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丁家發
為切實降低學生考試壓力,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出了嚴格執行考試管理規定,不得違規組織考試,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佈並以適當方式告知家長和學生,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8月30日央視網)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許多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排座,擔心座位靠後或位置不佳影響孩子的學習。一項問卷調查顯示,73.6%的受訪家長為孩子的班級座位問題煩惱過,這其實反映出部分家長的教育焦慮。
一般情況下,中小學老師應該按照學生個子高矮、視力好壞等情況綜合考慮,對學生進行排座,並定期進行調整。然而,現實並非如此,一部分班主任老師為激勵學生用功學習,按照考試成績的好壞,從前往後進行排座。
這種按考試結果的排座法,會對成績好的學生產生一種優越感,有可能讓其失去平常心驕傲自滿,不利於其人格的健全成長。對於成績差的學生來説,也有可能產生一種自卑感使其失去學習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產生厭學情緒。個別家長為了自家孩子不被“遺忘”,有可能會動用各種關係和手段,給孩子搞一個“黃金座位”。如此一來,就會進一步加劇家長的教育焦慮。
在新學期伊始,教育部對家長普遍關心的排座等問題作出規定,等於給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教育公平無小事,學生排座問題也應高度重視。學生排座應該兼顧效率和情理,比如注重同桌的個性搭配,學習上互助搭配,善於利用孩子間的互幫互助,讓同學友誼成為助推學習的力量。而對少數個子矮、高度近視等特殊情況需要照顧的,做到透明、公開,只要班主任老師排座能夠“一碗水端平”,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予以理解和支持。
此外,隨着多媒體和擴音等設備在教育教學中運用,避免了後排“看不清、聽不見”等問題。而一些孩子上課缺乏注意力,喜歡“開小差”,主要是學習態度和方法的問題,與座位的好壞並無多大關係。因此,家長與其糾結座位問題,不如腳踏實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坐在教室任何一個座位,都不會影響孩子好好學習。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