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學齡前孩子不聽話,是他真的聽不懂嗎5種情況要對症下藥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經典

在帶娃的過程中,很多媽媽本來温柔可人,面對孩子輕聲細語,可是慢慢也會變得暴躁起來,她們的內心是這樣的:

為什麼孩子總是要父母催促?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

為什麼三番四次的提醒總被孩子當成耳旁風?

不同的孩子背後也許有不同的原因,尤其是3~6歲的孩子,父母總是擔心他們是不是真能聽進去話。

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們養成適應社會的規則的意識,培養良好的習慣?

沒有意識

3~6歲的孩子還未正式進入學校,很多情況下並沒有意識到某些事情需要自己完成,只是在家長的提醒下進行活動。

不經提醒,他甚至不能主動做到按時起牀、早晚刷牙、飯前洗手這樣的事情。

不感興趣

有些事情孩子確實不感興趣,或者在預估中比較困難,不想完成,就會出現拖拉現象。

比如幼兒園放學後,老師佈置了一些作業,但是在孩子的意識中,放學對他來説也許意味着敞開玩,不希望有任何束縛。

注意力轉移

孩子們的注意力永遠在更新鮮有趣的事情上,當孩子們正在看動畫片,就會對父母的催促充耳不聞。

而當他好不容易開始做作業,旁邊有電子遊戲的聲音,注意力又會很快轉移走。

超限效應

我們多次提到,人類會被“超限效應”控制,當孩子和他們的家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互動模式:

父母提醒他們一次,如果孩子們不做,父母會再次提醒他們,這樣反覆多次。

因此,孩子養成習慣,要等到父母生氣了才去做,因為他知道這才是父母的底線,之前都不用管。

害怕搞砸事情

有的孩子天生比較敏感內向,不願意嘗試事物;或者由於童年早期常被呵斥,而形成畏手畏腳的性格。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又恨又心疼,簡直不知道拿他們怎麼辦才好。

面對不同的孩子,教育是一個“對症下藥”的過程,綜上所述,孩子拖延、懶散、把父母的話當成耳旁風的背後,遠遠不止一種答案。

學齡前孩子基本不能正常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家長往往要靠猜。

但是如果細心一點,我們就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到根源,相應地也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培養責任意識

如果事事都需要提醒,一來家長做不到,二來孩子將永久養成依賴的習慣。

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才是解決之道。

陪孩子做作業,輔導孩子,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這些事,每位家長都操碎了心。

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非為了爸爸媽媽的面子,而是為了自己的尊嚴。

如果他們不能完成作業,就應該讓他們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回家後再指導他們,這樣效果也許會更好。

吸引孩子興趣

面對比較繁雜的任務,父母可以用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完成。

比如孩子不喜歡刷牙,難道要真等他生了齲齒再告誡他這種行為的後果嗎?

可以給孩子講講關於保護牙齒的繪本故事,或者跟孩子一起扮演牙齒的遭遇和經歷,通過角色之間的互動,激發孩子的興趣,內化習慣。

養成計劃習慣

在孩子習慣的形成過程中,父母有必要先指導幫助孩子安排日常活動。

在時間表上,明確規定什麼時候需要做什麼事情,如作業時間、吃飯時間、看動畫片時間、閲讀時間、刷牙時間、睡覺時間等。

時間表至少要維持21天,因為一個習慣養成至少需要21天。

減少提醒頻率

在培養孩子習慣時,家長不必反覆催促,不必讓孩子琢磨到自己的底線。

可以明確告訴孩子事情的後果:“我一次提醒,如果你不做,我將不再提醒,你不能完成的話,後果自負。”

比如,孩子不願放學後立即完成作業,家長就可以對孩子講:“你該寫作業了,我只提醒這一次,如果你不能完成,那麼你就要犧牲睡眠時間來完成作業或者明天被老師批評。”

提倡鼓勵教育

如果在父母提醒後,孩子迅速完成了任務,為了強化這個習慣,我們可以馬上鼓勵孩子:“你做得又快又好!”

及時的鼓勵可以強化孩子的行為,他可能更傾向於只需提醒一次就去執行任務。

孩子也是很期待“好話”的,當你用積極的思路教導,孩子的心態也會變得積極,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生,所有的優待只為了讓他們平穩過渡到成人世界。

孩子應該有自立、鍛鍊、自主決定的機會,父母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分析利弊,辨明方向。

讓孩子聽話不是目的,目的在於培養他們對自己責任感,激發他們對人生的掌控欲。

教育要從最早處開始,那麼關於學齡前孩子的教育,你有什麼好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