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让更多山里孩子看山外世界,是胡必然坚守40年的必然

由 费莫白竹 发布于 综合

位于大别山脚下的黄陂姚家集街道的李集小学,是武汉最北端的小学。站在校园放眼远眺,群山绵延。

李集小学。通讯员余登福 摄

从黄陂前川城区出发,沿木兰大道一直向北,开车需要40分钟,如果乘坐公交车,车程则接近一个小时。这是李集小学校长胡必然这几十年的上班路。

执教四十年,从合作中学、寨山小学……到李集小学,辗转十余所学校,从数学老师“小胡”到黄陂区数学学科带头人“老胡”,主城区多所学校曾向他抛去“橄榄枝”,都被他一一拒绝。

40年,胡必然“从这山到那山,没走出过大别山”,他“不出山”的理由,“只为了让更多山里的孩子看看山外的世界”。

正在写教案的胡必然。通讯员余登福 摄

接力站在父亲站过的讲台

左手悬在键盘上,良久才用食指敲击一下。因为长时间紧盯屏幕,他厚厚镜片后的眼睛有些干涩,不时会用力眨一下,再握起手边的保温杯,呷一口已经变凉的中药汤。

去年突发脑梗,右边肢体无力,58岁的胡必然已无法像以前一样灵活地拿起粉笔了。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同事胡术桃有些为他遗憾。

20世纪90年代,胡术桃在胡必然执教的合作中学就读。时隔20多年,她仍记得胡必然上课风格“潇洒”:“连书都不用翻,拿一支粉笔,一讲就是一天。”

胡术桃记得,“胡老师在黑板上列的例题,大多是变形题”。紧扣书本知识,但又需要思考,想清楚了,知识点就牢牢掌握住了。这引得胡术桃“吃饭的时候都在想”,由此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

胡术桃还记得,得知她家境困难,“胡老师还常常装订草稿纸送给我”。

在胡必然的影响下,胡术桃中考时便填报了师专,成了当时为数不多考上中专的学生。

胡必然的学生胡术桃也来到李集小学执教。通讯员余登福 摄

到了李集中学,胡必然成了毕业班“专职”老师。在他的班上,升学率跃升到50%,年年有四五名学生能考上师专。胡必然说:“这是山里孩子当时走出大山的最好机会之一。”

“会教书”的胡必然在家长中有了口碑,不少家长在得知孩子被分到胡必然的班级后,专程到学校向他表示感谢,眼神里充满期待。

为了这份期待,还有农村学子的前途,胡必然婉拒了黄陂一中、黄陂四中等学校发来的邀请。

选择留下,更因一种说不清的情怀。胡必然说,他的父亲曾是姚家集的一名私塾教师,他关于教师职业的最初认知,都来自父亲。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父亲边参加劳动生产,边坚持教学育人,让一代又一代孩子走出了大别山。

接力站上父亲站过的讲台,胡必然自觉有种荣誉感,更多的是责任感。

“有多少个农家子弟从这里走出大山,我就有多少个理由守望着这里的炊烟、白云和带着泥土芳香的那一抹朝霞。”胡必然在工作日志中写过的这句话,同事高亚一直念念不忘。

全村第一辆摩托车开启家访之路

生病后无法走上讲台,胡必然就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电脑上,写教案、做课件、开云课堂。

往常三五分钟能完成的工作,如今需要一两个小时。校长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一两点。

电脑,曾是这所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共同“短板”。这支队伍13名教师,平均年龄55岁,此前都没接触过电脑。

“自动化办公”“信息化教学”“云教育”……陌生的字眼向这所武汉最北端的村小学涌来,老师们如蹒跚学步一样踏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20世纪90年代“赶时髦”,胡必然买了全姚家集第一台电脑,他是学校少数有电脑操作基础的老师之一。他“自然而然”地把带大家“触网”当作自己的职责。

自己先学,再带着大家学,工作日教学生,课余教老师。每个老师基础不一样,胡必然常常从拼音输入法开始教起。

胡必然组织李集小学教师开会。通讯员余登福 摄

遇到不懂的,老师们随时问,胡必然就耐心讲。校长办公室外的小会议室成了这些老师的“学习阵地”。在他的反复讲解下,李集小学成了黄陂率先“触网”的村小学。

胡必然说,已退休的刘老师制作的课件依然是全校的课件模板。

“要做成什么,就带头去做。”在同事戴瑞金眼里,这是胡必然做事的准则。

想让老师们做好家访,保持对学生的关注,胡必然就自己带头家访,还把最北边的连界村、顿咀村、孟巷村作为自己的负责片区。

胡必然(左一)带队到学生家中家访。见习记者郭淞冰 摄

为节约时间,胡必然买了全村第一辆摩托车。此后,三辆摩托车接力走遍了姚家集的山山水水。直到七八年前,胡必然感觉自己的体力已无法骑摩托了。

但家访的习惯却在李集小学的教师中延续下来:校领导“包片”不定期家访,老师们每周家访一次。100多个自然村,李集小学的老师们留下走过的足迹。

“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吧”

2022年,李集小学举办过一场“微心愿”活动。

一张张“微心愿”卡片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写着“我想要一支钢笔”“一个足球”“一件衣服”……

“我们的孩子们多么朴实。”感慨之余,胡必然又觉得心酸——城里的同龄孩子都期待着旅游,期待着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而李集小学的孩子们心愿却如此微小。

李集小学的120多名学生,90%为留守儿童,来自周边100多个自然村湾。环境闭塞、物质匮乏,加上家长外出务工,“这些农村子弟的成长面临很多问题”,这常让胡必然深感焦虑。

2007年,胡必然担任班主任时遇到了人称“野孩子”的陈同学:在课堂上飞纸条骂人、藏别人作业本、撕手抄报。学校师生好奇:胡老师这次有什么招?

一次次踏进陈同学的家门,胡必然了解到,因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这孩子一直跟着老人在村里生活。胡必然没有批评这名学生,而是给他安排些“帮残疾同学打饭”之类的任务,再从具体的小事夸他,帮他树立自信,发现陈同学沮丧时,就第一时间去开导鼓励。

胡必然的一次家访至今让陈同学印象深刻:“我那次又在学校‘闯了祸’,正好我父母又都在家,本来想着免不了挨一顿打,没想到胡老师没有告我的状。”

那次家访,胡必然引导陈同学的父母关注孩子情绪,多用爱来教育孩子。

为离孩子们更近,从2010年起,胡必然干脆以校为家,与学生同吃同住,时刻关注学生成长,只在周末才回到位于前川的家中。

胡必然正在跟学生谈心,了解学生近期情况。通讯员余登福 摄

这样的贴近卓有成效。当年的“野孩子”陈同学顺利地考上高中,并在毕业之后开了自己的餐饮店,“店子开张那天,他还请我去参加剪彩。”胡必然说。

“课业之余,也想带孩子出去走走,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吧。”胡必然知道,想解决环境闭塞带来的问题,必须让孩子们走出去。

得知胡必然的“微心愿”,结对帮扶工作队、区内企业负责人、以前的学生都找来了,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胡老师的“微心愿”。他们帮助搭桥、筹款,为孩子准备奖品,建起一座“桥梁”,让孩子们课余能走出教室,到科技馆、海洋世界等地参观。

从李集小学走出去的孩子,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当了老师,有的成了医生,但没忘记过胡必然的心愿。

胡必然的95届学生成立起了一支爱心联谊会,“承包”了李集小学学生的所有奖品。表现优秀的学生有奖励,有进步的学生有奖励。来自“学长学姐”们的关爱,源源不断地送到孩子们面前。

即使多方相助,乡村小学依然遇到许多现实问题。生源萎缩、教师年龄偏大是最无法绕开的难题。3年间,李集小学的学生由600多名减少到120名,13名教师也面临着人员减少、即将退休等问题。

李集小学,这所武汉最北端的小学,未来将何去何从,胡必然一直在思考。

胡必然在随笔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教育,我想把您比作叶的事业,应该是恰如其分的。每一名教师就是一片绿叶,为花朵而生,因花朵而长,以果实而荣,默默无言,无怨无悔。”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郭淞冰 通讯员余登福)

【编辑:赵可】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