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强迫孩子替自己实现愿望,“听话”的孩子,后果这么严重

没有人喜欢被迫去做事情,或者被迫接受他人的意见,成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希望别人在提出要求之前,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见,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从不听孩子的意见。

总是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听大人的话没错”、“听妈妈的,妈妈就是走了很多弯路,妈妈不希望你重复妈妈的错误”、“妈妈当时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机会上大学,你要好好考个好大学,圆了妈妈的梦”……于是这些家长们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孩子,被迫变成“十项全能选手”弹钢琴,拉丁舞、踢足球、唱歌、滑冰、参加智力竞赛……凡是好的东西样样都不缺,表面上孩子看起来像个超人,心里却对父母的强迫充满了怨恨,家长往往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实现。

但是由于大多数家长,在生活中并不是理想的成功者,当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时,便出现一个问题:家长能做到言传,还不能做到身教。在孩子看来父母只是空头理论家,而不是真正的实干家 ,家长这些表里不一的状态,根本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于是家长只能通过强迫的方式,要求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孩子可能迫于父母的威严,不敢直说,只会在暗暗地忍受,最后反抗。

但有很多家长很自大,认为自己的经验很丰富,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还多”,将成人的经验强加给孩子,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很多东西根本就不懂,也不需要懂,家长没有耐心教孩子,这是强行安排。

欣欣的母亲很希望欣欣长大了当医生,从欣欣上小学起,妈妈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有计划地塑造女儿:让女儿学书法,培养他耐心细致的习惯;让女儿学画,通过素描熟悉人体解剖;让女儿学英语,因为英语是考医科大学的主课,女儿的课余时间被排得满满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做医生而打算。

欣欣也是个很听话很努力的孩子,总是认真的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妈妈很高兴,但同时又不断地给女儿“加码”,而欣欣的父亲极力反对,父亲认为女儿拼命学习只是为了母亲“望女成才”的意愿,这样绝不可能引起孩子真正的学习兴趣,如果对她这样的要求有增无减,孩子的“潜在反抗”迟早会爆发出来。

周末,有一个朋友来看欣欣的妈妈,看见欣欣在写毛笔字,就称赞起来,妈妈却说:“她学什么都特别慢,今年参加书法比赛才得了第3名,期末考试数学她在全班排第3名,太让我失望了。”欣欣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你怎么不说,我这第3名的分数是98分,我根本不喜欢书法,你却要我不停地写,我喜欢跳舞,你却不准我让我学跳舞,以后我什么都不学了,免得你说我傻。”

朋友走后,妈妈对欣欣解释了,自己对女儿严格要求的目的,欣欣说:“妈妈我并不想当医生,医生要胆大细心,可我胆子大不起来,更何况医生总是给人打针吃药,我对当医生根本不感兴趣,我的理想是当老师。”

听了欣欣的话,妈妈感慨万分,从此这位母亲不再按照自己意愿,强迫孩子学这学那了,而是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欣欣放松一段时间后,学习更加努力刻苦了,用欣欣的话说:“现在是为了自己学习,以前是为了妈妈学习,不一样。”

家长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现在许多家长已经明白,给孩子强加意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可是家长怎么做,才能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呢?

期望合理的传达给孩子

期望的归宿,应该是看到孩子能否承担起父母的希望,父母的期望,只有化为孩子自己的愿望和兴趣,才是合理有效的。其实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愿望,做家长的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将期望的目的倾注到孩子的思想中,而不是强加,强行的施加给孩子。

不可滥用家长的权威

作为家长绝不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孩子做他所不愿意做的事情,哪怕是好事,即使父母的要求是正确的,也要耐心的开导,决不能一意孤行,用强迫蛮干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

家长的愿望自己去努力

如果家长希望自己成为人中豪杰,那么就从自己做起吧,千万不要年纪轻轻就放弃自己的努力。家长以身作则,将自己的愿望付诸行动,继续努力,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积极上进的表率,那么孩子自然会模仿家长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家长一起进步。

信任孩子良好的愿望

如果父母信任孩子自己有良好的愿望,就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支持,爱护,帮助孩子挖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虽然孩子不一定能鹤立鸡群,但稳定的心智和自然积累的自信,并可帮他实现最终的愿望。

合理引导不插手

无为而治,就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加以引导,不要强制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和做不了的事情,家长不要给孩子制定一个方向让他们去,而是在旁边指点,因为家长不可能带孩子去发展。

强制或者包办孩子的发展,这样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改变过去错误的做法,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15 字。

转载请注明: 家长强迫孩子替自己实现愿望,“听话”的孩子,后果这么严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