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情怀不褪色!退役老兵花数万元退休金自建家庭党史陈列室

由 伯国平 发布于 休闲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荞 文/图 

这是一个不足15平方米,一眼可窥全貌的小屋子。

从孙子的卧室到家里的书房,从放置床铺到陈列书籍。近来,它的定位再次更改,被打造成了一个家庭版的党史陈列室。

参军以来的百余件老物件,囊括照片、军装、以及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这间小屋“摇身一变”,成为了它的主人,70岁的老党员刘太忠最想要的样子。

参观者不断

“大家认真看了,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上个周末,难得的好晴天。“这已经是第十三批来我家陈列室参观的客人了。”刚刚,老刘才送走了一批大渡口区政府某部门前来参观的党员代表,“大家穿着统一的蓝制服,佩戴着党徽,听得很认真。”虽是家庭陈列室,规模也不大,参观者慎重的态度让老刘颇有几分高兴。他认为,某种程度上说,他办这个陈列室的目的达到了。

“一方面是让我们这些老兵,和战友们有个地方能重温过去的峥嵘历史。二则,也是借建党百年之际,想用它教育好后人,传承爱国爱党基因。”

边说话,边收好自己特意为讲解购置的小教棍。老刘爱惜地将刚刚被翻阅过的历史资料归还原位。他搭着凳子,把厚厚的一叠放回柜子的第三层。

▲刘太忠讲述藏品的故事

两面墙都是放大后的老照片,靠窗的玻璃书柜外,挂着三件不同时期的军装,上海牌斗柜跟了老刘近50年,里面放着他和儿子的军衣、军帽甚至还有他的解放军布鞋。他拿出来给我展示当年“高帮布鞋”和“低帮布鞋”的区别,嘴里还直道可惜,“本来保管得很好的,结果布面被老鼠咬了。”

百件藏品背后不缺“红色情结”

近130件藏品都是老刘的“宝贝”。“宝贝”不缺故事讲。

今年70岁,刘太忠1969年入伍。参军第二年,他就凭借在部队优异的表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肯定光荣撒,现在都能回想起当初得知入党,激动了好多天的场景。”老刘说,他父母早亡,吃百家饭长大。13岁去生产队上班,18岁进入部队前,他连字都不会认。

“我认字的读本是《解放军报》。可以说,没有部队,没有党,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还是上过战场,立过功的退役军人,老刘的革命情怀刻进骨子里,也表露得异常自然。

▲刘太忠入伍时的照片

“这是我入伍时的照片”“这是我和儿子的军帽,看见区别没?”“这是我们部队的回忆录,上面哪些战士立过什么功,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是我支援汶川缴纳特殊党费2084元的证明”……刘太忠说,不管是革命烈士、英雄人物还是先进模范,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小我顾全大家,前赴后继,埋头奋进才成就了百年大党的辉煌历史。“我建家庭党史陈列室不为别的,只希望用我的行动影响更多的身边人。”

▲刘太忠的儿子同为军人 父子二人的军帽被刘太忠并列放在柜上

▲跟他上过战场的军毯、军鞋

未来

还会扩大藏品和陈列室规模

每一件物品如数家珍,刘太忠讲起它们的往事,仍历历在目。这是战友的遗物,当年刘太忠含着眼泪,在战场上把眼前这个仍能工作的绿色指北针带了回来。在部队,刘太忠被战友们取了个外号叫“刘二敢”,当年那个敢说敢干,几次重要关头立下功劳的小伙子如今双鬓微霜,偶尔也会在自家陈列室端详着过去佩戴过的枪套。

▲战友的遗物 指北针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日新月异的建设年代,你不难都能从老刘的讲述中,了解那些对党忠诚、可歌可泣战士们的英勇故事。“战场上就是天当房,地当床,一个重型炮弹落下来,耳朵都要震聋好多天。”“那天晚上,我的部下,机枪连班长被炮火袭击,人走了,我们在原地只找到一条手臂。”“我们营是主攻营、主攻排,120多人,最多一次,一场战役下来牺牲了16个战友。”

老刘带回了那场战役敌军的一个文件夹,保存至今。“如果文件夹上能印字,那一定会写满所有牺牲战友的名字。我不能忘记他们的牺牲,也想让更多的人听听这些大无畏的故事。”

▲立功证书

老刘的陈列室去年完工,物品也在肉眼可见地增加。“你别看照片挂了满墙,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老刘告诉我,过去的老照片都十分模糊,他以每张120元价格修复扩印了墙上不少照片。“光是照片和相框,就花了我2万块的退休工资。”

一旁的老伴黄长英跟着丈夫乐呵呵地笑,“还是支持。”黄长英没有反对老伴“乱花钱”,相反,在筹措陈列室,还会去主动搭把手。“我知道他一直有这个梦想。说是想让自己和战友有个怀旧的地方。”

▲刘太忠讲述藏品的故事

老战友们听说“刘二敢”家里弄了陈列室,都兴冲冲地说要来参观。同为军人,青年书法家唐中文甚至给老刘寄来了他的贺礼——斗大的四个字“辉煌历程”。老刘拿去把字裱好,挂在了陈列室最显眼的地方。当年的首长,程列华师长听说老刘的陈列室做的不错,登门参观后给出评价:“很有意义,退伍不褪色,这既是对军旅生活的历史回顾,也是对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传承。”

听到战友们和一拨又一拨参观者们的纷纷肯定,老刘干劲更足了。“退休了也闲不下来,未来会继续收藏更多的藏品。”老刘憧憬着,如果有条件,他还计划将家庭党史陈列室空间增大,方便更多的人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