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我们知道,近些年有不少抗日神剧的出现,因这些剧中的若干情节过于雷人,同时也严重不尊重历史原貌,而且还将严肃的抗战戏谑化,因此导致了大众的广泛不满。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但是我们在抨击抗日神剧的时候,同时也会发现此类剧集有很大的市场。而对于不少人来说,抗日神剧还真就是他们了解抗战史的重要途径,从而以此为事实,形成了自己片面的观点。
比如在绝大多数抗战剧中,弹药都是无限的,这也导致了一些人对于弹药量的认识盲区。
最近笔者写了一篇关于抗战时期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作战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该部在15天作战中消耗子弹380多万发。
熟悉战史的人都知道,在当时的中国战场这个数量的弹药消耗已经很巨大了。可有的人还轻描淡写地说:别骗人了,区区380多万弹药根本不值一提,就这点弹药,才算什么?
第2集团军自己战报统计的,有必要去骗你吗?而且真实的抗战不是打游戏,弹药无限;也不是抗日神剧,弹药无限;当时的中国也不是美国,弹药可以无限。
历史上晋惠帝留下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而在我们的身边,当代版的晋惠帝可也不在少数。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供给水准是远不如日军的。就子弹一项来说,当时国府的兵工厂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也不能充分供应部队的消耗。
以国府兵工署下属各厂1932年到1936年的子弹生产而计,一共生产了402267200发七九子弹,平均每年是8000万发左右。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这8000万发子弹加上部分进口子弹要供应中央军嫡系、中央军旁系及部分杂牌军共计上百个师的消耗,此外还要有一定的战略储备,平均分到每个师又能有多少发?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府兵工署及进口的主要弹药虽然多了很多,但要供给的部队也翻了几倍。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中央军嫡系能保证弹药供给。
以所谓的“德械”36师为例,该师参加淞沪会战时原有步枪弹496750发、轻机枪弹323760发、重机枪弹22800发(缺一位数,应为228000发)。
在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的4个月时间中,该师补充步枪弹589000发、轻机枪弹698000发、重机枪弹415000发,原有弹药加补充弹药合计约为275万发。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一个当时国军中最精锐的作战师,在4个月时间内(中间并非一直都在战斗)原有弹药加补充弹药的总量是275万发,其中消耗约208万发,平均每天打可三四万发子弹。
而我们前文所述的第2集团军下辖有第27师、30师、31师在15天时间内就消耗了子弹3828027发,平均每个师每天可打8万多发子弹,其子弹消耗比36师还要强。
而且就这个子弹消耗程度来说,别说与中国军队横向比较了,即便比当面的日军也不在话下。
要知道,日本当时虽然也号称是工业化国家,但陆军武器的生产能力是远比不上美苏德的,对于弹药的消耗,日军同样谈不上很充裕。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进攻台儿庄的是日军第10师团第10联队、第63联队及附属部队组成的濑谷支队,总兵力1万余人,其消耗步枪、轻机枪弹共计495232发、重机枪弹333107发,合计消耗子弹828339发。
仅以子弹而论,第2集团军的子弹消耗就是日军的约4.6倍。日军一个加强旅团级的部队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消耗子弹如此,要是380多万发子弹,即便在日军这边也不能算是不值一提吧?
实际上日军真正较强的是其配属了战车和重炮部队,冲击力与炮火压制能力远强于第2集团军。
濑谷支队在台儿庄作战期间打出了掷弹筒弹3150发、70毫米步兵炮弹3689发、75毫米山炮弹5196发、75毫米野炮弹6472发、37毫米速射炮弹2090发、57毫米战车炮弹440发、105毫米野炮弹398发、150毫米重榴弹炮弹3856发,共计各式炮弹25291发(含掷弹筒弹)。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按照正常情况,在日军这么猛的重火力下,中国军队是难以抵御的。而在日军进攻的高峰期,孙连仲也压力很大,频频告急。
但好在李宗仁给孙连仲批发了不少弹药,配属了部分炮兵,台儿庄内还有沈鸿烈海军陆战队的弹药库,第2集团军才以巨大的牺牲死守下去。第2集团军除子弹外消耗迫击炮弹25127发、山炮弹460发、手榴弹51720枚,配属的炮7团75毫米野炮、炮10团150毫米榴弹炮、炮52团战防炮部分炮兵的弹药消耗尚不在内。
日军完全没有想到中国军队能守住,而他们所携带的弹药量有限,因此打到后期就显出颓势来了。
所以在台儿庄巷战后期的时候经常出现守军用迫击炮压制日军(迫击炮日均消耗1700多发),用轻重机枪扫清通道,然后才是步兵白刃冲锋的情况。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日军因此对第2集团军所部火力猛烈印象深刻,其直接提到:
第27师、第30师,配有野战山炮,并拥有大量迫击炮,机关枪。捷克式轻机枪一个连配备有9挺,全部士兵佩戴钢盔,装备极其优秀。军服全部都是绒制,从各种装备上来说和日本部队几乎没有差别。
其实日军是被打懵了,第2集团军是西北军余脉,虽然投靠中央军较早,但中央军自身与日军装备差距都很大,而该部又怎能与日军武器几乎没有差别呢?
所以说,这实际上是日军为自己的失败开脱,通过渲染对方的强大来掩盖自己的败绩。当然了,通过第2集团军自己的弹药消耗统计,其火力猛是肯定的,但装备配置则没有日军描述的那么夸张,而且也只是轻重机枪、步枪火力和迫击炮火力猛而已。
这是就国军内部自身对比和日军的相对比较,而380多万发子弹对于当时的八路军来说就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1937年,八路军129师全师一共有各类子弹102828发,按照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的火力强度,这点子弹一天多就打没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八路军的子弹可不是打多少就能补充多少的。全面抗战初期,阎锡山希望八路军协助晋绥军守山西,拨付了一部分子弹;卫立煌出于个人因素,也给八路军批复了一部分子弹;而想要通过正常途径从军政部领到子弹,那可能性是极小的。
1939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部队在打破日军冬季“扫荡”的作战中,共计消耗子弹9.9万余发。
有人连380多万发子弹都看不上,自然肯定也瞧不上这区区不到10万发子弹。可晋察冀军区战报中怎么总结的?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此次战斗消耗太大,子弹消耗9.9万余发,我们以前虽反复号召节省子弹,但仍没有引起全体指战员的注意,现在特别提出来,抗战到相持阶段,坚持抗战是艰苦的,是长期的,补充是困难的,必须节省子弹,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要求,也是政治上的责任,干部应特别注意射击指挥及射击纪律。
打了不到10万发子弹,还要被批评消耗太大,那么这一次反“扫荡”战果如何呢?
雁宿崖战斗,基本歼灭日军独立第2混成旅团第1大队主力;黄土岭战斗,又击毙了日军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此外还缴获包括火炮在内的大批武器。
10万发子弹打出了这个战果,但还是称消耗大,可见当时八路军弹药的窘迫。
而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其实更是如此。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今天的人们说起百团大战来,都觉得规模十分宏大,其实部队参战人数的确不少,但子弹却打不起太多。
据统计,百团大战期间,129师部队共计消耗子弹759718发、晋察冀军区部队消耗子弹260328发;120师没有百团大战期间的具体数据,但该师在1940年全年才消耗了744398发子弹,即以百团大战期间消耗半数子弹来计,也不过37万发子弹而已。
如此简略估算,100多个团在长达3个月的作战中一共也消耗了不过130多万发子弹而已。我们再回头想想,第2集团军10几个团在半个月内打出了380多万发子弹是什么概念?
1937年7月到1938年12月,国军消耗子弹7.2亿发,平均每半个月的子弹消耗为2000万发,380万发可占其中的约19%,而1938年初国军有210个师,第2集团军有3个师,仅占国军总兵力的1.4%。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虽然在这一年半时间中并非时刻都有大战,也并非所有部队都有参战,但在台儿庄第2集团军的弹药消耗还是要超过平均水平的。
所以总的来说,当时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并非处于全面的火力劣势,到近战阶段日军重火力发挥不了作用,而第2集团军在机枪、步枪火力和迫击炮的支援下,再加上白刃战短兵相接,才终于以巨大的牺牲挡住了日军的攻势,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
同时此战也说明,在有足够弹药保障基础上,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是有保证的;如果说连重火力也具备了优势,那么日军怕是连进攻的本钱都没有了。只可惜,整个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具备压倒性火力的只有驻印军,其他部队保证基本的弹药供给就不错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341 字。

转载请注明: 抗战时的380万发子弹,真不值一提?连日军都不敢这么说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