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曾給英國國王下聖旨,內容讓人笑掉大牙,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古語有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都是大千世界裏的芸芸眾生,犯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只要知錯能改,就是好事。然而締造了“康乾盛世”的其中一個皇帝,竟然犯下了一個大錯,還不知悔改,讓對方“笑掉大牙”,乾隆帝到底幹了什麼呢?
首先我們客觀地看一下乾隆帝的所作所為。對內,他關心百姓、保護農業生產,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安居樂業;對外,他平定了邊疆地區眾多叛亂,近代中國的版圖也得到了奠定。然而在他晚年的時候,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他延續了父親雍正帝的“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開始落後於西方世界。
就在乾隆帝覺得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國的時候,英國的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首先發明“飛梭”,提高織布效率1倍;1764年,織工兼木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提高了15倍工效;1769年,理髮師兼鐘錶匠理查德·阿克萊特製造了“水力紡紗機”,機器轉動完全不用人力,真是了不起的發明。
這時候英國的商品經濟越來越好,英國迫切地需要開闢新的市場、找尋原料產地,這時候,他們看中了地大物博的中國。馬戛爾尼主動擔任了訪華使團的代表,因為他是個“中國迷”。
馬戛爾尼從小就崇拜和嚮往中國,那時候歐洲人常常誇獎中國人,説:“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民族。因為他們以孔子的理論指導國家,大家都像一個家庭一樣相親相愛。統治者也非常仁慈,對人民很好。”馬戛爾尼深信不疑。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馬戛爾尼帶着浩浩蕩蕩的英國隊伍來到中國,想要和我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並且希望清政府可以對英國貿易的限制和禁令進行調整。來之前馬戛爾尼特別緊張,面對嚮往的中國,他在挑選禮物上都費勁了心思,像小孩子一樣緊張。
他聽説中國沒有這些機器,還在靠人力,就趕緊準備好了蒸汽機、織布機、綿紡機;他聽説中國的天文非常厲害,就選了英國最高級的地球儀、天體運行儀,還找人畫好了已知的所有航海路線(官員的兒子學了半年中文,就為了幫忙翻譯此次出使的文件),客觀來説,英國使團是非常客氣的。
英國國王喬治三世親自寫了一份國書給乾隆帝——我知道中國的地方太大,管理的百姓也多,皇上您操心天下大事,不但是中國,就連外國,都要您去保護,這些國家都心悦誠服,皇上您太操勞了。
如今全球各國都説,世界上只有中國大皇帝統治的地方,制度更加完善,所有人都心服讚美,所以我也越來越神往。皇上,今年是您的八十大壽,我向您進獻貢品,盼您能體恤我們。
當然了,這封國書是清朝官員翻譯出來的,英國國王絕對不可能那麼“卑賤”,這封翻譯過後的國書讓乾隆帝一看,那心情美美的。
馬戛爾尼從來沒料到,他預想的“平等交易”以失敗收場。剛到中國,乾隆帝就要英國使團下跪,行三拜九叩的大禮。還把英國精心準備的“禮物”貼上了“貢物”2個字,馬戛爾尼當然知道中國的習慣,可是已經18世紀了,不應該還這樣對待客人,而且英國是來給乾隆帝“祝壽”,不是朝貢。
清朝大臣們一聽,這些英國人真是不像話!乾隆帝更是勃然大怒,立馬降低了接待規格,雙方討價還價了幾個月,場面非常尷尬。終於到了1793年農曆8月13日,是乾隆帝的80大壽,馬戛爾尼一行人來祝壽。
這下沒辦法,必須要下跪了,馬戛爾尼采取覲見英王的“單膝跪地”禮儀,不過和珅記載的是:“英國使臣等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我們已經無法知道事實,但對英國人來説絕對是不愉快的經歷。
臨走之前,馬戛爾尼終於向乾隆帝表達了此行的目的,希望允許英國在中國做生意,乾隆帝全部駁回,他表示強大的清朝不需要英國的“奇巧淫技”(槍、紡織機等),給英國國王回了一封聖旨。
“天朝扶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爾國王此次齎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意思是你們這些“奇珍異寶”對我們清朝來説並不貴重,念在你們千里迢迢趕來送禮,朕也挺感動,會讓下人收好的。果然,這些在當時極其寶貴的發明全被送到庫房裏“吃灰”了。這樣自大的回信,估計英國國王看了都要“笑掉大牙”。
1794年1月,馬戛爾尼帶着團隊回去了。原本十分喜歡中國的他們在書裏寫道:“我們像要飯的一樣進入北京,像囚犯一樣被監禁在那裏,而離開時簡直像是盜賊。”可見他們當時的憤怒。
事實也證明,在“閉關鎖國”政策下,中國進入了故步自封的境地,常常有外國人笑話我們:“中國人發明火藥,拿來放煙花;我們拿來做洋槍大炮打他們。”聽着這樣的話,確實讓人生氣!可是我們也無法否認。
史學家們認為,這次失敗的談判為清王朝後來走向滅亡埋下了隱患。你們覺得乾隆帝做得對嗎?
參考資料:《軍事大辭典》《馬嘎爾尼航行中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