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山洪事件令人揪心。8月13日下午,四川彭州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事发前,很多人正在河边或浅滩露营。据目击者称,河水快速暴涨,多名游客被洪水冲走。网传视频中,一男子在洪水中紧紧抱住孩子终被洪水卷走的画面,刺痛了许多网友的神经。截至目前,“8·13”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
8月14日,消防救援人员在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搜救。新华社发
据报道,龙漕沟是彭州市小鱼洞镇中坝村和龙门山镇宝山村的界沟,是在山洪暴发时承担泄洪任务的沟渠。由于附近风景优美,被称为“网红小众耍水地”,每逢夏季,都有不少游客前来玩水、露营。龙漕沟虽美,却属于未开发景区,且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近些年,曾两度暴发山洪。所以龙漕沟周边设有警告标志、防护网,禁止游客下水;当地政府也定期组织人力劝离,并在周边安装了防护网。
这样一个地势危险、隐患重重又被三令五申禁止下水的龙漕沟,怎么就成了游客竞相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泄洪渠两边的铁栏又为何失守,导致滔滔洪水吞噬7名游客的性命?
悲剧令人痛心,教训十分深刻。据了解,龙门山镇政府曾于2021年多次发文,但前往龙漕沟的游客仍络绎不绝。沟渠周边安装了铁丝网,一些人便撬开钻入;喇叭大声疾呼莫要下水,一些人却充耳不闻;工作人员到现场提醒拦截,一些人仍然我行我素。看似风平浪静的龙漕沟,瞬间骇浪滔天,惨痛的事故向更多游客发出警醒:危险地带之所以被称为“危险”,就是因为平静与绝境的转换,往往只在顷刻之间。近年来,因为涉足“野生景点”遇险乃至发生不幸的案例,已非一起。旅游可以追求野趣,但不能挑战自然规则。毕竟,大自然发起脾气来,谁也经不起折腾。
安装了防护网,安排了工作人员,说明当地政府尽到了部分警示义务。不过,从悲剧发生可以看出,警示牌一直形同虚设。游客存侥幸之心,政府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进一步拦阻措施,或者缺乏足够的管理力量。在泄洪渠内野游何其危险,面对众多外地游客,尤其是破坏和翻越栅栏者,不仅要设好河道安全的警戒线,还得守得住生命安全的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前往龙漕沟的多为外地游客。据报道,此前多个社交平台上都有网友发帖推荐到龙漕沟游玩,卖点为“免费耍水”、“小众森林徒步秘境”,正是这些推荐让龙漕沟成为“网红”打卡地。与官方设立的种种警戒牌不同,网络平台对龙漕沟的描述,完全是另一番画风:“夏天来龙漕沟避暑”、“这里溪水凉快”等推荐不在少数,甚至有地图导航软件直接将其标注为“龙漕沟风景区”。既是山洪泄洪渠,戏水安全系数显然为零;毫无配套旅游设施、不适合任何游览活动,又谈何“风景区”?涉事网络平台也应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提高审核能力和效率,完善对景点是否违规的识别机制,别因审核关卡的失守,让一个违规景点变成打卡胜地,给万千用户的打卡游平添噩梦。
生命的悲剧不能重演。线上给“野游”画红线,线上不能畅通无阻。更重要的,对“野生”打卡地设卡拦阻,不能止于龙漕沟一地。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辛音
编辑:辛音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