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齐鲁粮油”夏收季暨滨州中裕200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开镰仪式举行。2020年山东夏粮又获丰收,单产达到435.2公斤/亩,总产达到2569万吨,均创历史新高
□晓婉 于鹏
作为粮食生产、流通、加工转化和消费大省,山东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近年来,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连续多年被国家有关部门考核评为“优秀”等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
提高站位
做好粮食安全制度支撑
山东坚持把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山东先后出台《关于贯彻国发〔2014〕69号文件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粮食安全相关工作进行科学谋划。
将保障粮食安全纳入省委1号文件、省政府工作报告,把耕地保有量、粮食生产稳定度、地方粮油储备完成情况等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粮食安全工作亲自过问、靠前指挥,省政府成立由两位省领导任组长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作组,建立起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机制。
履职尽责
落实粮食安全目标任务
山东省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省长责任制工作要求,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目标,做到粮食安全责任落地、目标落细、任务落实。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挥考核牵头作用,履行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作组办公室职责,协调推进粮食安全考核工作任务落实。对标国家年度考核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分解细化考核指标,科学制订年度考核方案,明确各部门和各市责任。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请示报告,密切与各成员单位联系沟通,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横向紧密的工作落实合力。强化过程管理,把年度考核和日常督导结合起来,跟踪重点工作进展,及时督促催办。聚焦问题短板和弱项,制定整改清单,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创新考核方式,优化考核计分体系,率先开发粮食安全责任考核数字化动态管理系统,实现考核信息化。
各成员单位之间加强沟通配合,对需要合力完成的工作,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在粮食库存大清查工作中,7家省直部门和单位组成协调机制,协力高效完成国务院部署的大清查任务。
强基固本
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山东粮食安全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持续增强,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成效显著。山东建立健全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耕地保护正向激励机制,探索耕地补偿机制,开展耕地保护监督“田长制”工作试点,严格耕地保护。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88亿元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加强农业耕地及生态资源保护。累计实施422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95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5548万亩。全面推广关键增产技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2019年,我省实有耕地面积11358.73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587.37万亩,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产连续6年超过5000万吨,年可提供商品粮4000万吨以上。今年,累计投入防治资金5.9亿元用于小麦条锈病防控,防控面积7400万亩次,夏粮又获丰收,单产达到435.2公斤/亩,总产达到2569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同时统筹抓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截至7月31日,全省收购新小麦550万吨,收购工作进展顺利。
粮食储备水平持续提高。山东加大基础设施整合力度,全省粮食完好仓容达到4170万吨。加强粮食信息化建设,率先建成全省电子政务平台,率先完成地方储备粮库智能化升级,率先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坚持实践、创新担当的“山东模式”在全国推广。6月底,全省地方储备粮实际库存达到国家核定计划的115%,构建起了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备、管理更加科学、保障更加有力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
粮食流通市场活而有序。依托“优质粮食工程”,建成1个省级+16个市级+65个县级质检站及1个高校培训基地,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联动工作机制初步建成。各市县(市、区)全部制订应急预案,全省应急供应网点2157家,应急加工企业283家,应急配送中心207家,应急储运企业208家,主食加工企业56家,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三链协同”“五优联动”,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7.2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3.7亿元。在“优质粮食工程”首期绩效综合评价中,山东被评为全国6个先进省份之一,“齐鲁粮油”品牌入选中国粮油榜影响力十大公共品牌,粮食产业经济“滨州模式”在全国推广,小麦、玉米、大豆3个国家级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2019年,全省粮油产业产值10亿级企业69家、20亿级企业25家、百亿级企业5家,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4212亿元,稳居全国首位。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