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教育類App已成為全球青少年常用的App類型之一。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學生在家裏視頻上課,App成為學生的學習助手。然而,這其中也衍生出不少問題。今日,中國教育部要求下架一批“拍照搜題App”,表示這類程序導致學生“惰性學習”。實際上在互聯網科技的發展下,各國教育界都面對着類似的問題,也因此制定了一些方案,防止學生“科學作弊”。
軟件比學生更“聰明”
根據德國統計分析網站Statista的數據,目前歐洲教育類App有數十萬個,主要有外語、數學、考試、幼教等類別。《環球時報》記者通過社交媒體問了歐洲的一些青少年,他們最喜歡的教育類App有哪些。答案多種多樣,比如將教育與社交打通形成閉合環的學習社交類App,或者網上課外補習App。不少學生提到,他們尤其是喜歡能幫助解決學業難題的App,相關程序有輸入搜題、拍照搜題、語音搜題、答案解析、同步練習等功能。
不過,諸如此類的解題類App在歐洲的教育界引起較大爭議。比如有幾款針對中學生寫作的創作軟件,可以用各種組合方式“獨創”出作文。學生只要把一些關鍵詞輸入到搜索中,App就會自動生成幾篇作文,供學生使用。有德國中學生告訴記者,這些作文軟件,效果還不錯,尤其是詞彙量比較豐富。許多老師則抱怨説,學生使用此類作文軟件增加了教師的負擔,教師必須辨別學生是否作假。
“一直以來,歐洲各國對於搜題App等比較寬鬆。”德國柏林媒體教育學者諾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但是最近一兩年,有關學生使用此類App引發的後果,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許多專家認為,此類App導致學生寫作文、做家庭作業、考試時出現作弊現象。因此,教育部門和學校正在制定嚴格的限制。
美國《時代》週刊早在2016年就已經報道稱,有些手機App可以比學生更加“聰明”和“快捷”地完成作業。其中一款名叫PhotoMath的軟件當時引起很大爭議,該軟件的使用者只需要用手機攝像頭對準一個數學方程式,軟件就可以將其一步一步解出來。關於學生使用這款軟件算不算作弊,如何制止這種行為,讓不少教育行業者的陷入思考。《時代》引用了一名美國老師的話:“顯而易見,學生是一定會使用這類軟件作弊的,更重要的問題是老師該如何適應這種情況。”軟件的開發公司則堅稱,他們開發這款軟件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習而並非作弊:“如果一個人想要作弊,總是可以找到一個辦法的,但如果一個人真心想學習,就可以用我們的產品。”也有些人表示,這類軟件是家長輔導孩子的好幫手,畢竟不是每一位家長,都能精通中小學的每一門課的內容。
找“外援”幫忙做作業
除了可以解題的手機App,還有一些程序可以讓學生輕鬆找到家教輔導。然而,不少這種所謂的“輔導學習”實際上是在“找外援”,也令老師和家長難以左右。
《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到,在美國學生之間,一個叫做HwPic的App,只要上傳一張家庭作業的照片,幾分鐘內就可以得到答案,甚至還為趕時間的用户提供“加急”服務。該公司宣稱,會盡力避免學生用軟件作弊,如果拍攝的照片上含有“考試”“測驗”等字眼,或者拍攝出的照片模糊不清、光線昏暗,看上去像是在桌子底下匆忙拍攝的,就不會得到解答。但是,這顯然不能表明用户上傳的題目,不是來自於考試或作業的。
為考試作弊用的搜題App在歐洲青少年中也存在隱患。為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歐洲學校考試幾乎都規定學生不準帶手機入考場。
“叫外援”已經不僅限於手機App本身,更是有學生通過其他社交媒體軟件,讓別人來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作業。從日本東京一所大學畢業的趙同學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她之前注意過,有高中生在二手商品交易App上“買作業”,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並不要求付錢,而是讓對方幫自己寫完一門功課。
大學生也要防灰色區域
不僅是中小學生,大學生甚至研究生也會使用各類軟件和網站輔助學習。有一些確實可以提高效率,如幫助糾正語法和拼寫錯誤、快速生成腳註的服務等。然而還有不少則處在灰色區域,如在線交流理工科的題目和答案,查詢某個學校某門課往年的作業甚至考試題目等,這些行為都引起學校和老師們的警惕。對此,一些美國高校的老師們所使用的方法是每年更新課程大綱以及作業和考試的內容,並且在開學之初明令禁止學生使用該類工具。
王同學在美國加州大學擔任助教,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的確有大學生使用這類軟件,但現在幾乎每位大學教授都很瞭解這些工具,他們甚至會仔細瀏覽這些網站或軟件,看看對於自己的課程提供了哪些信息和服務。如果學生使用的話,非常容易被識別。這樣既不能學到東西,又面臨抄襲作弊的危險,是得不償失的。
就在今年10月,英國政府宣佈,將採取法律手段管制代寫行為,作為改革16歲以上學生教育法案的一部分。該措施被認為有助於維護英國教育的學術誠信和標準,並保護學生免受合同作弊服務的欺騙性營銷技術的侵害。如果有學生購買代寫論文,甚至可能面臨監禁。英國媒體曾報道,英國至少有超過2萬名大學生曾購買過論文代寫服務。
諾爾表示,一些涉事學生在作弊時,他們以為是“小事一樁”。實際上這關係到學生的誠信,也關係到教育公平等問題。一些歐洲國家已經禁止一些App和網站提供代寫論文、代寫作業等業務,另一些則被要求進行整改。歐洲學校也非常重視防作弊措施,如通過軟件來檢查學生作文等是否是代寫等。▲
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田 秋 青 木 本報記者 張雪婷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