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逐渐成形,环保企业已逐步迈入产业集团化形态。环保企业已逐步迈入产业集团化形态。
1.0时代:单体业务时代
–在环保行业发展的初期,环保企业主要通过单一业务盈利,处于整个行业价值链条的某一个单独环节,如水务企业主要做污水处理或者供水
2.0时代:复合商业模式和多元发展时代
–商业模式相对复杂,业务结构也由过去的单体业务模式向纵向延伸,产业化集团模式开始萌芽和发展,盈利模式也相对多样化,常见的形态是从单一投资商向工程建设板块延伸,形成投建运完整的盈利链条
3.0时代:产融结合的集团化时代
–开始尝试借助金融力量来解决投资资金问题,典型的做法就是成立产业基金,由主体企业出资少部分作为劣后,其他资金由GP负责募集–环保产业形态丰富多样,逐步跨出传统环保行业范畴,进入金融领域
各大产业生产过程力求环保达标,产业方纷纷主动进入环保产业。
2015年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实施,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将被判刑,随着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标准不断趋严,To-B(工业)市场未来仍有良好发展机会,与To-G(市政)市场一并成为环保产业的两块蛋糕
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巨头正在向节能环保领域转型,目前128家央企中选择进入环保领域作为战略布局的央企已达到30家左右(实业类央企为主),其中进入水处理领域的央企最多
新进入者环保业务转型或者业务拓展的策略
–依托设计院、研究院及原有小规模的环保项目公司,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
–深度挖掘内部市场,往往要求下属各级分子公司将环保业务全部交给内部公司–发挥资本优势,并购整合合适的公司,逐步开拓领域,突破自身瓶颈过去,企业进入环保市场,多数是以某一个细分领域作为切入点,而从细分领域的专业治理向环保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换的趋势愈加明显。过去,企业进入环保市场,多数是以某一个细分领域作为切入点,即解决环保问题中个别单一问题。
作为行业的核心推动力量以及最大的市场需求主体,地方政府初期对待环境治理问题的态度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解决局部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市场需求引导效果明显,催生了大量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对于一个区域内的整体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顶层设计,污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未来的一个新趋势将是从细分领域的专业治理向环保问题的系统化或综合化解决方案转换
系统化解决方案是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个城市环境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
–在顶层,用绿色产业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在中间层,用资源循环的方式解决污染问题–在底层,用处理的方式解决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顶层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推进缓慢,但中间层与底层结合的半系统化解决方案是可实现的,中技术研发、内部协调、外部资源整合等能力,都将成为半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必备能力
部分实力雄厚的央企正在尝试朝着系统化解决方向前进
各类环保企业由装备制造商、细分领域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全国性和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发展,进一步向环境综合服务集团发展。金融资本不断向环保产业渗透,环保企业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金融资本与环保行业深度结合并推动行业发展,金融资本渗透环保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借贷模式:这种模式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比如银行贷款,主要参与机构包括银行、信托、资管公司等。这类机构以固定收益模式为环保项目提供各类贷款支持,从中获取利息
基金投资模式:这种模式目前较为流行,又可以分为直投项目和投资企业。前者是指,基金将资本直接投向具体落地的环保项目,比如PPP基金。后者是指,基金将资本投向那些优质环保企业,企业再对资本进行支配,比如环保类VC/PE基金
产业投资模式:也可称为产融结合模式,金融资本凭借自身优势,直接打造对应的产业形态,对所投入的产业实现绝对控股并直接经营,主要靠产业长周期运营获利
环保企业借助金融资本发展壮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产业基金模式:这种模式中,环保企业通常与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合作,环保企业作为LP(有限合伙人),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环保企业也可以自己成立基金管理机构)作为GP(普通合伙人),通过环保企业的担保、出资、劣后等各种形式形成杠杆,加强环保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扩大企业投资能力,或者并购其他企业获得更好的技术、市场、人才等
融资租赁模式:主要设备通过租赁方式获得,企业在投资阶段可以减少大量资金的一次性支出
再融资模式:利用现有项目进行再融资,成为快速回笼资金的另一种选择;常见的回笼资金的模式是通过ABS(资产抵押证券)将项目未来特许经营期内的收益证券化
全国范围内竞争热度呈区域化特征,领先的环保企业均形成了区域化布局。环保行业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也和我国“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污染相对就越严重,环保市场启动得也越早。再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支付能力强,节能环保行业投资分险较低。总体上看,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明显呈现出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步演进的区域化特征
东部、南部等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良好,环保产业发达,商业模式成熟,政府以及公众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此,在这些区域内环保企业要想拓展业务,面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需要全面考虑金融、技术、建设周期、运营成本、管理模式等各项综合因素
西部、北部等欠发达地区的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环保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小,但往往出现行业巨头与夫妻店共同竞争一个环保项目的局面
环保企业的区域化竞争策略
领先的环保企业均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比如水务领域的北控水务在山东、江浙、安徽、云贵、辽宁等地区,首创股份在湖南、江苏、山东等地区,光大国际在江浙、山东等地区,中国环保在河北、山东、江浙、河南等地区,均布局了大量项目
从全国布局的领先环保企业项目分布集中形成优势区域的基本特点来看,江浙、山东等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基数较大,是行业领先企业的首选拓展区域,与全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区域化演进形态几乎保持一致性
国强民弱是在我国市场背景下的一个相对通用的现象,且此趋势中短期内将继续延续。在传统水务行业、生活垃圾焚烧等主要市场上一直呈现出国强民弱的形态。
一是环保主力市场来自政府采购的各类环保服务,国有企业的股东背景具备天然优势;
二是环保企业“投建运”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而国企在资金获取渠道、获取体量和资金成本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混合所有制带来合作共赢。环保公司尤其是水务工程类公司大股东质押率较高,出现流动性危机;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资大举入股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助力环保行业流动性风险解除。
环保国有企业正在谋求混改以更好地发挥企业优势,进而快速占领市场高地。在业务层面,国企民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彼此优势;根据双方在产业链的优势以及对长短期收益、现金流的偏好,在项目落地过程中设计对应的商业模式,达成各自的商业目的,实现合作共赢
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资大举入股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助力环保行业流动性风险解除我国环保行业进入环境效果为核心的转型期,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是趋势,目前该模式处于试点阶段
“以结果导向的环境服务”为交付标的物的综合环境服务市场,包含了企业-政府(B-G)、企业-企业(B-B)、企业-用户(B-C)三类细分市场,目前B-G和B-B市场是重点。企业-政府(B-G)市场有市政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废处理、环境修复与管理,它的实质是政府环境服务外包采购。企业-企业(B-B)市场有烟气脱硫的合同减排、污水集中处理、固废集中处理、合同能源管理等等,它的实质是企业环境责任的外包及服务购买
合同环境服务的特点是环境服务提供商不但要提供左边方框内的全流程服务,而且服务的收益水平取决于项目的环境效益
随着环保行业竞争加剧,技术优势成为环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场竞争从资本运作转变为更为综合的管理能力提升,最终发展要看技术与研发能力。
行业初始阶段是资本竞争,环保问题须尽快解决,且市场空间大,环保标准不高,这个阶段行业竞争不激烈,投资属性强烈
随着行业发展,管理重要性凸显,市场空间萎缩,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点竞争逐步转向全面竞争
当行业发展充分,技术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市场格局初定,企业要么凭借过硬技术占领剩下的高难度市场,要么凭借技术创新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
随时环保企业逐步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对于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要求企业自身构建或者整合与协同技术专利及工艺包资源,把各个已有的技术专利及工艺包单项有机地组合起来、融会贯通,打造综合的技术集成能力
来源 | 北大纵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并与http://www.shychb.com/default.asp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