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对于“粥”,很多人应该非常熟悉,早上吃早饭,来碗热粥暖暖胃,胃口不好来碗热粥,甚至生病或久病的时候,喝点热粥补充元气。

所以,“粥”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实粥的好处早在《黄帝内经》就已经介绍了,粥浆入胃,可以疏泄缓解,“则虚者活”;发汗散寒,“则实者活”。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在中医里面,对于疾病的将息法中,就有一个很特别的场景,那就是喝药之后,再喝点热粥,以助药力的发挥。

对于药后喝粥,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做“啜粥”。

尤其是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开篇第一方桂枝汤的煎服法中,就提到了喝药之后的“覆被”和“啜粥”,这样可以帮助方药发挥更强的实力。

那么,为什么要喝粥呢?其实这种方法有这4大好处。

一、增助药力,助邪外出

说起《伤寒论》中,最经典用此法的方子就要属桂枝汤,“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通过摄入热粥来为增加汗源,起到治病或缓解症状的作用。《金匮要略》中的瓜蒌桂枝汤和桂枝加黄芪汤,都用到了此法。

这种啜热稀粥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谷气充养,振奋阳气。

同时加强发汗解表的能力,从而调和体内的营卫平衡,使得侵犯体内的邪气能够透出体表。

比如三物白散,药方以巴豆为主,温散体内的寒气,化饮逐水,啜热粥的用意为了“下利”。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巴豆具有“得冷性缓,得热性速”的特点,摄入热粥,可以帮助泻下祛邪的能力。

所以上面的这四首方剂啜粥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药效,祛邪外出。

二、制约药性,保护胃气

既然啜热稀粥可以增强部分药物的功效,那么同时也可以制约药物的某些特性。

比如对于寒实结胸证,会采用三物白散治疗,其实巴豆在遇热之后会增强逐水下利的功效,如果没有控制好会出现泻下过度的情况,最后伤及我们的胃气。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因此在三物白散的使用方法中还提到了,如果泻下过度,则进冷粥,可以减缓巴豆的泻下速度。

中药里面有很多的药物具有苦寒的药性,苦寒太过会导致胃气受损。

所以一些医家会用辛温的中药制约苦寒,还有一些医家就会用摄入热粥的方式,保养胃气。

三、健脾益胃,养阴生津

很多人都知道,喝粥可以养护我们的脾胃。

因为粥类大多比较稀软,有助于我们的消化,而且粥中含有很多的水分,同时也起到了补充津液的作用。

其中医圣张仲景的桂枝汤,也是在喝下汤药后,服用热粥,不仅是为了增强药物的药效。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因为桂枝汤证的发病原因是体内的卫强营弱,啜热稀粥可以养护胃气,补充阴液,起到益阴生津、培补汗源的目的。

四、温阳散寒,建立中州

说起“建立中州”就不得不提《金匮要略》中的大建中汤了,大建中汤可以治疗和缓解脾虚寒盛等症状,借助粥的热力,能够补益脾气,暖胃驱寒,建立中州。

除此,理中丸证就是因为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患者大多呕吐腹痛。

而且寒邪较重,如果兼有腹满的症状,理中丸去掉白术加上附子,服药之后可以饮热,既可以温胃散寒,又可以保护脾胃。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医圣张仲景提倡的啜粥之法,对于我们现在的临床治疗依然有着很大的作用。

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中医素来强调的“有是证用是药”,只有在需要“啜粥”的时候,才能喝粥。

而有些病症的方药使用中,明确的指出了“不须啜粥”的情况,比如麻黄汤。

因此,对于药后啜粥这种将息方法,需要灵活运用。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38 字。

转载请注明: 喝完中药之后,为什么要摄入热粥?药后喝粥,其实有这4个作用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