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富信科技发布2021年度财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8837.1万元,同比增长18.93%。公司同时公布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529.6万元。
富信科技是半导体概念热股,在去年4月1日上市当天股价便翻了一番,赚足了市场的眼球,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热电器件及以其为核心的热电系统、热电整机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业务。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富信科技科创属性成色稍显不足。公司近年来多次“慷慨”分红,但两位实控人也从中获益颇多,公司的研发投入增速竟不及管理费用的增速,还有多位高中学历的研发人员。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最聚焦的光模块领域进展不大,却集中资源研发起了“半导体分酒器、半导体雪茄柜”等科研含金量及市场空间均令人存疑的产品
营收净利双增业绩亮丽 多次慷慨分红谁最受益?
3月28日,科创板半导体概念“新秀”富信科技公布了其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业绩表现整体超出市场预期。年报显示,该公司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97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8837.1万元,同比增长18.93%。
同时,富信科技还抛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截至2022年3月25日,富信科技总股本8824万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529.6万元,占归母净利润之比约为39.94%。
值得一提的是,富信科技在去年登陆科创板之初,也进行了一次大手笔分红,彼时派发的现金红利约为3088.4万元,占2020年归母净利润超40%。上市刚刚一年的时间,富信已进行了两次金额占归母净利润近40%的现金分红,彰显了该公司对于自身业绩与未来成长速度的信心。
不过,在公司“豪爽”的回馈股东的同时,富信科技的两位实控人刘富林、刘富坤兄弟也从中受益颇多。
数据显示,刘富林和刘富坤兄弟分别位列公司第一大与第二大股东,截至3月28日,两人合计持股3275.2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达37.12%,以富信科技公布10派4计算,刘富林、刘富坤兄弟大约能分得1300余万元。
另外,富信科技在IPO之前,也有多次现金分红操作,情况耐人寻味。据招股书披露,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富信科技的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了7875.6万元,而彼时刘富林和刘富坤兄弟合计持有公司49.49%的股份。换言之,富信的两位实控人就从中分走了近一半收益。
从富信科技的主营构成来看,其产业链主要围绕半导体热电器件、半导体热电系统到半导体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展开。
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富信的热电机应用业务实现营收3.92亿元,热电系统业务实现营收1.37亿元,热电器件实现营收0.98亿元,其整体销售毛利率达26.75%,相比上一年度减少1.6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2.88%。
对于2021年度的经营情况,富信科技在年报中总结道:“公司坚持从半导体热电器件、半导体热电系统到半导体热电整机应用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致力于以半导体热电技术为代表的半导体热电全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以持续的技术进步推动和引领半导体热电技术的发展。”
研发投入不及管理费用 “研发员工”竟只有高中学历?!
曾发出“豪言”要以持续的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的富信,在报告期内拿出了多少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呢?
财报显示,富信科技报告期内研发支出为3558.85万元,同比增长30.45%,但占营收比例仅为5.11%,研发人员1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1.38%。而在过去五年中,富信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始终保持在4%左右,这一比例处在业内较低水平。
而刘富林和刘富坤两位实控人兄弟今年预计收到的1300余万元的分红,就赶上了其报告期内总研发投入的一半。
虽然富信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加不少,但其管理费用增加的更多,财务数据显示,富信的期内管理费用为4046.71万元,同比骤增41.92%,比研发支出多了487.86万元。
另外,富信科技的研发人员的学历构成也颇令人关注,其中,博士学历的研发员工仅1人,硕士学历为9人,而本科学历的研发员工则有53人,专科学历的员工有57人,甚至还出现了56名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研发员工”。
在富信自诩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半导体热电器件产业中,这群大专甚至是高中学历的员工能否有效产出研发成果令人怀疑。此外,公司是否存在用一线生产员工充数研发员工的情况也亟须澄清。
在富信科技的研发费用中,员工薪酬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然而,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待遇却是三类员工中最低的。
财务数据显示,富信的研发人员在报告期内的人均薪酬仅为11.8万元,而销售及管理人员的薪资都高于此。
富信科技期内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一项的金额为1236.38万元,期内销售人员数量为65人,以此计算,富信销售人员的人均薪酬约19万元。同理,可以预估出富信的管理人员的人均薪酬约为15.8万元。
由此看来,相比起研发人员,富信对于销售与管理员工更为大方,哪怕前者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除此之外,从富信科技的在研项目中,还可以发现诸如:“半导体雪茄柜”、“半导体分酒器”这类科研含金量及市场前景均存疑的产品。
除了公司的科创成色有待商榷,富信科技年报中的利润金额也含有一些水分。
据年报披露,富信科技报告期内获得的非经常损益为1100余万元,其中包含467.64万的政府补助,873.93万的投资收益等,去掉上述各类非经常损益后,富信科技的期内净利润只剩7742.01万元。
如今,随着上市初的热度渐渐褪去,富信科技的股价也在持续降温,其股价自年初达到51.44元的高位后,便持续下跌,截至3月28日,富信科技股价收报32.06元,几近腰斩,总市值为28.29亿元。
此“半导体”非彼“半导体” 公司主攻制冷低端电器?
虽然不少机构当前将富信科技归于“半导体概念”个股,但是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传统意义上的“半导体概念”仍略有“区别”。
在市场的传统认知中,半导体概念通常指“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主要产品就是大家熟知的各类芯片、处理器。
但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只是应用半导体材料生产的下游元件之一,而富信科技的主要产品是“半导体热电器件”,该产品与集成电路的区别,可以用 “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来比喻,也就是说,从原料类型到应用场景都完全不同。
半导体热电器件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实现电能和热能直接相互转换的电子器件,按照热电转换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半导体热电制冷器件和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该器件当前主要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从富信科技的年报可以看到,其在售热电整机应用产品多为:啤酒机、恒温酒柜、小型电子冰箱等偏低端电器。
由此,或许将富信科技称为“制冷概念”股或许更为合适。
其深耕的半导体热电制冷技术相比起传统的压缩式制冷,工作时无振动,无噪音,形状可以灵活定制,尺寸便于小型化、微型化,且不使用制冷剂,在小容积冷藏场景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对于富信来说,上述应用场景市场空间都十分有限。目前,半导体热电制冷主要在啤酒机、恒温酒柜、小型电子冰箱等略显小众的产品上,且国外市场规模要大于国内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半导体制冷式家用型冷藏箱出口额仅为2.28亿美元。
因此,在小容积冷藏产品的池塘中,恐怕难以寻得富信科技想要的蓝海空间,并且半导体制冷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发展也已趋于成熟。
那么市场为何会给予一个“制冷概念”股三四十倍的估值呢?
要解答这一问题,还是要回到半导体热电制冷技术上,在通信领域中,光通信网络信号传输时,需要使用光模块对光信号进行放大、转换和传输。由于光模块及其内部组件性能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升高将引起光功率输出减少同时波长正向漂移,因此光模块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够进行持续不断的数据传输。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光模块集成程度和组装密度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其功耗和发热量的急剧增加,这对光模块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采用半导体热电制冷技术对光模块进行精准地主动控温,保持其工作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下,是目前最主要的确保光模块有效工作、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讯石信息咨询的预测,2019年至2027年,我国 5G 基站建设数量将累积达到648万座, 仅对5G前传光模块的需求量将累积达到3888万件。庞大的光模块的市场需求,将带动微型热电制冷器件的需求持续增长。
而富信科技在2019年成功研制了用于 5G 网络中光模块温控的高性能微型热电制冷器件,可靠性达到两项国际先进测试标准的要求。
在医疗及工业领域,富信的产品也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用于冷敷设备、便携式胰岛素盒、移动药箱,以及 PCR 测试仪等实验室中各种仪器仪表、检测设备的温度控制;以及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设备、动力电池、传感器等设备的热管理。
此外,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也是富信目前积极拓展的方向,该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泽贝克效应实现热能向电能的转换,其核心部件为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至2019年,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市场规模分别为3.99亿美元、4.26亿美元、4.6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 到 7.41亿美元。
由此可见,富信在5G光模块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拓展和技术优势,给予了市场想象空间,仅光模块中的相关需求就能为其提供持续的业绩增长点。
但是想象空间终究只是想象,从眼下的现实情况看,富信科技营收规模最大的业务,仍是偏低端的消费电子领域。
而报告期内光模块温控领域的业务则几乎没有进展,据其年报显示,富信目前仅向2家客户小批量供货,还有10家客户只是完成送样,正在进行相关样品验证。
在此业务发展的关键期,富信抛出高额分红却不见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反而是集中资源研究起了诸如“半导体雪茄柜”、“半导体分酒器”等产品。
种种迹象都让人找不到富信想要在高新领域“破釜沉舟”的决心,该公司未来如何将“想象空间”落到实地,尤其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