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

由 宿秀荣 发布于 健康

入秋后,气温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下降。秋燥当令,早秋多温燥,晚秋多凉燥,人们往往会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一派燥象。因此,秋季以滋阴润燥为食养的主要原则。

1. 秋燥当令,分辨体质选饮食

蜂蜜

甘蔗、白木耳(银耳)、芝麻、蜂蜜、冰糖、荸荠(马蹄)、梨、柚、枇杷等食品都是良好的润燥之物。但应注意,不要以为上述水果可以润燥而人人都可以吃,凡脾虚湿重而泻者吃了更泻,咳者吃了痰更多,千万不要忘记分辨体质选饮食的养生原则,此时,薏苡仁、苦杏仁、白扁豆之类仍应常吃。秋属金,应于肺,秋天肺气旺,肝气容易受抑制,因此要少吃能助长肺气旺盛的辛味,而适当增加能涵养肝气的酸味食物,养肝气以防肺气侵犯。《黄帝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人体经春夏萌发长足之后,将进入收藏之时,此时对阴精一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如果秋季颐养阴精充足,则为入冬后的潜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秋季“养收之道”,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南瓜

黑芝麻

√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利二便。

√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

√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

√桂圆是补益心脾之佳果、能养血安神。

√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

√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

√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2. 三秋气候不同,养生各有侧重

俗语说:“热在三伏”,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在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故有“秋老虎”之说。加之阴雨绵绵,湿度较高,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这个时期的食养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

√ 清洁卫生,保护脾胃,适当多进温食。

√ 常吃些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等有健脾除湿作用的药食两用品。

√ 节制冷食冷饮,不吃不洁瓜果,以免湿热、寒湿内蕴,毒滞肠中,诱发肠炎、痢疾等。

白露节气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才正式是秋燥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中秋节过后的晚秋,“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食养重点除预防燥气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注意开始进食偏温补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