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子,张仲景的描述非常简单,说:“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怎么理解呢?
虚劳诸不足:一个人身体很虚,这里虚,那里也虚,一天到晚提不起精神,到医院一检查又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但是中医一搭脉就知道,这是气血阴阳都有不足。
风气百疾,也作风起百疾:身体虚弱的人,因为卫外能力不够,所以比别人更容易受到邪气侵扰,张仲景这里用了一种夸张的手法,说是有“百疾”,有成千上百种疾病,可以理解为各种疾病。
首先是风,其次风是一种载体,能载着其他任何一种邪气深入到皮肤腠理当中。所以不光有风,还可能有湿啊,寒啊等等。大家看,身体素质本来就不怎么好,再加上邪气这么一搅和,就更虚了。
打个比方,身体虚弱的人就像是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千疮百孔的,有一句老话是怎么说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屋里已经开始漏雨了,只知道用桶接水是不够的,得修葺房屋,言外之意就是要补,那就补吧,这边添块砖,那边加块瓦,忙活的不亦乐乎。
但是很快你就发现,虚弱的身体在自己的一番折腾下并没有一天天强壮起来,反倒是时不时的上点火,中医把这种现象叫作虚不受补。不受补的人啊哪怕是喝碗鸡汤,胸口都憋闷闷的,这个时候,薯蓣丸特别容易切入。
先把这个方子下来:怀山药、党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桂枝、麦冬、阿胶、干姜、防风、大豆黄卷、神曲、柴胡、桔梗、杏仁、白蔹、大枣(去核)
把这些药材打成细末,混匀,然后用蜂蜜搓成丸子,每丸大概三克、四克。一天吃三颗,或者吃一颗也行。
有人说:“我把这些药材熬成汤药喝可以吗?”
中医有一句话,吃治病的药要立竿见影,吃补药要无影无踪。
以治病为目的,就喝汤药,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药效果来得快,可以快速的把体内的邪气赶出去。以补虚为目的,就老老实实地把这些药材搓和成丸子,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就是要慢慢补,今天补一点,明天补一点,老牛耕地一样。
有些人很着急啊,一着急就容易用错方法,汤药它喝下去以后,确实也有补到,但是喝到第三天可能就上火了,再喝就补不进去了。
所以张仲景在创立这个方子的时候就把它的剂型定下了,不然它怎么不叫薯蓣汤呢。
再回到方子中去,粗略的数了一下,薯蓣丸一共用到了二十一味药材,药味还是很多的,大家记住了,碰到这种比较大的方子,要试着把它拆开来看,否则你很难理解医家的思路。
怎么拆呢?先从比较熟悉的入手。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把这四味药拎出来,凑到一起,不就是四君子汤么?
四君子汤补气,补了气,是不是还得补补血,当归、白芍、生地、川芎,四味药拎出来,四物汤的配伍。
四物汤补血,补血的四物汤加上补气的四君子汤,等于气血双补的八珍汤。
到这里,气和血都补到了。
好,接着再拆。
炙甘草、干姜、桂枝、党参、生地、阿胶、麦冬、大枣,把干姜换成生姜,再加上一味火麻仁,就是张仲景的另一个千古名方,炙甘草汤,炙甘草汤是干什么的?它可以补阴。
桂枝、白芍、干姜、大枣、炙甘草,是桂枝汤的影子,桂枝汤也是张仲景的方子,既能调和阴阳,又能调和气血。
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人很虚,虚掉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气、血、阴、阳,薯蓣丸全都帮你补回来了。捎带手还把邪气赶了出去。驱邪靠谁?防风、大豆黄卷、神曲。
防风祛风,大豆黄卷祛湿热,神曲消食。
桔梗、柴胡、杏仁、白蔹,这四味药是调气机的,桔梗、柴胡往上升,白蔹、杏仁往下降,一升一降,气机斡旋起来,气血阴阳才能更好的补进去。
最后一味药,薯蓣。名字就叫薯蓣丸,可见,薯蓣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药。
薯蓣就是山药,古代因为要避讳皇帝的名字,所以很多字不能用,有一个皇帝叫豫,古人就把薯蓣改成了薯药,又有一个皇帝叫曙,接着又改,改来改去,就变成了山药。
山药长在土里,得土气至厚,土气在中医看来就代表脾胃之气,所以山药补脾的作用特别好。脾强,正气就强,脾虚,正气就虚。正气不足的人身体就发虚,所以山药用在这里是很有意义的。它又是一味非常平和的补药,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普通虚的,还是深度虚的,都可以用。
历史上最善于用山药之医者,一个是张仲景,一个是张锡纯,张锡纯有一个方子叫一味薯蓣饮,全方就只有一味山药。千万别小看了这貌不惊人的山药,有时候碰到那些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张锡纯就用大量的怀山药煮水让病人喝下去,都能救得回来,一时之间传为美谈。
薯蓣丸的功效全在一个缓字,而且吃了以后也不容易上火,所以它其实是可以长期吃的,吃到一百丸就是一个疗程。
前面说了,体虚的人就像是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这里透着风,那里漏着雨,薯蓣丸可以把风赶出去,把雨赶出去,再把漏洞补上,随你虚弱到什么程度,都能给你补回来,所以有医家就说了,薯蓣丸是名副其实的补药之王。
PS: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所涉及到的各类疗法、药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