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1日17時左右的波蘭首都華沙,市民們行色匆匆地離開街頭,隨後,整座城市變成戰場,德軍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突然襲擊,一時間損失慘重。這便是二戰後期濃墨重彩的華沙起義,雖然波蘭人臨時組建的華沙“國家軍”在逆境中迸發出了強大力量,也一度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抵抗運動,然而在絕對的劣勢下,華沙起義仍然慘遭絞殺。
起義失利後,華沙市民遭到了德軍殘酷的報復,後者在城市裏肆意屠殺成年男子,婦女、老人和小孩則被趕到大街上,德軍當街放火,不少人被活活燒死,整座城市猶如一個火爐。據估計,有至少25萬波蘭人在德軍的清算下罹難;起義軍投降後,德國高層下令將整座城夷平,有約85%的建築和設施被破壞,一座繁華都城瞬間淪為廢墟。而就這場運動而言,除了波、德兩位主角,另有兩個國家也佔有不少戲份,它們便是蘇聯和英國。
在華沙起義的過程中,表現最積極的莫過於丘吉爾。在華沙起義軍積極籌備行動時,丘吉爾就牽頭向美國和蘇聯兩位大佬討支援。美國方面倒是反應積極,無奈遠水不解近渴。即便是從佔領區最近的機場起飛,盟軍飛機能給波蘭人提供的幫助也可謂是杯水車薪。想要做到強有力地支援,唯有向蘇聯人藉機場,或者請求蘇聯方面直接派兵。
起義失敗後,丘吉爾萬分惋惜,他對此不吝溢美之詞,將其稱為一場偉大的悲劇。當然了,歷史上的丘吉爾並不是“聖母”這樣的人設,毫不客氣地講,他也不算啥“好人”。之所以如此看重,其背後當然有着很濃的政治意味。簡而言之,1944年下半年,軸心國集團頹勢盡顯,敗局已定,同盟國內部幾大巨頭已經開始為未來做打算。英國迫切想在蘇聯家門口扶起一位戰略盟友,遏制紅色勢力向西歐蔓延,波蘭仍然是其首選;英國牽頭支援波蘭,除了所謂的“盟友義務”與人道主義外,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面前刷一波存在感,以彰顯帶頭大哥的地位。
丘吉爾算得一手好賬,然而對面的斯大林卻比他更精明。其實早在佔據一步步扭轉之際,蘇聯高層已經將波蘭視為自己砧板上的魚肉了。按照前者説法,蘇聯並不是想吃掉波蘭,而是要“幫助波蘭人民擺脱侵略者的枷鎖,重建一個民主、獨立且強大的波蘭”,而美英則把蘇聯方面的意圖形容為“給波蘭這頭奶牛套上蘇維埃的馬鞍”。
為了與波蘭建立友好關係,方便下一步結盟,蘇聯高層特意作出一系列舉措,例如在1944年7月26日,蘇波兩國就領土問題達成協議;幾天後,蘇聯高調發出聲明:“蘇方無意在波蘭設立政府或機構,因為這些都是波蘭人民自己的事情。”雖然蘇聯人在波蘭獨立問題上表現得無慾無求,但他們的注意力卻從未絲毫偏離過。雖然當時蘇軍始終在向華沙方向挺進,但這座城市卻一直掌握在德軍手裏,即便進軍不利,蘇聯最高統帥部仍未有任何放緩的意思,直到一個小插曲出現。
早在蘇波兩國商討戰後問題時,兩者在一件事上達成共識,那便是一旦新政權在蘇聯的扶持下建立,那麼還玩一切打着“波蘭政府”幌子的流亡勢力都將變成非法存在。不過,令斯大林感到擔憂的是,正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時不時地刷一遍“我們才是唯一合法”這樣的言論,而美英集團在此事上的態度相當曖昧。碰巧進軍受阻,斯大林當即變了主意。巧的是,幾乎在同一時間,德國方面傳來了希特勒遇刺的消息,而波蘭方面覺得趁這個機會搞事成功率很大,立刻決定組建起義軍並掀起起義——這件事意義重大,卻從一開始就挑了一個並不很合適的時機。
毫無疑問,華沙起義對蘇聯而言並不是一個突發事件,因為蘇聯高層從一開始便知情。在相關資料中,有不止一位“信使”在蘇波之間頻繁往來,加上雙方此前的曖昧態度,不少波蘭人深信他們已經傍上了蘇聯這條大腿。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起義軍中“親蘇派”在當時面臨着巨大壓力,因為蘇波兩國在歷史上頗有嫌隙,畢蘇斯基時代,波蘭還相當仇視蘇聯。因此,當有人把蘇聯視為救世主時,另外一夥人便立刻給他們扣上“叛國”的大帽子,揚言要把他們槍斃。這夥人擔心蘇聯勢力的介入會讓波蘭再次淪為附庸,他們並不擔心失去蘇軍的支持,畢竟他們背後還站着英美兩大巨頭呢。
總而言之,絕大部分波蘭人以為只要能正兒八經開個頭,他們至少能獲得一方的支持。起義軍認為自己手中有的是籌碼,然而,過分的樂觀讓他們低估了局勢的危險性,甚至作出“德軍不久將撤出華沙”這樣 的無端臆斷。因此,華沙起義軍一開始制定的起義計劃便相當幼稚,且不説組織混亂、細節一塌糊塗,起義軍居然認為摧毀或攻佔幾座建築、擊斃幾名德軍就能讓敵人拱手投降,他們甚至都做好如何繳德軍械的打算——“最多也就2到3天”,波蘭人已經在憧憬着國家的美好未來了。
1944年8月1日下午5時,華沙起義爆發。一開始,德國人被打得暈頭轉向,驚慌之下對整座城市下達禁令,要求市民老老實實待在家裏,否則格殺勿論。然而,德國人很快便發現對手不過是一羣烏合之眾,根據從前線發來的報告,所謂的“國家軍”戰術素質極差,武器裝備落後,部署漏洞百出;雖然靠襲擊一度給德軍造成重創,但他們最終不會折騰出大情況。相比之下,德軍忌憚的是近在咫尺的蘇軍:“如果俄國人不在城市東北部和東南部止步,華沙將不保。”然而,這也正是起義軍所糾結的:眼看自己就快撐不住了,美軍、英軍和蘇軍都去哪兒了?
事實上,英國空軍儘可能地飛躍德國控制區支援起義軍,無奈效果可以忽略不計;起義軍拒絕了蘇聯“指導”起義的要求,斯大林便下令不插手;至於美國,則是從頭到尾就沒咋出現過。眼看起義即將失敗,丘吉爾曾低聲下氣地懇求蘇軍為起義軍空頭一些物資,蘇聯方面則不痛不癢地回應:他們拿着你們的裝備,即便是我們把蘇式彈藥啥的送到他們手上,他們也用不了啊。雖然蘇聯見死不救多少有點不厚道,但這事兒他們做得一點問題都沒有,對方也無可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