行七年多了。
由于塑料袋是一种与民众关系很密切的日常用品,“限塑令”到底有没有用自然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在很多人看来,这项政策确实没起到太大作用。因此这篇《“限塑令”施行7年名存实亡》的评论很容易就引起共鸣,甚至引发“批判公共政策”的责任感,这篇文章中的“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更是容易引来叫骂。
不过,这篇评论文章前日引发关注后,有不少“心眼多”的读者却有所疑问。比如文章提到“全球每年塑料总消费量4亿吨,中国消费6000万吨以上”,考虑中国的人口这比例并不高,似乎表明不了中国塑料污染有多严重。再者,超市靠卖塑料袋一年赚千万元也显得难以置信,要知道塑料袋才几毛钱一个,超市哪有那么大的使用量?除非说的是大型连锁超市所有门店合计赚了千万元,但这就意义不大了。还有些人则觉得“名存实亡”说法与自身经验不符,因为他们感受到超市自带购物包的人是增加了。
超市使用自备购物袋的人确实在增加
其实,考察一下这篇来自人民法院报的评论,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确实不太高明,而且从其他文章拼凑了不少内容,只是一些说法博得了眼球,引发关注有些偶然性。前述的疑点也确实有问题。首先中国其实是塑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2012年塑料制品表观消费量约为8400万吨,约占世界塑料消费总量的1/3,当然这与塑料袋是两码事,提这个内容本来就颇奇怪。再者许多报道都提到“大型超市一天销售购物袋平均为3000个”,塑料袋的营业额一年也就20万元左右,能找到最多的也就50万元左右,达到千万营业额几无可能。而且也称不上靠卖塑料袋大赚,不少超市负责人都提到卖出的塑料袋不到客流比例20%,不足营业额的1%。
所以,确实没有必要被一篇文章就牵着走。
各种数据、感觉打架,“限塑令”灵不灵众说纷纭
而昨日,果然就出了一篇反驳“限塑令无用”的有分量报道。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获悉“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7年来成效明显,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
报道还提到,根据有关协会调查,2009年以来,我国塑料购物袋消费量持续保持在80万吨以下,其中超市等零售场所保持在30万吨以下。2015年,国内塑料购物袋消费量约70万吨,其中超市等零售场所约30万吨。“消费者自带购物用具现象增多,不少学校等公共机构开展了宣传活动,购物袋多次重复利用意识增强。”——在官方看来,“限塑令”不仅有良好的环境效应之外,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非常肯定这一政策。
支撑这一说法的学界研究有不少,比较有分量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学者何浩然等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称通过在“限塑令”执行前后分别开展大规模调查,发现“塑料袋消费量的减幅在完全执行政策的超市达到近80%,而在未完全执行政策的农贸市场也接近60%,并且政策执行使与塑料袋消费相关的塑料袋使用效率、替代品使用行为等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其他学者也通过类似的调查得到相近的结论。
不过,这种认为“限塑令”有效的说法,并未成为主流。自2008年以来,多数舆论确实认为这一政策的效果不太理想。经常有类似《 “限塑令”为何会沦为“一纸空文”?》等报道的出现,这些看法的主要依据是,大型超市商场“确实听话”,然而“集贸市场、路边小摊,不合规定的免费塑料袋信手拈来”,因此觉得整体上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农贸市场等地方依然是一次性塑料袋使用的“重灾区”
这些说法也有数据支撑,一家叫“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组织2013年曾表示,“我国每年生产塑料袋需消耗塑料200万吨,从2008年‘限塑令’实施至今,5年间减少量仅是消耗量的10%。”这一说法与发改委“7年减少140万吨”的说法相比,减少量是吻合的,但整体消耗量不同,评价也完全不同。而按照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的说法,全球每年生产约700万吨塑料袋,“我国每年生产3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在他看来塑料袋问题也依然严重。
来自环境监测方面的数据表明,“限塑令”的作用不容乐观
如此众说纷纭,“限塑令”的效果到底有没有确切的结论?相比起对人们的模糊说法进行调查、和来自行业协会真伪莫辨的数据,也许考察来自环境监测方面的证据会更有意义。
2008年上海市杨浦区3个居民小区,在“限塑令”实施前后塑料袋消费情况对比,来自论文《“限塑令"政策有效性评估的实例分析》
复旦大学的周红等环境学者,曾在2008年实行“限塑令”前后,对上海市杨浦区3个居民小区塑料袋消费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的对象是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 结果发现:“限塑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塑料袋的消费起到了抑制作用,居民日常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所下降。但是,“限塑令”减量化的作用并不明显,基本局限于大超市和商场等正规零售商。对于占了消费结构近60%的无标识塑料袋,“限塑令”基本上没有起到约束作用。以至于当超市和大商场塑料袋的免费使用被限制之后,反而助长了无标识塑料袋的消费,从而架空了“限塑令”减量化的效果。
2007年至2011年间,上海市生活垃圾中塑料袋的含量,来自论文《限塑令实施效果及对策探讨》
同济大学的学者董晓丹等,则持续考察了2007年至2011年间,上海市生活垃圾中塑料袋的含量。调查结果显示,“限塑令”实行后开始两年含量有所下降,却均高于“限塑令”实施前 2007年的数值水平。而且数值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到 2011年又有所反弹,未能出现塑料袋含量持续下降的态势。研究者认为,“限塑令”在施行之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又没了,“或许由居民环保意识、监管力度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尽管这两个研究都只是局部的数据,不过说服力相信还是足够的。在一位新加坡的评论者看来,关于中国“限塑令”的效果,相关研究显示只是毁誉参半。政府认为该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环境研究却发现其作用甚微”。
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最能反映“限塑令”的整体效果
关键问题在于“限塑令”很难彻底执行
看来,在“限塑令”到底有没有效这个问题上,多数舆论的看法还是比较接近实际,即在超市、商场等地方成果显著,除此之外效果不甚明显。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消费场景本身确实有很大关系,大型超市本来就方便管理、政策执行也容易到位,而且在大型超市采购量通常较多、准备也较充分,去之前往往会带上专用购物袋。而在小商品市场、路边小摊、小卖部,本身买的东西量就不大,而且往往是临时起意去买,塑料袋往往是非用不可,额外为塑料袋付款很多人就觉得麻烦了,店家往往就把免费提供塑料袋作为默认服务,价格包含在商品之内,而监管部门则很难管得到。在一篇报道中,一位店主提到,她从来没有向顾客加收过塑料袋的费用:“肯定是不环保嘛,但如果人家买一点东西,你还要加收一毛钱塑料袋,那肯定以后别人就不帮衬了。”
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环节,也很难限制住那些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有记者采访了一位塑料制品生产厂的负责人,他回忆称,2008年“限塑令”刚出台时,销量下降十分明显,他们厂塑料袋的销售额就从六七千万下降到两三千万,但近年塑料袋的销量出现了回升,有人还拿着超薄塑料袋上门要厂子帮忙“定制生产”,而想要恢复生产“超薄塑料袋”,对于任何一家注册过的塑料制品企业“在工序上并没有难度”,有的企业就会加入到违规生产的“阵营”中去。
塑料袋零散的消费场景太多,塑料袋生产容易、监管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限塑令”确实很难彻底执行,就算实行更严厉的“禁塑令”效果也未必佳。
改变现状还是要加强公众意识
其实,在居民消费集中在大超市、塑料袋生产也能良好监管的情况下,“限塑令”这种经济手段肯定是会起到作用的。爱尔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爱尔兰自发布塑料袋税(PlasTax)之后,仅用4年就将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94%。其做法是对塑料袋设定高价,达0.15欧元,后升到0.22欧元,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价格,不仅达到了与禁塑令相当的减塑效果,而且有力改变了消费者行为。欧盟近期也发出“限塑令”, 要求欧盟国家立即采取措施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他们对经济手段也很自信,要求到2017年将这类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减少50%,到2019年减少80%。
但在不具备欧洲这种条件的情况下,另一个相辅的手段,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就非常关键了。就拿爱尔兰来说,在征收塑料袋税的同时,采取了大量的公众教育活动。每户家庭都会收到一份小册子,详细介绍了塑料袋的危害、为什么要征收塑料袋税、征得的税款将如何使用等问题。在爱尔兰,塑料袋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社会上已经形成不接受、不欢迎塑料袋的氛围。这也是爱尔兰得以成功“限塑”的关键。通过公众教育活动,让公众切实地认识到“限塑”的必要性,并且明确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前述周红等的论文看来,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使得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二是能够充分发挥公众监管的作用。公众监督的广泛性、随时性,可以有效地克服摊贩等非正规经济所具有的分散性、流动性,能够显著地降低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爱尔兰是减少塑料袋使用最有成效的国家,一方面用了经济手段,一方面也很重视公众教育结语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做到“加强公众意识”这一点也很困难,曾经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之所以没什么效果,就跟这有很大关系。然而,要建设一个好社会,这是一个必经之路,这需要政策制定者更为智慧,也需要民众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