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爬行是必经的阶段。几乎所有的宝宝都是学会爬行以后,才慢慢学会走路。但是,也有极少数宝宝是例外,还没有来得及爬,就已经学会走路了。
有的父母把孩子还不会爬就学会走,当成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认为宝宝的这种表现是天赋异禀,肯定暗示着他更加聪明,更加健康。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可能让各位父母失望了。其实宝宝的成长,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是“先爬后走”还是“先走后爬”,对他成长的影响大不同,顺序反了差距很大。
如果宝宝是自由发展,应当是先“先爬后走”
在BBC纪录片《婴儿的秘密生活》中,描述了婴儿自由发展的过程,是先独立爬行一段时间,然后才学会走的。并且坐这个动作,几乎是和爬行同时发生的。如果婴儿是在大人的帮助下,经过刻意练习,先学会了坐,那么婴儿背部的肌肉还有臀部的肌肉得到锻炼,他就会直接过渡到行走。爬这个过程会直接被跳过。
从宝宝发育的整个过程来看,学会走路时结果,爬行只是一个过程。宝宝不会爬行就会走,好像节省了很多时间,是一件好事。但是,宝宝没爬过就学会走了,顺序反了差距很大:
首先,在四肢协调能力方面有区别
宝宝先学会爬着前行,他想要往前移动,需要依靠四肢有节奏地协调行动,同时四肢移动的速度,也是需要宝宝自己控制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对于四肢的控制,还有整体的协调能力,都会提升。
如果宝宝先走后爬,宝宝习惯了依靠双腿行走,爬的行为会发生的很少,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更差,在做一些运动的时候,显得平衡能力很差、笨手笨脚。
其次,在探索欲方面有区别
爬行这项活动,比走路更慢。宝宝在依靠爬行前进的过程中,他需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判断出现在眼前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宝宝的探索欲得到激发。将来孩子学习新鲜事物更有动力,在面对陌生团体的时候,也能更加大胆地加入。
没有经历过爬行,就已经健步如飞的宝宝,出现在他身边的事物,都是“倍速播放”的状态。宝宝容易忽略很多细小的事情,他对事情没有太多耐心,探索欲也会下降。
最后,在身体健康形态方面有区别
从人的身体结构上来看,并不适合太早直立行走。行走需要脊柱的健壮,还有肌肉协调有力。如果宝宝有充足的时间爬行,他的肌肉、骨骼有机会得到锻炼,宝宝更容易形成健康的身体形态。反之,宝宝有可能出现各种“直立病”,如脊柱疾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