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清末,列強逞兇,社會動盪。面對亂局,國家和社會精英不約而同組織起規模不一的新軍,用來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

民國初期,新軍被個人控制,形成稱霸一方的軍閥。以直系、奉系、皖系、桂係為代表的軍閥,成為我國近現代史上不得不説的軍事力量。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軍閥割據圖

系出新軍

這四大軍閥脱胎於清末新軍。1895年12月,袁世凱在天津小站參照德軍模式,聘請德國教官,“習洋槍,學西法”,訓練出一支7000人的“新軍”。新軍和董福祥的“甘軍”、聶士成的“武毅軍”並稱為“北洋三軍”。

1903年,清政府計劃以北洋新軍為藍本,在全國建立36鎮級新軍。一個鎮額定官兵12512人。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編練新軍十六鎮和十六個混成協。在新軍中,袁世凱的北洋六鎮訓練和裝備最佳,勢力遍及直隸、山東和東北。袁世凱死後,北洋新軍分裂為以馮國璋、曹錕為首的直系、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和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袁世凱

1911年11月7日,受武昌起義的影響,原清政府廣西提督陸榮廷利用自己掌握的邊防軍,攫取革命成果,宣佈廣西獨立,和清政府劃清界限。同時,拉攏士紳,充實軍力,分化同盟會成員,逐步掌握了廣西軍政大權。舊桂系軍閥由此成型。

1921年,陸榮廷及其舊桂系閥在兩次粵桂戰爭中失利,陸榮廷被迫下野,桂軍實力大損。畢業於廣西陸軍學堂的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等三人脱離舊桂系,佔據玉林、陸川、北流等七縣,招兵買馬,整軍備武,勢力漸強,標誌着新桂系的誕生。儘管四大軍閥佔地為王,本質上還是清末新軍的延續。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馮國璋,字華符,一作華甫,直隸河間市西詩經村人,直係軍閥的首領

割據地方

軍閥割據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民國初年也不例外。

直係軍閥聚焦着以馮國璋、齊燮元等籍貫直隸的將領。他們擁有類似的政治主張,又有鄉土情誼為紐帶,立足於江蘇、江西和湖北等地,同氣連枝,彼此呼應。

皖系軍閥以生於安徽合肥的段祺瑞為首。段祺瑞先後在北洋武備學堂炮科和天津武備學堂炮科學習,又留學德國。學成歸國後,深受袁世凱器重,被譽為“北洋之虎”。皖系勢力遍及皖、魯、滬、浙、閩、陝等省,聲勢顯赫,鋒芒畢露。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段祺瑞,字芝泉,曾用名啓瑞,生於安徽合肥,皖系軍閥首領

奉系統帥張作霖出生於奉天,長期深植於東北三省。1912年,身為中路巡防營統領的張作霖鎮壓奉天辛亥革命有功,被提升為24鎮統制,成了奉天省的實際話事人。袁世凱竊居高位後,授張作霖中將銜,任陸軍27師師長,成為北洋系的一員干將。

桂系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等三巨頭均是廣西人。1923年,黃紹竑表示支持廣東革命政府。有了粵軍的撐腰,李宗仁和黃紹竑在廣西站穩了腳跟。1924年8月,黃李兩人剿滅了陸榮廷的殘餘勢力,統一廣西全境。四大軍閥清醒地認識到地盤的重要性,紛紛圈地募兵,各自為政。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臨桂人,“桂系”首領

離心離德

四大軍閥同掌兵權,卻各懷異志。直系覬覦中央政府的領導權,主張全國“和平統一”,外交上親近英美等歐洲國家。1923年,在直系先後擊敗皖系和奉系,一家獨大,聲望鼎盛。6月,直系首腦曹錕以“賄選”方式當選民國總統。

與直系不同,皖系把持中央政府權柄,提倡全國“武力統一”。為籌措軍費,段祺瑞和日本簽訂了《西原貸款》和《陸軍防敵軍事協定》,不僅出賣主權,還允許日本在中國駐軍。段祺瑞從日本人西原龜三處借款就達1.45億日元,用來購買軍備,意圖武統。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張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縣北小窪村人,北洋軍奉系首領

同出北洋的奉系,在政治主張相當“佛系”。張作霖偏安東北,伺機而動,深信“槍桿子裏出政權”的真理,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治主張。他得到過日本的支持,尊崇過封建道統,擁護過資產階段民主革命,迷戀過占卜扶乩之術。不過,崇尚武力、追求權勢是張作霖一生不變的信條。

桂系三巨頭出身近代新式軍校,接受過資產階段民主思想的教育,具備較高的軍事和政治頭腦,施政上推行內外兼修的策略。桂系對外積極加入廣東國民政府,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屢立戰功。桂系內部實行“三自”政策,推動了廣西社會的全面發展。四大軍閥的三心二意,折射出民國初期紛亂的政治生態。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曹錕,字仲珊

結局不同

面對時代變革,四大軍閥有着必然的歸宿。曹錕就任大總統之後,直系勢力如日中天。正所謂“樹大招風”,國民政府、奉系張作霖和皖系盧永祥結合“反直三角聯盟”,直系內部馮玉祥、王承斌等人受到吳佩孚的排擠和打壓,心懷不滿。在內外兩股力量的夾擊下,直系先後在與皖系的江浙戰爭和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敗北,吳佩孚退出北京,南逃洛陽。1926年,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伐,吳佩孚難以抵擋,軍隊分崩離析,大部被國民革命軍和奉系收編。

皖系段祺瑞靠日本提供的借款,大舉推進武力統一的力度。企圖消滅西南軍閥和國民政府。他的行為招致直系的敵視,雙方在1920年爆發激戰,皖系落敗,日漸式微。1924年,在奉系和國民政府的擁立下,段祺瑞擔任臨時執政,這是皖系在民國政壇最後一道餘輝。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皇姑屯事件是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謀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事件

1924年,奉系在第二次直奉戰爭獲勝之後,張作霖倍受國內政壇矚目。在與孫中山多次會面後,他的地位逐漸提升。1927年,張作霖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元首。好景不長,一年後,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其子張學良繼任奉系首腦。1928年,張學良通電全國表示遵從“三民主義”,服從南京國民政府,全國實現了形式的統一。

在國民政府起步之初,桂系便積極與之合作。桂系在國民政府合作的同時,在政治上多次企圖奪權,挑戰蔣介石的權威,在軍隊中,桂系是“黃埔系”、“保定系”、“士官系”之外的另一股重要派系。在國民內戰中,蔣介石和李宗仁之間的爭鬥,加速了國民政府的分裂和垮台。1949年9月,桂系十餘萬軍隊在衡寶戰役中基本被消滅,宣告了桂系軍閥的最終消亡。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上圖_ 蔣介石

民國軍閥是各方勢力相互角力的產物。與古代軍閥相似的是四大軍閥打着“革命”的幌子,爭權奪利,以軍干政,損害了國家利益,破壞了社會穩定。不同的是相較古代軍閥,四大軍閥造成的危害,在廣度和烈度上過猶不及。這一頑疾被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浪潮吞沒,在時代浪潮中留下了短暫的一瞬。

參考資料:

胡玉海 《論奉系軍閥》

莫建來 《試論皖系軍閥的形成》

黃宗炎 韋春景 《論新桂系的形成及其統一廣西的歷史意義》

莫 傑 《陸榮廷及舊桂系軍閥的特點》

馬雷、胡博 《討賊聯軍 五省聯軍 國民軍 直係軍閥和興衰和裂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32 字。

轉載請註明: 民國的直系、奉系、皖系、桂系等軍閥,有什麼異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