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堪称“暴行”的惩罚。
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流传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虽然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相信科学育儿的力量。
但是仍旧有不少人依旧相信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是这种“棍棒教育”真的是对孩子有利的么?答案当然是不,家长总认为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但是家长们并不了解,经常挨打的孩子和从没有挨过打的孩子,在长大以后的差距绝不是一般的大。
在我家隔壁的邻居爸爸和妈妈,就是一対信奉“棍棒教育”的父母。他们遵循“不打不成器”的律条教育孩子,每次他们家的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他的父母第一件事不是坐下来和孩子好好沟通。
而是不管什么原因,拿出棍子就是一顿乱抽,或者追着孩子满屋打,经常能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嚎声。
再跟这个孩子的爸爸聊天时,他的爸爸也是总说犯了错误的孩子,只有挨打才能记住,才能保证下次不会再犯。
但是他们却并不知道,这么做不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相反会导致孩子逐渐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认为父母并不爱他,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而且一部分挨打的孩子因为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导致自卑。
从而造成孩子社交障碍,不爱与人交谈,整天只知道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慰藉。
而邻居家的孩子因为从小长期生活在这种“棍棒教育”的模式下,导致现在的她有一点自卑。在面对其他人时总是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而且遇到突发事情的想法也非常平庸、不懂的变通,总是第一个想到用暴力解决一切。
之后在22都不到的年纪就嫁了人,据说现在天天在外面以给别人打零工为生,很少领孩子回家探望父母,孩子也和姥姥姥爷不亲。
在我看来,经常用“棍棒”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实是非常不负责任、甚至是无能的表现。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正面的教育作用,还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偏激和懦弱,长大后也很难有大出息。
小叶的父亲就是一个在教育上非常开明的人,一直信奉科学育儿。别看他平时非常的严肃,但是在教育孩子这一块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父亲一直相信出了问题“打”孩子是没有用的,因为不论是多大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尊心。
因此小叶的父亲虽然严厉,但是小叶仍旧十分尊重父母的意见。
而叶爸唯一一次打过小叶还是因为小叶没有经过允许就拿走了桌上的零钱,让小叶觉得十分委屈,然而叶爸打完后并没有让事情就此结束。
相反,父子俩找了个地方单独相处,面对面的进行了一次谈话。
小叶的父亲和我说从小到大都没有打过小叶一下,只是这一次是真的触碰到了叶爸的底线。这次打他是让他记住这件事情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就要挨打,揍孩子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长点记性。
果然,从那以后小叶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而且长大后的小叶因为讲诚信生意也做的越来越红火。
其实孩子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一件事,但是面对如何教育孩子家长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孩子真的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父母可以选择打一顿以此来让孩子长记性,但是打并不是目的,在打完后父母也应该及时告诉孩子为什么会挨打。
一味地打骂只是父母用于发泄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打骂,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给孩子增加问题。教育孩子最好还是采用正面的方法来管教,推荐一些很脾气容易冲动的家长看一看这一本《正面管教》。
书中给出贴近生活案例,紧贴现代理念,运用高效使用技巧,帮助父母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
正面管教育儿书籍是一种不惩戒、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他们学会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使得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总结:
棍棒教育已经是一个过去式的时代了,我们不反对以适当的“挨打”去让孩子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但是打骂有度,孩子只要能够明白哪件事情不该做,做了会挨打就可以了。
毕竟经常挨打和很少挨打的孩子,长大以后的差距是真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