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蔚
上市公司分红季已开启。调整方案只为给股东多分红,这一过往少有的现象,在近期屡次出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年报披露后,已有超40家公司对分红方案进行了调整,除去因股本数量发生变化而微调的情况,不少公司都是通过调整方案加大分红力度,从不分红变为多分红,或从仅现金分红变为派送转套餐。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政策暖风吹拂、价值投资理念渐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主动加码分红力度获得越来越多公司的响应。
从不分红到大手笔
记者梳理调整分红方案的40余家公司,新宏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颇具代表性,其在发布年报时决定不分红,但在1个多月后,控股股东主动提出了分红提议,公司很快决定变更方案,将分红提上日程。
6月7日,新宏泽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变更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从不派现、不送红股更改为10送2派现1元。受此消息影响,新宏泽6月7日开盘后快速拉升,涨幅一度超过2%。
新宏泽包装
除此,近期已有多家公司宣布对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进行调整,其中不少是科创板公司,这些公司调整方案的关键之处是增加“股本转增”选项。
6月9日,南新制药发布公告称,拟对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由此前的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变为每10股转增4股。对于此次调整,南新制药解释称,这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公司长远发展与股份适当扩张的需要。
南新制药公告
无独有偶,信安世纪4月12日披露2021年年报时称,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5元。5月9日,公司宣布以新的利润分配方案代替此前的方案,新方案为每10股派现5元,同时每10股转增4.8股。
凯赛生物4月7日发布公告称,确定2021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不送股不转增。4月25日,公司宣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充分考虑公司长远发展与股本适当扩张的需要后,决定对上述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变更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含税),同时每10股转增4股。
上市银行分红最大方
一直以来,A股上市银行都是“分红大户”。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银行板块以拟超5400亿元的现金分红规模在申万31个行业板块中居于首位。
6月8日晚,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6月16日派发2021年年度A股权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3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15.01亿元。同日晚间,南京银行宣布,将于6月17日派发2021年年度A股权益,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616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7.57亿元。
另外,还有27家A股上市银行分红“在路上”,即暂未发布权益分派实施公告。这27家银行拟分红总金额超过5035亿元。其中,大行仍是绝对主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3家A股上市银行发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其中9家银行已实施完毕,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55.70亿元。
具体来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六大行拟分红金额合计为3821.93亿元,占银行板块分红总额的七成。其中,工行仍遥遥领先,拟分红金额超过1045亿元;建行、农行、中行三家银行的拟分红金额分别为910.04亿元、723.76亿元和650.6亿元。
根据惯例,上市银行实施分红一般于每年6月初开启,7月底前发放完毕。分析人士指出,从银行自身角度而言,实施相对较高比例的分红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者、提升自身形象,且对稳定股价、加强市值管理能起到一定作用。
主动分红已蔚然成风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铁公鸡”现象近年来在A股明显减少。数据显示,剔除2022年新上市的公司,2021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包括股份回购,含已公告未实施)为1.8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9.41%。按照截至2021年末上市公司家数计算,平均每家公司的分红金额为3.87亿元,较2020年增长6.04%。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之一,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强化股东回报的体现,能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不断提高,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的效果,特别是注册制改革之后,A股估值定价更加市场化,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的可持续能力、科技创新研发能力。”
董登新补充道,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现象也标志着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的回归。随着退市制度改革,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远离垃圾股,追逐高现金分红的蓝筹股。随着政策持续推进和上市公司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预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仍保持增长态势,更加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wind公司公告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