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為何沒有殲滅庫爾蘭集團留着扛木頭
1944年,盟軍展開了戰略大反攻,在蘇德戰爭東線戰場,蘇軍發動了著名的斯大林十次打擊,從北到南把東線德軍全部攆出了國門。可讓人奇怪的是,到44年底45年初,盤踞在波羅的海上的庫爾蘭半島20萬德軍不僅沒有被蘇軍攆走,還成為德軍在波羅的海上的唯一成建制集團,直到蘇德戰爭結束投降。那麼,蘇軍為什麼會保留這支德軍重兵集團不予以殲滅?德軍統帥部又為什麼不將這支部隊回防柏林之戰呢?
首先,北方集團軍羣一直是作為打援配置的,德軍希望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941年6月22日,德軍分三路大軍閃擊蘇聯,雖然德軍統帥部的終極目標是佔領莫斯科,但北線的列寧格勒戰役卻是最先發起的。為了達到一戰功成的目的,德軍統帥部甚至把中線的中央集團裝甲主力一分為二,企圖採取先南北後中央的策略,在較短時間內結束蘇德戰爭。
一方面,進攻列寧格勒的北方集團軍羣,從配置上就是打援來的。
按照巴巴羅薩計劃的設想,德軍的主要進攻目標是佔領莫斯科和奪取蘇聯南部的優質資源。而佔領列寧格勒城僅僅是為了打擊蘇聯軍民的抵抗信心,和打通與芬軍南下的通道。
由於北方集團軍羣的作戰任務相對南線和中線要輕一些,德軍配置給北線的兵力和裝備也是相對弱小一些。加上老勒布元帥又按部就班的指揮,致使北線進攻進度緩慢,德軍統帥不得不親臨前線督戰,但收效甚微,列寧格勒進攻戰役變成了長達900天的圍城戰役。從這時起,北方集團軍羣的作用僅僅體現在牽制蘇軍北線兵力不能南下增援上。
另一方面,北方集團軍羣的意義就是刷存在感,德軍希望它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的作用。
一些人疑惑,1941年進攻列寧格勒時,德軍統帥部下了很大的決心,原以為十天半個月就能拿下此城,眼見看到曙光,德軍突然放棄進攻改為圍困,所有裝甲打擊力量全部南下進攻莫斯科,致使北方集團軍羣的打擊能力瞬間弱爆。從這點就可説明,拿不下列寧格勒,北方集羣的作用就顯露不出來。
從這個角度講,北方集團軍羣就是打援來的,在整個蘇德戰爭打得最火爆的時候,北方集團軍羣始終保持不温不火的狀態,即使到了蘇軍十次大反攻,這個集團仍然還是以防禦為主,它的進攻作用基本喪失。
其次,蘇軍6次進攻庫爾蘭未果,與進攻柏林相比,保留這股德軍比殲滅它
更
省時省力
德軍北方集團對列寧格勒發起圍城之戰是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圍城結束,在這接近900天的圍城之戰中,也是德軍北方集團三年中唯一所做的事。但1944年蘇軍發起第一次斯大林打擊行動收復列寧格勒時,為什麼不趁勝殲滅德軍北方集團軍羣呢?
第一,
對付北方集團軍羣,蘇軍十次打擊有兩次用在北線。
首先要明確的是,德軍圍困列寧格勒,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但隨着蘇軍拉多加湖通道的開通,圍城之戰實際上變成了牽制之戰。德軍牽制了北線蘇軍不能南下,蘇軍也牽制了北線德軍原地不動。1944年1月和9月,蘇軍對北線德軍集團發動了兩次進攻戰役,第一次收復了列寧格勒,結束了軍事史上最長的圍城戰鬥;一次是殲滅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羣的有生力量,使德軍喪失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控制權。
第二,
1944年到1945年,蘇軍先後對庫爾蘭德軍發動6次進攻,為何沒有一舉殲滅呢?
一方面,德軍在波羅的海地區盤踞了三年的時間,構築了大量防禦設施,雖然蘇軍動用了多支方面軍參戰,還是讓德軍佔踞在庫爾蘭半島久攻不下。另一方面,1945年1月德軍將北方集團變更為庫爾蘭集團後,它的存在意義僅僅是孤守待援,已經對蘇軍構不成重大威脅。
第三,
與進攻柏林相比,殲滅庫爾蘭集團費時費力。
這一點與波羅的海的沿岸環境有關,對於蘇軍來説,到1944年底,德軍全部主力基本攆出國境線,此時蘇軍的兵力和裝備早已今非昔比,抽調幾十萬兵力圍殲庫爾蘭集團是小菜一碟。但是,庫爾蘭集團並不會坐以待斃,蘇軍要打殲滅戰,必須要運用海空軍配合,對於蘇軍與盟軍達成的易北河會師協議來説,朱可夫要將主要精力用在發起柏林戰役上。
從這個層面講,庫爾蘭集團20萬德軍之所以能保留到德軍投降,完全得益於它防守的地理條件和當時的戰局形勢。一方面,它的存在影響不了蘇軍全線反攻的態勢;另一方面,蘇軍也懶得在這裏耗費時間和精力。
再次,德軍保持庫爾蘭集團原地不動,是希望柏林之戰出現奇蹟
接下來我們再來探討下一個問題,既然蘇軍不想盡早殲滅庫爾蘭集團,為啥德軍在柏林遭遇重重圍困時,不將這支完整的精鋭回防到柏林呢?
第一,
回防庫爾蘭集團成本比較大,德軍得不償失。
這個成本不僅在於德軍要運用海空軍運輸才能做到,因為德軍是盤踞在波羅的海的庫爾蘭半島上,走陸路行不通。還在於回防庫爾蘭集團的同時,也為蘇軍騰出來了一大批包圍的打擊力量。
第二,
鉗形攻勢是德軍在二戰期間的習慣打法,保留庫爾蘭集團希望出現奇蹟。
柏林之戰,德軍統帥部將其稱為德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他們也希望依託柏林的堅固防禦能打敗蘇軍的進攻,然後再動用庫爾蘭集團東西夾擊,只不過,這是德軍統帥部的一廂情願。
第三,
德國海軍的存在,是庫爾半集團保留完整的戰略支撐。
雖然德國在蘇德戰場陸地上敗得體無完膚,但德國的海軍卻一直戰鬥到了最後,甚至戰爭結束,海軍的好多艦艇都以自沉表達不服。由於庫爾蘭集團的特殊地理條件限制,蘇軍要迅速佔領庫爾蘭半島並不容易,德軍想撤離庫爾蘭半島也只能依靠德軍艦艇來運輸,這不僅在於德軍在戰爭結束前,還佔據着海上通道的優勢,還在於德軍依然保留着一股強大的海上力量。
綜上,
對於庫爾蘭集團的20萬德軍來説,他們在蘇德戰場上是幸運的,因為他們中大部分人沒有經歷過德軍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前線的痛苦,更沒體會到柏林戰役血與火的洗禮。但他們同時又是不幸的,因為他們投降後都被送到蘇聯高寒林區扛木頭,極少數人戰後回到本土。
而對於德軍統帥部來説,無論是北方集團還是後來的庫爾蘭集團,名字改了性質是一樣的,即使將它投入到柏林之戰也是杯水車薪,蘇軍沒有提前殲滅它只是因為時機不合適而已。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説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列寧格勒戰役》
精彩推薦:二戰蘇德戰爭,為何沒有堡壘計劃,蘇軍也要發動庫爾斯克戰役
二戰頓涅茨行動,為何曼施坦因玩的是心跳,瓦圖京玩的是大意?
二戰大縱深理論為何與閃擊戰有許多相似之處?戰略各異手段相同
二戰烏曼戰役,為何成為暫緩莫斯科戰役的催化劑?計劃沒有變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