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一则民间武术切磋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对阵双方是代表传统武术太极拳的马保国和代表现代搏击的王庆民。
从名气上来说,马保国拥有“浑元形意太极”掌门人的头衔,手下弟子数百人,而王庆民仅仅被媒体称作“民间格斗爱好者”,在江湖上,双方地位悬殊。
同样悬殊的还有力,切磋刚刚开始,4秒不到的时间,马保国造型还没摆好,就被王庆民一击直拳打中,当场倒地。
随后20多秒时间内,马大师又被击倒两次。
考虑到马大师已经68岁,裁判叫停了比赛,“民间格斗爱好者”王庆民毫不费力地取得了胜利。
太极拳究竟有没有实战能力?如今,又一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01、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太极拳本身就充满了神话。
众所周知,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动静结合”,原理与《易经》阴阳理论相符,传说,创始人为道教武当派的张三丰,故名曰:太极拳。
历史上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张三丰本人同样是个谜。
有人说他活了150岁,有人说他活到了现在,至今也没有很确切的时间。
真正使太极拳发扬光大的是晚清的杨露禅。
此公在家乡河南陈家沟开宗立派,传授经过他改革的“杨氏太极拳”,在当地颇有盛名。
于是,他被地方官保举到北京王府内授拳,清王朝的众多达官显贵均成为其弟子,“杨氏太极拳”名扬天下。
传说,杨露禅有一手“雀不飞”的绝技,一只燕子在他手中,没有任何束缚,就是飞不起来。
官方解释是杨露禅的太极拳法出神入化,借力化力,燕子表面上是停在手上,可一旦要起飞,杨露禅立刻“化力”,使它找不到发力点,自然无法起飞。
且不说这解释符不符合空气动力学,清朝人的笔记《国术名人录》记载:杨露禅传说极多,以“雀不飞”为最,但无人亲眼得见。
清朝人都没见过的绝技,21世纪偏偏有人声称自己已习得“雀不飞”。
央视《体验真功夫》曾到四川成都采访“杨氏太极拳”的传人雷雷,记者问他传说中的“雀不飞”究竟存不存在。
雷雷斩钉截铁地说到:“这个是杨氏太极拳的祖师创的,他是用手感知鸟在起飞蹬地时候的力量,如果有合适机会可以演示。”
为了检验真实性,记者跑去市场买了鸽子,雷雷面对镜头展示了“雀不飞”——用灵活的劲儿让鸽子在手里不飞走。
可后来网上却曝出,雷雷是靠透明胶带绑着鸽子腿才完成表演的,镜头从下往上拍,看不到绑鸽子的透明胶条,给人一种鸽子飞不走的错觉。
可见,“雀不飞”的真假还有待考证。
而太极大师马保国曾当着记者的面,对弟子使用了“接化发”的技巧,二十多岁正值壮年的弟子应声倒地,令人啧啧称奇。
如今,68岁的马保国站到了擂台上,用实战太极迎战现代搏击,结果30秒内被击倒3次。
02、被电影神话的中国武术对于传统中国武术究竟有没有实战能力,舆论显然分成了两派:
且不论两派孰对孰错,先来看看功夫明星如何评价中国功夫的。
李连杰是在好莱坞中混得最好的华人演员之一,凭借一身潇洒的功夫,征服了西方观众。
在接受杨澜采访时,杨澜问他:“有人说武术是花架子,你同不同意?”
李连杰顿了下笑着说:“当然了!我们的体育方针就是,武术是一种运动,是表演的,是增强人体质的一种运动,搏斗是不提倡的,是后来才提倡搏斗的。”
从李连杰的笑中,可以看出他话里有话,虽然他谦虚的承认自己的电影是花架子,但没有否认“杀人技”的存在,只不过从小在体院练习武术的他没有学过而已。
另一位功夫巨星成龙在参加《锵锵三人行》中被问到:“你和李小龙打,谁会赢?”
李小龙是开创中国功夫片的鼻祖,中国功夫的符号,有关他的传说比比皆是。
比如,不符合力学原理的寸拳,他的拳头只需离人一寸的距离,就能依靠爆发力把对方打出两米远。
成龙被主持人提了个这么刁钻的问题,只好笑着说:“让他赢吧,现在已经把李小龙神话了。”
接着话锋一转又说道:“我年轻时的肌肉并不比他差,他的肌肉是单股,我是双股。”暗示自己与李小龙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成龙年轻时与李小龙拍过戏,有过交集,从他口里说出的话比传闻更有说服力:
“他被神话了,我和他一起拍过戏。他是被旁边的人给捧坏了,所以他讲什么都是对。”
20世纪80年代末,功夫片以徐克为界,分成了前后两个派别。
徐克开创了“新派武侠 ”,简而言之就是主角飞天入地,排山倒海,无所不能。
从电影美学角度来看,新派武侠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容易受到观众的青睐,成为90年代后功夫片的主流。
新派武侠进一步神化了中国功夫,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金庸小说里的“内功”是真实存在的,退一步讲,就算内功不存在,外功练得好,一个打一百个不成问题。
老派武侠人刘家良因此闷闷不乐,他认为新派武侠完全毁了真实的中国功夫。
刘家良是黄飞鸿嫡系传人,一代洪拳大师,他指导的功夫片讲究硬桥硬马,六七十年代曾垄断香港影坛的武行。
当年,徐克找刘家良当电影《黄飞鸿》的武指,刘家良无法接受徐克天马行空的想象。
他说:“佛山无影脚怎么可能是让一个人连续在空中踢出几十脚来?违背常识。”
所以,影片开拍不久,刘家良就退出了剧组,由另一位武指袁和平代替了他的位置,才有了后来李连杰经典的佛山无影脚。
刘家良担心的正是过度艺术化的表现,会对观众造成不利的影响,过度神话中国功夫,使功夫片失去了原有的本色。
03、散打确实太苦了事实证明,大多数国人了解中国武术是通过功夫片。
经过五十多年的“造神”过程,在功夫片中,中国功夫已经打败了全世界的高手。
《叶问1》打日本空手道,《叶问2》打英国拳击,《叶问3》打拳王泰森,《叶问4》打美国海军陆战队,叶问“天下无敌”。
网友对中国武术的指责,其实是对打着“传统武术”混饭吃的骗子的愤怒。
把电影当教科书,以弘扬国粹为幌子,大肆敛财,到头来伤害了所有习武之人的名誉,祖宗留下的武术是用来继承发扬的,不是混钱行骗的。
正如电影《霍元甲》中,霍元甲说的一段台词那样:“武术无高低之分,习武之人有强弱之别。”
被电影神话的中国武术,急需脱虚就实,回到符合国际格斗标准的竞技擂台上来。
1999年,首届中国功夫对美国拳击争霸赛在美国迪希体育中心举办。
中美双方各派出9名选手迎战,9场比赛按照体重分类,保证了公平,结果,中国功夫以7比2大胜美国拳击。
专业的擂台,职业的选手,公正的裁判,让这次对抗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队派出的9名选手,清一色是经过正规散打训练的运动员,年富力强,正值当打之年。
散打又是经过现代格斗改造的中国功夫,散打没有套路,只有单招和组合,见招拆招。
但比起跆拳道、MMA等热门格斗术,今天的散打显得有些冷寂,后备人才不足。
有位练了十多年的散打业余选手直言:
“练散打太苦了,一招一式都要下苦功夫,一般的小孩吃不了这苦。跆拳道踢踢木板,动作潇洒,自然更受欢迎。”
比起电影里的潇洒如意,和现实中所谓功夫宗师的化劲如神,散打确实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