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年,吳三桂《討清檄文》,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卑鄙無恥
1673年,吳三桂《討清檄文》,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卑鄙無恥
1673年12月28日凌晨,遠在雲南的吳三桂集合了手下四鎮十營的大將以及兵士,在易服蓄髮的同時,吳三桂親率三軍拜祭了南明永曆帝。在這位被他親手擒獲並殺害的帝王陵墓面前,吳三桂隨即宣佈了”反清復明“。於是,一場持續八年之久的三藩之叛最終爆發了。在宣佈起兵的同時,吳三桂還發布了自己以及幕僚精心編織的《反清檄文》。但是此文最初並未記載於中國史料,而是先為日本史籍記載,隨後被國人抄錄散播。
原文如下:
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計虜大將軍吳,檄告天下文武官吏軍民人等知悉:
本鎮深叨明朝世爵,統鎮山海關。一時李逆倡亂,聚賊百萬,橫行天下,旋寇京師,痛哉毅皇烈後之崩摧,慘矣!東宮定藩之顛踣,文武瓦解,六宮恣亂,宗廟瞬息丘墟,生靈流離塗炭,臣民側目,莫可誰何。普天之下,竟無仗義興師勤王討賊,傷哉!國運夫曷可言?
本鎮獨居關外,失盡兵窮,淚千有血,心痛無聲。不得已歃血訂盟,許虜藩封,暫借夷兵十萬,身為前驅,斬將入關。李賊逃遁,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天,誓必親擒賊帥,斬首太廟,以謝先帝之靈。幸而賊遁冰消,渠魁授首。正欲擇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謝夷人,不意狡虜逐再逆天背盟,乘我內虛,雄踞燕都,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方知拒虎進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誤。本鎮刺心嘔血,追悔無及,將欲反戈北逐,掃蕩腥氣,適值周、田二皇親密會太監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歲,刺股為記,寄命託孤,宗社是賴。姑飲泣隱忍,未敢輕舉,以故迎居窮壤,養晦待時,選將練兵,密圖恢復,枕戈聽漏,束馬瞻星,磨礪竟惕者,蓋三十年矣!
茲彼夷君無道,奸邪高張,道義之儒,悉處下僚;斗筲之輩,鹹居顯職。君昏臣暗,吏酷官貪,山慘水悲,婦號子泣。以至彗星流隕,天怨於上;山崩土震,地怨於下。鬻官賣爵,士怨於朝;苟政橫徵,民怒於鄉;關税重徵,商怨於途;徭役頻興,工怨於肆。
本鎮仰觀俯察,正當伐暴救民、順天應人之日也,爰率文式臣工,共襄義舉。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奉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寶,建元周啓,檄示布聞,告廟興師,刻期進發。移會總統兵馬上將取(精忠)、招討大將軍總統使世子鄭(經),調集水陸官兵三百六十萬員,直山,長驅潞水,出銅駝於荊棘,奠玉灼於金湯。義旗一舉,響應萬方,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下之憤。振我神武,剪彼羯氛。宏啓中興之路,踴躍風雷;建劃萬全之策,嘯歌雨露。倘能洞察時宜,望風歸順,則草木不損,雞大無驚;敢有背順從逆,戀目前之私恩,忘中原之故主,據險扼隘,抗我王師,即督鐵騎,親征蹈巢覆穴,老稚不留,男女皆誅!若有生儒精諳兵法,奮拔巖谷,不妨獻策軍前,以佐股肱,自當星材優擢,無靳高爵厚封。其各省官員,果有潔己愛民、清廉素稱者,仍單仕:所催徵糧谷封貯倉庫,印信、冊籍賚解軍前。其有未盡事,宜另頒條約。各宜遵告誡,毋致血染刀頭,本鎮幸甚,天下幸甚。
通篇讀完,深感吳三桂臉皮之厚,實乃無敵也!《反清檄文》開篇,吳三桂不説別的,只是用文字將自己打扮成千裏赴援的”仗義興師勤王討賊“的國家柱石,卻將其首鼠兩端、一度投降起義軍李自成的往事避而不談。試問吳三桂於1644年三月三日接招奔赴北京勤王,為何卻於3月16日才率軍入關,山海關距離豐潤僅120公里,吳三桂為何卻走了整整四天?究其根本,吳三桂是在變相地擁兵自重,徘徊觀望天下形勢。文中所述降清的不得已,不過是將其貪生怕死、投靠新朝以博取富貴的目的掩蓋。至於撫養朱三太子一事,更是子虛烏有。當年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後,隨即甘為清朝馬前卒,率軍奔波不息,先剿滅農民軍、後擒殺南明永曆帝。
最後,吳三桂所謂的”養晦待時,選將練兵,秘圖恢復“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説辭,抑或是欺騙天下人障眼法。自吳三桂受封藩王開始,再到他反叛的三十多年的時間裏,吳三桂時刻都在為自己能夠永駐雲南做各種努力。誰知碰上了鋭意進取的康熙帝,其割據一方的企圖才告破滅,這才打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當吳三桂的《反清檄文》發佈後,其原配張氏當場痛罵吳三桂的幕僚胡國柱等人,並質問吳三桂將尚在京城的長子吳應熊質於何地?
康熙帝聽聞吳三桂反叛,遂召集大臣,並否決了大學士索額圖提出的”前議三藩當遷者,皆宜正以國法“的建議。隨即,康熙帝又對與會的重臣們説了兩句話,”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朕自少時,以三藩勢焰日熾,不可不撤,豈因吳三桂反叛遂委過於人耶?“
公元1674年1月初,康熙帝用一道詔書針鋒相對地回覆了吳三桂的《反清檄文》。
吳三桂,窮蹙來歸。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輸款投誠,投之軍旅,賜封王爵,盟勒山河。其所屬將弁崇階世職,思賚有加,開閫雲南,傾心倚任。殆及朕躬,特隆異數,晉爵親王,重寄千城,實託心臀,殊恩優禮振古所無。詎意吳三杜性類窮奇,中懷狙詐,寵極生驕,陰圖不軌,於本年七月內自請搬移。朕以吳三桂出於誠心,且念其年齡衰邁,師徒遠戍已久,遂允所請,令其休息,乃敕所司安插周至,務使得所,又特遺大臣前往,宣諭聯懷。聯之待吳三桂,可謂禮隆情至,篾以加矣。
近覽川湖總督蔡毓榮等疏稱,吳三杜徑行反叛,背累朝豢養之恩,逞一旦鴟張之勢,橫行兇逆,塗炭生靈,理法難容,神人共憤。今削其爵,特遣寧南靖寇大將軍統領勁旅前往撲滅,兵威所至,刻期蕩平。但念地方官民人等身在賊境,或心存忠義,不能自拔;或被賊驅迫,懷疑畏罪,大兵一到,玉石莫分,聯心甚為不忍。爰頒敕旨,通行曉諭,爾等各宜安分自保,無聽誘脅;即或誤從賊黨,但能悔罪歸誠,悉赦已往,不復究治。至爾等父子兄弟親族人等,見在直隸各省,出仕居住者,已有諭首,俱今各安取業,並不株連。爾等勿懷疑慮,且有能擒斬吳三桂頭獻軍前者,即以其爵爵之;有能誅縛其下渠魁及兵馬城池、歸命自效者,論功從優敍錄。朕不食言。爾等皆之赤子,忠孝天性,人孰無之!從逆從順,吉凶判然,各宜審度,勿貽後悔。地方官即廣為宣佈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