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雍正王朝:胤礽貴為皇太子,為何會與康熙后妃鄭春華產生感情?

由 無英 發佈於 經典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與康熙后妃鄭春華之間產生了一段“不倫”的感情,這讓不少朋友倍感困惑。胤礽貴為皇太子,是國家的儲君與康熙的“法定接班人”,想要什麼樣的女人得不到,可他為何偏偏要冒着極大的風險,去喜歡自己的這個“小媽”。

其實,如果我們結合胤礽從小的遭遇,以及他當時身為儲君三十多年的無奈心態上來看,想必就會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胤礽喜歡自己的“小媽”,也是一種缺乏母愛的表現。

《雍正王朝》中並沒有對太子胤礽的身世與幼年經歷進行交代,這裏我們先來補充説明一下。

胤礽,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其生母為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即歷史上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只不過,在胤礽出生兩個時辰後,赫舍里氏皇后便去世了,所以胤礽可以説是從小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生母。

康熙十四年(1675年),剛滿週歲的胤礽便被康熙冊封為皇太子。

而康熙之所以如此,既是出於對赫舍里氏皇后深厚感情的懷念,同時也是對於在“智擒鰲拜”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的整個赫舍里氏家族的一種安撫與拉攏。

由於胤礽生母赫舍里氏皇后的去世,康熙專門安排自己當時非常寵愛的榮妃馬佳氏,幫助自己共同照顧胤礽。此時的馬佳氏已經有了一個女兒,即康熙皇帝最為喜愛的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馬佳氏只能是一邊帶着女兒,一邊還要兼顧着胤礽。而康熙為了讓馬佳氏更好的照顧胤礽,還將馬佳氏所生的三阿哥胤祉送出宮外,交由內務府大臣撫養,直到多年之後才將其接回。

當然,康熙對於撫養胤礽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特別是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一月期間,康熙一連十二日,放下朝中的所有事務,一心照顧感染天花的胤礽,直至胤礽痊癒。

接近着,在胤礽年齡稍長的時候,康熙又開始了對於胤礽的培養工作,除了為胤礽先後安排了四位老師,即張英、李光地、湯斌、熊賜履這四位當世之大儒外,康熙也經常性的親自教導胤礽。不僅如此,康熙更是通過一切機會,培養胤礽的施政能力,目的就是讓其成為自己合格的接班人。

然而,康熙耐心細緻的教導與極為嚴苛的要求,也給胤礽帶來了巨大的內心壓力,再加上一直以來,胤礽只有“嚴父”的教誨,缺乏“慈母”的安慰,這便使得胤礽對於康熙產生了一種逆反和報復狀態。

説到這裏我們不難看出,由於從小對於“母愛”有着一種缺失,這讓胤礽對“母愛”也是非常向往的。所以,鄭春華作為康熙的妃子,論輩分是胤礽的長輩,也是他的“小媽”,而他也能從鄭春華對於他的關心與關愛中找尋到一直渴望得到的“母愛”。

與此同時,相比於康熙的其他后妃,鄭春華有着年輕貌美的外表,這樣的魅力也讓胤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胤礽也就此選擇了“鋌而走險”。

對於胤礽來説,這也是他對於康熙不滿的發泄與深深的報復。

其實,胤礽與康熙這對父子之間的矛盾產生是由來已久的事情,並且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以極為殘忍的方式活活餓死與太子胤礽的叔姥爺索額圖之後,兩人的矛盾已然變得愈發尖鋭,康熙對於胤礽的不滿也逐漸顯現,至於胤礽也對康熙懷有怨念之情。

於是這便有了胤礽與鄭春華之間這段“不倫”的感情,為的就是要報復康熙。

一方面,這是胤礽對於康熙不滿情緒的發泄。

前文中也説到了,康熙對於胤礽“恨鐵不成鋼”的態度以及極為嚴苛的培養方式,讓胤礽產生了巨大的逆反心理,他痛恨康熙這樣的教育方式,更是對自己始終被説教的狀態極度抗拒。

於是,他用給自己父親康熙“戴綠帽子”的方式,既在“放飛自我”中獲取內心的歡愉,從而讓自己長期壓抑的精神和心靈能夠得到安慰,同時也是在藉此發泄心中的憤恨,以達到自己心理的平衡。

可以説,此時胤礽隱隱有了一種近乎於“病態”的心理,而這也是他在熱河得知自己遭到康熙廢黜,便迅速精神萎靡、狀態瘋癲的根源所在。

另一方面,胤礽此舉也昭顯了他此時對於皇位有多麼的迫不及待。

在《雍正王朝》中,胤礽就曾向雍正這樣抱怨説

“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見了皇阿瑪就像老鼠見了貓”

。可就從這樣一句簡單的抱怨,我們就能看出此時的胤礽對於現狀有多麼的不滿。

一來,胤礽覺得自己作為皇太子時間已經太久了,對於他來説,恨不得馬上就能繼承皇位,從而實現君臨天下;二來,胤礽對於康熙也是充滿了怨恨,與此同時,他對康熙也是極度的恐懼和害怕的。可現實畢竟就這樣擺在了他的眼前,康熙一天坐在皇位之上,胤礽就只能多等一天,多擔驚受怕一天,多忍耐康熙的苛責與訓斥一天。

然而,這樣的感覺太過於憋屈和難受了,胤礽他也渴望着登上皇位,也想要體驗一下坐擁後宮佳麗三千的快樂。所以,他才會選擇從康熙的后妃之中“下手”,與自己的“小媽”鄭春華產生了感情,為的就是提前體驗一下作為帝王的感覺,從而填補此時他內心之中的不滿與怨恨。

而對於鄭春華而言,她之所以會選擇接受與胤礽的這段有違禮法、有違人倫綱常甚至是有違法度的“感情”,也是有着她的原因的。畢竟,此時的康熙已經年近六十,鄭春華卻還依然年輕,此時的她也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做着考量,而選擇作為儲君的胤礽,在她看來無疑是最為穩妥的決定,至少在胤礽登基之後,自己的後半生可以衣食無憂,生活也能夠得到保障。

只不過,不管是太子胤礽,還是鄭春華,無一例外都成為了這樁“不倫”的感情的受害者。

在康熙發現兩人的“醜事”之後是勃然大怒,恰逢這個時候又發生了十四阿哥胤禵夥同八阿哥胤禩偽造“太子手諭”,炮製了胤礽親信凌普的“帶兵叛亂”,導致康熙直接在盛怒之下廢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雖然在這之後,康熙復立胤礽為皇太子,但兩人之間的隔閡依然無法消除,最終導致了康熙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廢黜了胤礽。

而鄭春華則結局更為淒涼,她不僅遭到了殘酷的折磨,就連胤礽都想將她置於死地。雖在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幫助下得以保全性命,苟活了下來,可依然淪為了各方進行政治博弈的工具,最終在經過王掞的一番“羞辱”後,也選擇了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