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受補貼退坡、缺芯以及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影響,國內新能源車企開啓了今年首輪漲價,只有個別主打低端電動市場的小型車堅挺住了。後來車企們發現原材料價格的漲幅有些剎不住車,為了轉嫁多出的成本壓力,不得已之下再次打響第二輪漲價潮,通過集體抬高身價的方式,以求自保。
牽一髮而動全身,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影響不僅擾亂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秩序,同時也蔓延到了燃油車市場。德系豪華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前段時間毫無預兆地官宣全系列車型集體漲價,並表示這次漲價是因為物流成本和投入成本的劇增所致。值得一提是,這是2022年以來梅賽德斯-奔馳的第二次漲價,該品牌曾在1月份也上調過價格。
奔馳此次調整售價的車型主要以進口車為主,也包括部分國產車型,漲幅從千元到12.1萬元不等。像一些主銷車型的漲價幅度大都在1萬以內,比如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國產奔馳E級以及銷量擔當國產GLC的售價漲幅基本是在6000元左右,奔馳E級混動車型雖然沒有調整官方指導價,但卻取消了奔馳智能充電牆盒的贈送服務,也算是變相削減成本。
這次漲幅對奔馳這些主銷車型有影響嗎?
有人説買大奔的基本都是不差錢的主兒,這話擱以前還算恰當,可現在有小車型和分期政策的加持,普通家庭買個奔馳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可如今這些受眾羣體較大的車型現在漲價啦,雖然也就漲了三五千塊錢,但這對於不少需要掏空腰包才能探到奔馳豪華品牌門檻的消費者而言,可能就得重新考量一下買這車的必要性。不要懷疑,這種日子緊巴巴也要揪着面兒不放的消費羣體,在咱們國內並不少見。
也正是出於對這類消費者的照顧,所以奔馳將漲幅大頭基本都放在了百萬級以上的高端車型上,比如奔馳S級最少漲3萬元,GLS最少漲3.29萬元,邁巴赫漲幅最高達到12.1萬元,邁巴赫GLS 600 4MATIC 禮尚版車型的售價也藉此突破300萬元大關。這些車型本就受眾羣體比較小,而且面對的目標客户對於價格的敏感度也不是很高,平時都是加價提車,這時多加幾萬塊錢也大都能以平常心對待,為喜歡和情懷買單,貴點才能彰顯其價值。
目前奔馳已經在漲價道路上已先行一步,那麼同為德系豪華品牌的寶馬和奧迪會不會跟風呢?
雖然在原材料上漲以及供應鏈短缺的不斷施壓下,這兩大品牌在國內市場依舊按兵不動,但我仍願意將這種階段稱為暴風雨前的寧靜。
在德國市場,寶馬在今年年初發布的產品價格表,漲幅明顯,寶馬3系漲幅約7000元人民幣,寶馬5系在德國的起售價和之前相比也高了約1.5萬人民幣。而在印度市場,寶馬全系車型自4月1日起全系車型價格上漲3.5%,官方解釋稱這除了和原材料物流成本上漲有關外,也和應對地緣局勢及匯率有着一定關係。
其實關於寶馬漲價的消息,早在今年2月份就曾傳出因缺芯影響,寶馬主銷車型將上調6000-10000元的消息。如今寶馬雖然在售價上依舊堅挺,但當奔馳在這輪漲價潮中率先起跑的情況下,寶馬又能堅持多久呢。
奧迪在今年2月份宣佈澳大利亞市場全系車型進行漲價調整,漲幅從0.38-4.8萬元不等。而在國內市場,奧迪雖然沒有明確官宣要漲價的消息,但其實近兩年趁着車型年度改款或者換代時,奧迪早已悄悄將售價進行了調整,通過每次售價的上浮微調,來消除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不過也不排除未來會眼紅奔馳,藉此跟風漲價割一茬韭菜。
燃油車市場的漲價潮已經打響,未來或許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通過漲價的方式,讓消費者來分攤成本壓力。雖然整個漲價鏈都在情理之中,但當需要支付動輒三五千乃至上萬的額外費用時,依舊讓不少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意難平,很多車企單純以漲價來自保,卻忽略了通過其它服務來安撫或者補償消費者的心理落差,即便是僥倖通過這次風波,未來又能走多遠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