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标准条件之一。
“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旺,气血旺则筋骨强”
但若饥饱失常,饮食不洁或偏嗜,就会影响人体的机能活动,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饮食调节是养生防病的方法之一,主要有饮食的质、定时定量、饮食的烹调和四时调食等方面。
下面略指出几条建议,来帮助人类进行养生。
1.饮食清淡(含意有二)
饮食,健康,医生,养生,糖尿病,高血压
其一,口味清淡,酸、苦、甘、辛、咸五味不能过偏。
如《黄帝内经》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流畅,长有天命”。如果“味过酸,脾气乃绝;味过咸,脉凝而心气郁;味过甘则骨痛,发落、肾气衰;味过苦则皮干枯,胃气伤;味过辛则筋急爪枯,此五味之所伤也”。
其二,多食素而少食肉,少饮酒。如唐代孙思邈说:“养生要诀,常须少食肉”,认为肥肉美酒,烂肠之食。“过食肥甘则病生,过嗜酵酿则积饮”。
2.饮食节制
饮食,健康,医生,养生,糖尿病,高血压
晋代葛洪提出“养生之旨,食不过饱,饮不过多”。梁代陶弘景解释说“饮食过多则气滞,百脉闭塞,血气不行则伤形”。明代《老老恒言》说“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胃易磨运,乃化精血。否则,多食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从保护消化系统功能阐述了节制饮食的意义。后世龙遵叙在《饮食坤言》中指出:多食之人有五苦:一是大便数,二是小便多,三是扰睡眠,四是身重不堪修业,五者多患食不消化,自滞苦际”。以上观点与现代医学认为多食可致人体肥胖,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并可加快人的衰老过程,其理相通。
3.饮食因人制宜
饮食,健康,医生,养生,糖尿病,高血压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有寒、热、虚、实不同的体质属性,而所有的食物亦有温、凉、润、燥、补、泻的特性功效,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当注意与人体的体质属性相适宜,所谓“相宜者养形,不宜者伤身”。
如虚寒体质的人,宜多吃温热食品而不宜生冷寒凉食品。如阴虚火旺的人,宜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而不宜温燥辛辣的食品等等。
4.饮食因时制宜
饮食,健康,医生,养生,糖尿病,高血压
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对形体产生重要影响。随四时变化而调整饮食是传统养生法中的重要内容。如:春季,万物萌生,阳气开发,此时应多食嫩芽萌生类食物以扶助阳气的升发;夏季暑热炎炎,阴津易伤,此时应多食甘谈清润之品,以清暑生津。 秋季气候转凉干燥,此时应少吃辛燥之物,多用温润养阴之品,以润燥养肺;冬季万物潜藏,气候寒冷,此时应少吃寒凉之物,多用温阳补肾之品,以护阳气。
饮食,健康,医生,养生,糖尿病,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