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王牌对王牌的殊死决战,
这是一场战争史上冬季作战的经典战例。
凛冽寒风中,
他们爬冰卧雪,无惧强敌,
用坚强意志创造战争奇迹。
异国战场上,
他们敢打硬拼,不屈不挠,
用热血与生命奏响英雄凯歌。
还原最真实的长津湖之战,
揭秘战争背后震撼人心的历史细节。
2月20日本周日下午17:54,
《讲武堂》将播出系列节目
《雪冷血热》第三集
《长津湖之战》,
敬请收看!
本集邀请
军史专家 卢 勇
军史专家 齐德学
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 褚 扬
与主持人梁植一同为您展现
冬季战争的壮美画卷
一部电影的热映将72年前一场震惊世界的殊死对决拉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就是长津湖之战。这一战带给中美两国军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惨烈记忆,也成为战争史上令人唏嘘感叹的经典战例。《讲武堂》栏目本期节目将重回长津湖畔那个寒冷的冬天,去还原电影背后真实的长津湖之战。
01
残酷对决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狼林山脉与赴战岭山脉之间,冬季气候异常寒冷,此处地势险要,能在极大程度上限制美军机械化部队,是打伏击战的理想战场。
1950年的冬天是朝鲜5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最低气温下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这给参战的志愿军第9兵团官兵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第9兵团是一支骁勇善战的王牌部队,久经沙场,由于战局变化急促,第9兵团的战士们来不及换上棉衣,只穿着江南地区配发的薄冬装,迅速开往前线。
第9兵团的主要对手美陆战1师是美军中的王牌部队,全师重武器有约85辆坦克,还能随时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同时美军单兵被服装具非常完善,战地伙食十分丰富。
02
分割包围,极寒天气下的激烈鏖战
美军在长津湖一带的部署呈“Y”字形,前出的两个“拳头”被长津湖隔开,彼此无法支援。第9兵团制定作战部署为:将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三处敌人分割包围,切断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各个击破。
战局推演分析
第9兵团长津湖之战的作战部署
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第9兵团的战士们隐蔽进入攻击位置,总攻打响。志愿军迅速将美军分割包围,被围美军呼叫航空兵向志愿军进行密集轰炸,28日一整天,各处美军试图突破志愿军的包围圈,但都没能成功。
11月30日晚,志愿军向新兴里阵地发起猛攻。驻守此地的美第7师第31团装备优良,拥有“北极熊团”的称号。战至拂晓,238团首先突破了火炮和坦克围成的新兴里阵地,攻入纵深与美军展开逐屋争夺,不可一世的“北极熊团”伤亡惨重,最终被全歼。
在新兴里战斗中,炮班班长孔庆三为了掩护突击部队冲锋,在来不及构筑火炮发射阵地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肩膀死死顶住炮腿。一声巨响,敌人的火力点被端掉,但孔庆三也因火炮巨大的后坐力被掀翻在一旁,同时腹部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03
志愿军三炸水门桥
战至11月30日黄昏,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见胜利无望,正式下达撤退命令。就这样,陆战1师开始了极其艰难的后撤之旅。为了能够顺利南撤,史密斯不断呼叫航空兵进行空中支援,甚至连停泊在兴南港附近海面上的航空母舰舰载机也全部出动。
然而在美军撤退的路上还有最后一道关卡,这就是水门桥。27军的侦察分队在侦察敌情时意识到这座桥的重要性,于是三次炸毁水门桥。但美军依靠强大的战勤保障能力,三次修复桥面,甚至从日本直接运来修复桥梁的预制件,最终得以通过。
当时172团的两个连在附近担任阻截任务,这些战士由于连夜激战、困冻、饥饿,再也无法抵挡严寒的侵袭,全部冻僵在阵地上。他们手握武器,面向敌人预来的公路,没有一个人退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都以战斗者的姿态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成为永恒的“冰雕连”。
历史应当铭记,英雄不该被遗忘。72年过去了,岁月吹散了硝烟,山河已无恙。当年,志愿军第9兵团将士,冒着冰雪和严寒,与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部队惨烈厮杀,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在长津湖冰天雪地里战斗过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