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的繼承人到底是誰?燭影斧聲後趙光義上位,為何疑點重重?
要弄清楚趙匡胤究竟是不是他弟弟趙光義殺的,到底有沒有“燭影斧聲”這回事,那得看趙光義有沒有上位的基礎,是不是趙匡胤一死,就輪到趙光義當皇帝。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趙光義就沒有動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們就要從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杜太后説起,從那個神奇的“金匱之盟”説起。
換句話説,如果存在這樣一個“金匱之盟”,趙光義就有殺兄上位的動機和可能性。所以弄清楚有沒有“金匱之盟”是關鍵。
“金匱之盟”與太祖之死的“燭影斧聲”同為宋初兩大疑案。對這兩件事的真假,史學界爭論了上千年。
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説某個夜晚,病中的趙匡胤召弟弟晉王趙光義入宮託付後事,有人遠遠的望見得燭光下趙光義離席站了起來,好像在躲什麼,然後又聽見趙匡胤用斧子戳地,同時大聲説:"好為之"。四更天的時候,趙匡胤就駕崩了。
宋太祖趙匡胤生母杜太后病重時,將趙匡胤和宰相趙普召到自己榻邊,口授一份遺囑,讓趙普記錄。
遺囑主要是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勸説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光義。趙匡胤答應了母親的要求,這份遺囑寫好後收藏於金匱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
如果存在"金匱之盟",那趙光義殺趙匡胤就有理由和因果關係,如果沒有,那趙匡胤的死與趙光義就沒有必然的利益關係,所以"金匱之盟"是“燭影斧聲”存在的前提。
趙普根據太后的意思,寫成誓書,並在紙尾寫“臣普書”,裝於金匱之中。
其他的宋代文獻記載和《宋史》雖略有不同,但大致意思是一樣的。
“金匱之盟”之所以千年來不斷遭到質疑,無非是存在以下幾個疑問:
盟約訂立是秘密的還是公開的?趙光義、廷美、德昭、德芳等文武大臣是否知情?盟約內容所規定是太祖只傳位於趙光義,還是要求傳位給兩位皇弟後再傳回太祖之子趙德昭?趙普在“金匱之盟”中起了什麼作用?“金匱之盟”是不是偽造的?
建隆二年七月,趙匡胤封弟弟趙光義為開封尹、同平章事、晉王。請注意:自五代以來,開封府尹就代表了皇儲,北宋歷代皇儲都擔任過開封尹,包拯等人擔任的是“權知開封府”,他們是沒有資格擔任開封尹的。
趙光義將來是太祖的接班人,這在當時應該不是秘密。
宋太宗即位後太平興國三年發生了宋遼高梁河之戰。戰後趙德昭勸太宗封賞有功將士。
太宗道: “待汝好自為之,賞未晚矣。”趙光義的意思很明顯:等到你作了皇帝,再封賞他們也不遲。也就是説,趙光義心中,未必沒有將皇位按照"金匱之盟",再傳於趙德昭的想法。
太平興國六年三月,趙德芳突然暴亡,很多人認為,趙德芳之死,趙光義脱不了干係。正是"金匱之盟"上有將來趙光義要傳位給侄子趙德芳的規定,才導致趙光義逼死了皇侄。
趙德芳死後,趙廷美覺得二哥也不會放過自己,所以“驕恣將有陰謀竊發”,準備造哥哥的反,事敗後被趙光義遷住房州監視軟禁至死。
這時趙光義完全剷除了傳位於子的障礙。
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佑和次子趙元僖應該説都是品格高尚的人,他們不但不領情,反而替趙廷美呼冤,要求為叔叔平反,最終一個神秘發瘋一箇中毒而亡,最後得到皇位的是三皇子趙恆,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趙光義實現了皇位傳於自己這一支的目的。
宋太祖駕崩後兩個月,趙光義突然改年號為“太平興國”。一般先皇去世那一年,不會更改年號,這麼迫不及待擺脱太祖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趙光義心裏有鬼。
趙光義即位後逼死趙德昭、趙德芳和弟弟趙廷美三人後,又解除了趙匡胤的親信李繼勳、楊信的職務,這兩人也很快神秘死去。
朝中支持太祖子孫的勢力被剷除,不能不讓人懷疑趙光義的動機。
趙光義在哥哥有兒子在世的情況下,兄終弟繼,當時的大臣們並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也可以看出早在宋太祖死去之前,朝中大臣們應該知道了“金匱之盟”這麼一回事。
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擔任宰相多年,可他卻曾因為反對金匱之盟而被罷相。
趙光義繼位後,趙普也許後悔了,轉而向趙光義靠攏。
趙光義為了平息輿論,也需要這位老宰相,所以他對趙普説: “人誰無過,朕不待五十已盡知舊十九年非矣。”
於是讓趙普重新擔任宰相。趙普為了表忠心,對趙光義説: “先帝已誤,陛下豈容再誤耶?”
趙普這番話,提醒了趙光義,所以後來他堅定了傳子的決心。於是有了廢棄盟約,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之事。
“金匱之盟”和“燭影斧聲”是歷史之謎,根據在下的推測, “金匱之盟”是真實存在的,所以趙光義才會生怕夜長夢多,迫不及待的對哥哥下手,這才有了“燭影斧聲”,兄弟相殘的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