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李妮)啓德教育集團24日在北京發佈的《2017澳大利亞留學報告》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赴澳讀中學的中國小留學生增長了51.6%,但他們在適應澳大利亞的學習及生活時仍面臨諸多問題。
近幾年,澳大利亞以優秀的教育資源以及留學後就業和移民的優惠政策吸引了大量中國留學生。據澳大利亞移民與邊境保護局發佈的數據,2012年至2016年,澳大利亞政府發放給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數量翻倍增長,這個數字從2012年的24403人增長到2016年的51139人,其中赴澳讀中學的中國學生人數增長了51.6%,讀本科的人數增長了181%,讀碩士的人數增長了106%。
啓德此次結合澳大利亞官方數據以及自有大數據,深入解析中國學生赴澳留學的現狀、趨勢及職業發展狀況。該《報告》重點對在澳讀中學的中國小留學生進行了跨文化適應的調研。
2016年,中國赴澳大利亞的留學生已達51139人,但不少小留學生在學習及生活方面仍面臨諸多適應問題。圖為赴澳留學諮詢現場情況。 楊清偉 攝
《報告》顯示,這些中國小留學生在適應澳大利亞學習時,表現出諸多問題:無法適應中外教學的差異(45.48%)、英語水平太低導致理解課程有困難(39.62%)、在課堂裏用中文交流(35.85%)、跟不上課程節奏(32.08%)、小組討論和回答問題時不積極(45.10%)、出勤率差(21.57%),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及利用學校的內部資源(19.61%)。儘管如此,54.72%來自中國的小留學生們都表示課後並沒有練習英語的習慣。
在日常生活方面,中學階段的中國留學生與寄宿家庭之間,在飲食喜好(57.14%)與文化衝突(51.02%)方面最容易出現問題。參與調研的澳大利亞中學老師則認為中國學生在溝通方面遇到的問題主要來自於“與中國學生扎堆且不願意跟當地學生溝通”(46%),“學生缺乏溝通意願”(30%)。大部分中學生在澳留學期間都會感覺“想家”(47.17%),“由於缺乏獨立生活技能而備感壓力”(32.08%)。
相比之下,赴澳讀本科和研究生的中國留學生整體適應得不錯。讀本科的學生主要對學業的擔憂較多。該《報告》建議,低齡留學生在出國前有必要進行英語的強化培訓,家長要有意識地提前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可以通過參加海外學遊或夏令營,讓孩子提前瞭解國外中學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及西方教育體系中對學生出勤率的重視。孩子留學期間,家長也應與學校保持聯繫,定期瞭解學生的整體情況,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
此外,《報告》還對中國留學生赴澳選讀的專業及就業情況進行了分析。
數據顯示,赴澳讀本科的中國學生專業選擇集中在商科(47%)、工科(22%)、文科(11.90%)、理科(11.10%),緊隨其後的是藝術(7.46%)、社會科學(4.48%)和醫科(2.99%);赴澳讀研的中國學生,專業的分佈為商科(43%)、工科(20%)、文科(12%)、理科(9%)、設計(7%)、傳媒(6%)。商科依然是熱門科目,但近年來隨着澳大利亞移民政策及就業形勢的改變,中國留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也越來越理性。
近幾年,由於澳大利亞房地產業發展迅猛,一些細分新興專業應運而生,如工料測量、物業估價、物業管理、營建管理等,而風險管理、紅酒營銷等專業技能與商業管理相結合的專業,因其獨有的特色也漸受熱捧。《報告》建議,無論從移民角度還是就業的方向,這些專業都值得中國學生關注。
另外,根據澳中同學會在2009年至2017年間對19000多名澳大利亞留學歸國校友就業情況的統計顯示,澳大利亞海歸集中就業的五大領域為商業服務(17.1%),金融與會計(16.0%),教育(13%),IT、工程與設計(11.3%),製造業(7.2%)。整體來看,澳大利亞歸國校友從事大商科領域的佔比約為42.4%,從事包括IT、工程與設計、製造業、能源、礦產、建築等理工領域的合計佔比約為24.4%。
《報告》對澳大利亞當地企業僱主的訪談調研結果顯示,當地僱主最看重的在澳中國留學生的職業能力分別為:口頭與書面的溝通能力、主動性和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滿足所申請的特定崗位的要求,並認同應聘企業的文化。他們認為中國學生雖然工作非常努力並注重結果,但不常分享觀點且較為保守。
他們建議,中國學生需提升溝通能力,尤其是英文職場環境下的溝通能力,學習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應聘和工作時,需要清晰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定位,加深對企業戰略、企業產品與企業文化的瞭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