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低的媽媽,只會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媽媽似乎都是很愛嘮叨的,或許是體貼入微的言傳,或許是萬分不捨的叮嚀,或許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説,無論方式方法如何,其中都飽含了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意,但有時用力過猛,不停地和孩子講道理卻顯得情商很低,無形之中還可能傷害了孩子,寶媽們一定要注意。

情商低的媽媽,只會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王女士的兒子浩浩已經三點半了,自從孩子出生,她就被迫放棄了原先光鮮體面、待遇優厚的高薪工作,全職在家照顧浩浩,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孩子的未來,起到良好的模範作用。

讓王女士萬萬沒想到的是,每天帶娃、做家務、順便處理一些額外的外接兼職都讓自己累得夠嗆,浩浩開始上幼兒園之後,初始的生活節奏顯得慌亂不堪,忙起來時,若又碰上浩浩調皮搗蛋,情緒幾近崩潰。

浩浩總是喜歡玩門,對"門"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無論是家裏的門還是外面的門,浩浩總是不停的推拉,關上又打開,擰鎖玩弄,怕孩子夾到手,每次王女士總是苦口婆心的勸説,再不聽乾脆就用力把孩子拉到一邊,大聲吼叫不解氣甚至還動手打孩子,希望肌膚之痛能讓孩子長記性。

但是任憑王女士怎樣不停地講道理,浩浩愛"玩門"的習慣始終不改,甚至變本加厲,有時甚至還把別人家的門弄壞,把自己鎖在了房間裏哇哇大哭,這一切都讓王女士深感焦慮,覺得孩子太過於逆反。

一味的和孩子講道理,指責、吼叫、打罵等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

"樹活皮,人要臉",孩子其實也是很要面子的,如果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媽媽總是不停地講道理,指責孩子的不是,並未用親身示範告訴孩子怎樣做才是對的,這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覺得自己沒用,不斷的否定自己。

若媽媽每次都是用同樣的口吻、同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輕則發泄情緒,重則拖拽打罵,會讓孩子產生應激性的反應,做事時瞻前顧後,猶猶豫豫難以下決斷,同時個人的性格也會比較偏激,衝動易怒,或者總喜歡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為了不讓孩子因為父母略顯低情商的講道理而受到傷害,家長正確的做法是怎樣的?

1.言傳時也注重身教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孩子行為模仿的導向,父母的一言一行能夠給孩子做出表率。孩子犯錯時,父母的處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處事態度和人格的形成。家長不要企圖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讓幾歲的娃通俗的理解當中藴含的深刻內涵,倒不如讓孩子置身其中,自己親身感受來得更為實際,家長可以藉助情景模擬,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意識到風險的存在,進而逐步改正自己的行為。

2.相應的行為後果獨自承擔

玩耍中能得到快樂,自然無所顧慮。孩子剛學會用彩筆畫畫的時候,一切彷彿都充滿了新鮮感,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性,由此,家中雪白的牆壁、光潔的地板可能也會成為他們的試驗場,家長光説"不要畫"用處並不大,畫可以,要想辦法清理乾淨,只有承擔相應的苦果才能讓孩子知道做法的不當。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於情商低,只會對孩子不停説教的寶媽有何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7 字。

轉載請註明: 情商低的媽媽,只會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