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政府能拿出十幾萬軍隊與太平軍作戰,為何拿不出兵力抗擊侵略者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經典

清政府能拿出十幾萬軍隊與太平天國作戰,為什麼拿不出兵力抗擊外國侵略者?首先是這兩種戰爭形勢是完全不同的,太平軍最後是固定在江浙安徽戰場上十來年,清軍可以不斷調兵過來。

也可以不斷進行新的動員兵力,因此,很容易就在江南地區部署了30萬清軍對抗百萬太平軍。但是,清軍在鴉片戰爭的形式卻完全不同,英軍和後來的英法聯軍都是在海軍海船上的,今天還在虎門,廣州。

過些天就在廈門了,再過些天就在定海,鎮江了,再過些天又突然出現在天津。對清朝來説,根本沒有固定戰場,雖然,我們是本土作戰,但是在國內實際上在那個時候,沒有合適的交通,運輸和後勤設施。

第一次鴉片戰爭,從四川調集的部隊趕到戰場的時候,戰爭都結束了。而且從四川內地風塵僕僕幾個月行軍過來,早已經是人困馬乏,沒有即時戰鬥力。清軍雖然有80萬,但是需要駐防在上萬個點。

包括各地城門,押運,看守,檢查站,衙門,卡倫等等,而這上萬個點又分佈在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要想一點點的把部隊調出來十幾萬,其實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大量時間。

英法聯軍確實機動性的,掌握着選擇戰場的優勢,在經費上清軍也有問題,清軍平時駐紮是一個工資水平,一旦開動出去打仗,就需要提高3-4倍工資和補貼,包括路上的吃穿住行,這一大筆錢是出兵省份出,還是接受援兵省份出,又是一個需要扯皮很久的事情。

太平天國在清政府的眼中是什麼?是長毛作亂!

作亂目的是什麼?斬盡清妖!

這可了得?腦袋都要保不住!

八旗不行,上綠營,綠營不行,咱上湘勇,清政府的抗戰決心無需質疑,就是個你死我活,有我沒你。再加上太平軍初期的作戰方式比較傳統,基本上就是沒有方式,男女老少齊上陣,靠的就是人海戰術,所以清軍在同等兵力甚至較弱的兵力配置下,還是不怕太平軍的。後期的太平軍戰士,武器和戰術得到了加強,但仍然是幾百年前的傳統步兵作戰方式,談不上機動能力,只要湘軍的兵力規模有保證,就對湘軍形不成太大考驗。

“寧贈友邦,不予家奴”,慈禧太后這句名言產生背景,正是在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計劃引進外國兵力助剿時説的,友邦可能並不太友好,但至少不會遠隔千山萬水來要老佛爺的項上人頭,這點賬,老佛爺算的清楚。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抗英決心不可謂不大,戰法只有一種,死守陣地。結果被英軍沿海北上,各個擊破,輕易化解。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正好與太平天國和捻軍運動的時間重合,破鼓眾人捶,清政府在看透英法聯軍的真實用意(謝天謝地,仍然不是要我們的腦袋)後,堅決“以戰促和”、“先戰後和”,能不打就不打,抵抗意志薄弱。

庚子年,義和團的大師兄、紅燈照的大師姐給慈禧太后打足雞血,太后老佛爺發佈《萬國宣戰詔書》,向全世界宣戰。所幸華東華南一帶的封疆大臣都不聽她瞎嚷嚷,簽訂《東南互保協議》,不派一兵一卒助戰,原本指望的大師兄大師姐們戰鬥力慘不忍睹。度過前期的狂熱高燒後,慈禧太后迅速扭轉心態,與時俱退,開始討饒。

綜上所述,清政府在對待這三次外敵入侵中,主要面臨的窘況是無兵可用;其次是抵抗意志薄弱,一觸即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