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不搞“大水漫灌”,中国通胀水平温和可控

袁正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赛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3.0%;食品价格上涨6.3%,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4.0%,服务价格上涨0.7%。今年1月至7月,CPI同比涨幅分别是0.9%、0.9%、1.5%、2.1%、2.1%、2.5%、2.7%,呈逐步走高态势。

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两大主因助推CPI走高。7月,食品价格上涨6.3%,其中鲜果价格上涨16.9%,鲜菜价格上涨12.9%,畜肉类价格上涨8.4%,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0.2%,蛋类价格上涨5.9%,粮食价格上涨3.4%。在能源方面,水电燃料价格同比上涨3.6%,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上涨24.2%。

央行不搞“大水漫灌”,中国通胀水平温和可控

输入性通胀特征明显。能源价格上涨主要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粮食价格上涨也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有关。从2020年起,美国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困境推出了一系列超常规量化宽松政策。大水漫灌式货币政策带来巨大通胀压力。今年6月、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9.1%、8.5%。7月,美国能源整体价格同比涨幅达到32.9%,汽油价格同比上涨高达44.9%,食品整体价格同比上涨10.9%。

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价格处于高位。国际粮食价格也与俄乌冲突有关,全球粮食价格达到近10年最高水平。俄乌分别是世界最大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当季粮食大幅减产。俄罗斯是全球主要化肥生产国,俄受制裁导致化肥出口受限,全球化肥价格大涨,全球农业可能被迫减少化肥用量从而导致粮食减产。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胀是会传染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定会传导到进口这些大宗商品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上游产品的价格也一定会向产业链中下游传导。

食品价格具有一定周期性。生猪价格步入新一轮猪周期的上升期。猪价从3月中旬的低点(11.9元/公斤)上涨到7月中旬22.6元/公斤。去年,猪肉价格走低是压制CPI的主要力量,而今年却成为助推CPI上涨的主要原因。由于上游粮食价格上涨,猪饲料价格上行,猪价上行的趋势还会延续。鲜菜价格具有季节性波动特征,今年,天气炎热影响蔬菜生长和储存,夏季部分区域强降雨天气会影响蔬菜调运流通。

总体而言,中国粮食(包括蔬菜)价格不具备持续上行基础,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非常有限。只要保障农业生产人员按时播种,按时收割归仓,不误农时,中国粮食(包括蔬菜)的生产技术、供应能力完全可以保证国人端稳饭碗。

中国通胀总体温和可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有句名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实际产出给定,供给的货币量越多,物价必然上涨;供给的货币量稳定,物价必然稳定。中国实施的是稳健货币政策。央行8月10日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只要管住货币总量的水龙头,通胀必定是总体温和可控。

另外,当前输入性通胀已成缓和态势。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1.3%;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已连续9个月回落。近期国际原油、铁矿石、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带动国内钢材、铜、铝、化工品等工业品价格回落;国内油价已出现四连降。生产端PPI回落也有利于消费端CPI后期稳定。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84 字。

转载请注明: 央行不搞“大水漫灌”,中国通胀水平温和可控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