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三分脾气会对你的孩子造成七分的伤害!
相信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过耐心耗尽的时候,火气蹭蹭上来了就再也按捺不住,好像只有发一通脾气才能宣泄心中的愤怒。
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家长的三分脾气,其实对孩子造就的是七分的伤害。
孩子是扰人的,家长时不时就得停下手中的事转而去为孩子服务,孩子又是恼人的,讲道理的话说了几百遍,却总也避免不了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言传才能身教,很多家长并不懂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我们要知道,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有时候我们一些不好的习惯都会影响着孩子。
很多家长对于发脾气,有很多的无奈。为什么?很多家长要不就是没忍住,打完孩子就后悔了,要不就是小孩不听话,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骂,打了又后悔,不打又忍不住。总是这样无奈的对孩子发了脾气。
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
为什么不要发脾气?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她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完美敏感期。
小孩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这么一段时期,对自己以及任何物体都有一种执着的完美主义:
吃饭掉了一粒饭,大哭;看书,书折了一个角,大哭;吃饼干,饼干缺了一个口,大哭;拼积木,不小心倒了,大哭;……
这些都是追求完美敏感期特有的表现。
如果大人不能正确认识这些育儿理论,只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孩子太脾气暴躁,那么这样互动下来,不仅亲子关系会大幅倒退,还会导致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可能对性格的养成留下大的隐患。
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
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父母有好情绪,孩子才更自信,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明白情绪的来源
大多数人对情绪的来源都有误解,比如认为是孩子的某些行为导致我们生气。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ABC理论:
真正影响我们情绪的,并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我们对行为的认知、看法和评价。
举个例子,今天你回家看到孩子在墙上乱画,如果你当时认为孩子就是在调皮捣蛋,故意搞破坏,那你肯定怒火冲天。
若是你觉得孩子是非常有创意,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那你当时就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待他。
网友小鱼于分享了她的童年:我父亲脾气就很不好,常常因为一些不遂他意的事情发脾气,冲我吼等等,会说一些伤人的话,比如:你都不如死了这种。
造成的影响只能站在我的角度上讲一讲。
首先是十分敏感,会特别在意别人的情绪,真的就像微博里描述的那样,别人对你态度稍有变化,就开始反思自己是否有问题,是否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惹他不开心了。这跟小时候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因为我怕父亲发怒,所以总会小心翼翼。
第二就是十分易怒。不知道是父亲的遗传还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慢慢的我发现我也变成了父亲的样子,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不开心,发脾气。
关于有些孩子“油盐不进”的问题。
我有一个感想,很多时候往往是父母自己在做规矩时表现的“不一致”,才会造就小孩的“困惑”,进而演变成“不懂规矩”。
例如,见人打招呼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规矩”。我见过非常重视这个的父母。客人回家时,必须打招呼。不打招呼的孩子不想离开。我也见过随意行事的父母。有时孩子们转身离开,甚至笑笑。在后一种情况下,孩子们对“规矩”的理解肯定会感到困惑。 万一再遇到脾气不好的父母,今天犯错了视而不见,明天犯错了暴打一顿。如此教育会有什么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