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潮“后浪”:传言戳中市值2000亿的中通快递?

回港潮“后浪”:传言戳中市值2000亿的中通快递?


回港二次上市的传言,终于还是落在了中通快递身上。

 

这一次同样如今年的“前浪”网易和京东,“内幕”消息不断细化:中通快递正在与投行进行洽谈,讨论可能最早于2020年底在中国香港上市事宜,潜在的上市募资金额在10亿至20亿美元……

 

据统计,目前符合港交所上市新规的中概股约有32只,中通快递系唯一一只“达标”的快递股。

 

从201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即破发,4年间,中通快递稳坐加盟制快递的头把交椅。目前,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这一数字超越了除顺丰以外的其他上市快递企业市值的总和。

 

不过,中通快递面前并非尽是坦途,随着电商发展,快递业务量不断增长,利润增速却未随之水涨船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中通快递营收、净利润增速等关键指标近年来不断下滑。

 

对于回港,中通快递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称,“不予置评”。在专家看来,以中通快递目前的经营形势,包括在美股的市场走势,其实不需要回到港股。此外,对于在走国际化的中通快递来说,巩固美股上市地位更重要。

 

不过,中概股考虑回归港股市场或A股市场,无疑是应对单一上市地监管规则发生重大变化风险的预防性举措。而多一个交易场景,在商业模式被验证可行的前提下,公司估值自然会上升。

 

中通:中概股回港的下一个“老将”?

 

目前,国内头部快递公司已基本上市,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等登陆A股,美股仅有中通和百世。

 

2018年,港交所启动了25年以来的最大机制改革,引入同股不同权、对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打开通道,改革了二次上市的规定。此后半年,阿里巴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市场焦点,并随后为中概股回港开了个好头。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全球发售5亿新股。“回港”当日,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超过6%,市值也一跃超过腾讯控股,成为港股第一大市值公司。上市仪式上,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一句话在外界看来意味深长:没有理由不相信其他中概股公司都会陆续回港。

 

事实也正如他所说。2019年至今,多家中概股传出密切接触投行,包括百度、携程、中通等,网易则顺利打响2020年回港二次上市第一枪。

 

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港交所规定,二次上市公司首先必须在包括英美市场上市并至少保持两年良好合规记录,其次市值不低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但最近一年收益至少10亿港元。

 

目前符合港交所2018年上市新规要求、有可能寻求在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有32只,符合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回归A股条件的中概股21只。包括百度、携程、哔哩哔哩、京东、拼多多等在内的公司都符合规则要求,而中通是符合要求的公司中唯一一只快递股。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环球上市服务部主管鲍海洁表示,对一个企业来讲,两地上市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这就是为什么不会看到很多企业在多地上市”。鲍海洁称,全球市场各有利弊,一些大企业或者能把控各个资本市场优势的企业,可能还是会选择两地上市。

 

“选择在不同交易所上市,对于公司来说还是要非常慎重的。各种成本、费用,以及监管规则面临的变化和挑战,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虽然,中通完全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条件,但是中通目前在美国纽交所已经站稳了脚跟,市场表现不错,包括投资者都相对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此时,继续在美股市场表现将更好一些。

 

赴美上市市值超2000亿,专家:美股监管趋严或加速中概股“回家”

 

回溯至2016年10月27日,中通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规模达14.5亿美元。不过,当天,中通开盘即破发,报价18.4美元,较发行价跌去5.6%。上市首日收盘价16.57美元,跌幅已达15.06%。

 

彼时多家投资机构并不看好中通,认为快递行业缺乏新的增长点,价格战还将持续;在同质化的竞争中,加盟制企业并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然而,我国快递业30年来,业务总量由1988年的153万件激增至2018年的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业务量未降反增。其间,中通依旧稳坐加盟制快递的头把交椅,市场占有率优势明显。

 

截至发稿,顺丰总市值为2468亿元,韵达、圆通、申通、百世以及德邦的总市值分别为735亿元、476亿元、258亿元、120亿元以及131亿元。相形之下,中通总市值已经达到2048亿元(290亿美元),超过了除顺丰外其他上市快递企业的总和。

 

赵小敏称,中通目前正在加速国际化,无论是从股价、业绩,还是公司治理、融资手段,甚至品牌国际化,巩固现有的美股上市地位对中通而言更加有利。不过,没必要回港二次上市,不代表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

 

当时,阿里巴巴回港上市短短几个月时间,市值已飙升至6000多亿美元,网易等公司也紧随其后,跟风效仿回港上市变得更加合理。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丁道师称,美股市场监管趋严,或成为这些公司回港的一大助推器,若成功回港上市,则多了一个交易场景,在商业模式被验证可行的前提下,公司估值自然会上升。

 

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中概股考虑回归港股市场或A股市场,这既是应对单一上市地监管规则发生重大变化风险的预防性举措,也反映了上市企业长期的、战略性的考量。

 

庞溟表示,对有可能寻求第二上市或再上市的中概股而言,出于境外融资需要、投资者基础、行业受监管情况、红筹架构上市便利度、港股市场持续创新等各方面考虑,现阶段相比A股市场来说仍将优先选择在香港上市。同时,对于市值较大的中概股来说,在港第二上市较为便捷。

 

微利时代的“量增价跌”:中通净利润增速4年腰斩

 

回港传闻面前,中通隐痛随之放大。

 

尽管,中通近年来业务量可观,但作为加盟制快递,摆在通达系面前依旧是绕不过的价格战。这是快递业的老生常谈,以低价换市场仿佛成为快递“低质”竞争的核心。尽管,近年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递业务量不断增长,但利润增速却未随之水涨船高。

 

国家邮政局宣布预计2020年快递业务量将超740亿件,中通去年业务量就同比增长42.2%,不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其多年财报发现,中通营收、净利润增速等关键指标数据不断下滑。

 

年报显示,2016至2019财年,中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60.83%、33.42%、34.80%、25.59%,营收增速下滑明显。净利润增速也未脱离这一趋势,2016至2019财年分别为54.22%、53.84%、38.72%、29.46%。

 

同样在这一时间段,中通的毛利分别为34.43亿元、43.46亿元、53.65亿元、66.21亿元;毛利率增速相比2016年已经“腰斩”:2016至2019财年分别为64.91%、26.22%、23.46%、23.42%。

 

近期,国内多家快递公司发布了5月经营简报,数据显示,头部快递公司业务量不断上涨背后是各家单票收入的逐年下滑,目前单票收入已逼近2元。

 

数据显示,疫后快递业务量正在不断回升,各家业务量均同比上涨。圆通速递5月业务量为11.56亿票,同比增长61.06%,申通快递、韵达股份5月的业务量同比均实现了增长,分别为8.52亿票和12.99亿票,同样,顺丰业务量达到6.36亿票,同比增长83.82%。

 

但反观单票收入,5月,申通单票收入仅2.12元,同比下降30.03%;圆通单票收入为2.09元,同比下降30.73%;韵达单票收入为2.04元,同比下降35.85%。顺丰速运单票收入为18.01元,同比下降23.03%。

 

申万宏源证券报告指出,电商快递将继续“量增价跌”。由于业务模式趋同,再加上菜鸟在技术上无差别的帮助扶持,通达系产品没有明显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适当降低价格便成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从通达系电商快递公司过去和多年的发展来看,也基本延续着“适当降价一更大市场份额一规模效应一成本壁垒”这样的成长路径。

 

微利时代下,快递价格一低再低,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表示,未来快递市场头部企业或存在“保龄球效应”,各自独立而均势竞争,存在隐形的消耗战,彼此利润率都不高,如遇到新势力或强力碰撞也可能失守洗牌。

 

存量竞争时代的出海“囧途”

 

博弈场上的中通,正在国际化道路上加速扬帆。

 

2014年,中通成立了以跨境电商业务为核心的中通国际,并先后在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设有10多个海外仓,推出了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专线包裹寄递业务。

 

在赴美IPO之前,中通已为后续国际化布局奠定基础。2016年至2017年,中通国际先后与美国邮政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与中通国际与匈牙利国家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欧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更早之前,2014年中通国际与法国邮政就达成出口专线合作关系,开启国际物流板块业务。

 

2018年6月11日,中通与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签约,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开拓全球航空运输服务。

 

中通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近三年来,中通将加盟制快递的模式复制到了东南亚各国,目前快递网络已布局到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泰国等地。

 

中通的“南洋战役”也采取了差异化的打法。中通透露,例如在柬埔寨提供本土全境次日达服务、中柬往返国际包裹运输服务;而在缅甸地区提供同城、城际配送服务,同时开通中缅双向跨境运输配送业务;越南地区,中通提供越南本土包裹空运及陆运配送服务国际仓转运服务;泰国地区则提供本土全境次日达服务,并且开通中泰双向包裹快递服务。

 

2020年,国家邮政局提出了“快递出海”工程。不过,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京华透露,总体看来,我国快递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国际上的先进快递企业,我国快递企业的国际业务份额占比低,在海外运营规模小。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际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占总体份额分别不足3%和10%。虽然我国快递能够通过多种方式通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自建的网络仅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快递存量竞争时代,出海全球化蓄势待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王心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082 字。

转载请注明: 回港潮“后浪”:传言戳中市值2000亿的中通快递?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