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高湘萍
忻繼青
秦鈉
陳崎
05後上海少年盛曉涵因“教科書”式救人刷屏帶來的暖意,仍然不時在心頭泛起感佩的漣漪;9歲金山少年麻文博大火中挨家挨户拍門,救了整幢樓的人,相比爸爸想着折返家中拿手機,少年當街攔車求助報警的做法,被贊為果敢機智……這一連串少年帶來的驚喜,讓社會看到德育實踐、生命健康與勞動教育的閃光成效,亦使人對社會正能量的蔚然成風充滿渴盼。本次市人民代表大會上,多位人大代表為少年們的出色表現點贊,也為進一步做好立德樹人、厚植正確價值觀這篇大文章積極建言獻策。
青年報記者 劉昕璐 本版攝影 青年報記者 施培琦
〔楊燕〕
築牢道德根基普及生命健康意識
一説起上海格致中學05後少年盛曉涵的名字,市人大代表、黃浦區教育局副局長楊燕立馬就笑了。“我們的好少年,值得點贊和學習!”
去年年末,盛曉涵看到老人突發疾病倒地人事不省而遇事不慌,在等待救護車到達的五六分鐘時間裏,用學校軍訓時所教的急救技能,對倒地老人進行心肺復甦,為挽救生命贏得了寶貴時間。他的救人行為,被公認為善念、膽量、技能、體能,四個要素缺一不可。
楊燕認為,首先正是因為築牢了道德根基,才可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黃浦區在打好學生人生的紅色底色上下了深功夫。”楊燕介紹,其中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思政教育,以此揚紅色文化之魂,鑄紅色教育之根。同時,歷經16年探索實踐的“文文明明”區域小公民道德建設品牌,在全區未成年人羣體中增強政治認同、厚植家國情懷、提升公民道德,實現健康成長。
正是這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的德育工作長效機制,孕育出不少像“盛曉涵”這樣滿懷愛心、健康自信的好少年。楊燕説,三年來,共有270名黃浦學子被評為黃浦區“幸福小使者”暨區級“新時代好少年”稱號。在市級“新時代好少年”評選中,有1位學生獲得“十佳”稱號,17位學生評為“百優”。
“我們希望通過更多樣的方式,以培育為先,築牢青少年的道德根基,再通過技能訓練跟進,從而讓更多有善心、有智慧、有能力、有擔當的社會小公民越來越多地湧現。”楊燕説道。
〔高湘萍〕
避免過度保護注入更多全人教育
“的確是驚喜連連,我很為他們驕傲。對孩子們的家長來説,一定更是收穫了滿滿的驚喜!”市人大代表、上海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高湘萍帶着笑意為這些孩子連連點贊。
在高湘萍看來,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採取過度保護,都覺得孩子要在自己雙翼的庇護下成長。如今,一件件事情證明,孩子們年紀不大,卻已經能夠影響大人、保護大人了。而這背後,應該看到,如果我們的學校都能給孩子一種全人教育:一種良好的價值觀引領、一種人格的塑造、一種與他人愛的情感交流以及關於生活的態度和應對,那麼,除了成績之外,他們的成長更值得全社會期待。
“我們從中看到了教育的巨大能量和影響社會的碩大空間。急救技術、火災逃生這些生活技能的教學,給孩子們真的遭遇突發緊急情況時憑着初生牛犢的膽量救助他人的能力,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必定遇事沉着冷靜,不逃避責任。”高湘萍的眼裏,孩子們開放、勇敢,這是一個城市公民表現出的公民責任和擔當,這些孩子應該得到大家的廣泛肯定和稱讚。
回到本職身份,作為上海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高湘萍指出,這些少年的閃光表現,也對師範院校、教育工作者本身提出要求和思考題——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她提及,上海師範大學培養的是未來教師,對未來教師“立德樹人”、對教育事業的認同養成,應該置於更加前端和一絲不苟的位置,師範生教育也比以往具有更多的內涵和使命感。
〔忻繼青〕
全社會共同引導樹立知行合一價值觀
在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浦東新區第二中心小學德育主任忻繼青看來,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其實都折射出思政課、德育教育的可喜成果。當下,越來越多的學校愈加註重學生安全教育,其中就包括一些逃生救生方面的技能培養,就是希望學生在碰到突發事件的時候臨危不亂,按照學校老師教授的方法安全有序撤離。
逃生、敲門、大喊、報警……一個多月前,在出現火情後的幾分鐘內,金山9歲男孩麻文博的一系列“教科書式”操作救了一家人和整棟樓鄰居,這位少年英雄同樣讓人久久稱道。
“現在,安全教育非常重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道理,正通過各種形式入腦入心。萬一有突發情況,小朋友要懂得冷靜下來,再有條不紊地進行對自己的救護,在確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還要儘可能多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這些都是必須要具備的技能。”忻繼青説道。
但如何不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是既能保護自己又能幫助別人? 忻繼青認為,一方面學校要予以強化和實操,讓思想引領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還有一方面是社會要營造更好的氛圍。
“不能因為可能自己會受到指責或者其他不利的影響,就動搖去幫助別人的善念。”對此,忻繼青呼籲,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思想引領不缺席的同時,社會大的氛圍要改善,就更需要正能量典型的樹立,始終有正義的聲音和援手,在點點滴滴中,確保孩子們接受到的正確價值觀始終是有所統一的,這樣才能“知行合一”。
〔秦鈉〕
利用社區資源 靈活擴展勞動教育形式
“現在有個思想誤區,孩子們只要書讀好,就是一個好孩子,其他都不重要,但從孩子個體成長來説,不僅僅學習掌握知識重要,更要學會做人學會生活,而勞動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板塊。”市人大代表、上海大學期刊社社長秦鈉建議,在中小學勞動教育中增加社會性及職業教育體驗。
秦鈉發現,國家層面、上海市近年來相繼出台“意見”,傳達出黨和國家對勞動教育的重視,意在着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新時期中國教育體系,並在當下勞動教育的時代特徵、綜合實施及因地制宜性等方面都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引。然而,目前中小學勞動教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制約着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
為此,秦鈉建議,進一步增加勞動教育中的社會性及職業體驗內容。“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理解力與接受能力,在教學環節逐級增加社會性關聯,如對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作品的點評分析,對職業技能大賽各類獎項及獲獎者的介紹等,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將相關賽事的主辦者及獲獎者請進課堂,與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交流,使學生及時瞭解新興技術的發展和社會服務的新變化,以更好地理解勞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關聯。”
另外,充分利用學校所在社區及各區級、市級教育基地的資源,結合學校所在地的環境條件,發掘可供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教育的場所。這樣既可寓教於樂,較早開發學生的勞動興趣,又能切實增強勞動教育中的勞動實踐能力。
〔陳崎〕
加強課程建設實現“開門辦勞動教育”
虹口團的市人大代表陳崎也十分關注勞動教育,他也建議,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建設,從而進一步實現“開門辦勞動教育”。
陳崎的設想是,鼓勵各大型國企、科研單位設立青少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並形成一定的補助或激勵機制。“各大型國企、科研單位一般具有較好的社會責任意識,政府應鼓勵其進行相應改造,打造一定的‘勞動情景課堂’。對於優秀的實踐項目的發起單位和建設單位,可予以項目經費資助,文明單位考核方面的表彰獎勵,或者一定的税收優惠,也可以根據接待學生數量,予以一定的經費補助。”
再者,重點設計關於新農村建設、城市運行、重大工程、重要創造創新方面的實踐基地,結合城市郊野公園建設、生態農業園建設、新農村建設規劃等有關農業方面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陳崎還建議,從市級層面着手,聘請一批專業人才、技術能手、勞動模範、非遺傳承人,組成勞動教師講師團,打磨一批適合各年齡層學生的精品勞動教育課程送入校園,解決各校勞動教育教師短缺、行業覆蓋面不廣、課程質量不高等問題。當然,學校層面,也應真正將勞動教育課程以常態化設置,納入學期正常考核,為學生們在校內接受勞動教育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