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只聊特斯拉
從上海車展媒體日(4月19日)開始,特斯拉維權一事就不斷在大家的手機端霸屏。截至目前,維權事件也已經進入“緩和發展”階段,相比前些天的“一瓜接一瓜”,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等待真相浮出水面了。雖然事情還沒有完全水落石出,但通過這些天的事件發酵,特斯拉仍舊暴露出了一些事件處理方面的問題。
特斯拉維權事件時間軸
●4月19日下午12:45
上海車展特斯拉女車主維權
●4月19日下午13:13
特斯拉方面進行回應
●4月19日下午13:27警方回應特斯拉維權事件
●4月19日下午14:57
特斯拉稱車主2個月前遭遇超速事故
●4月19日晚間22:25
上海車展維權女車主丈夫質疑特斯拉官方回應
●4月19日 23:55
特斯拉稱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
●4月20日 07:47
特斯拉女車主車頂維權 被行拘5日
●4月20日 09:04
央媒:特斯拉不妥協的底氣何在
●4月20日 11:11
特斯拉車展維權車主道歉
●4月20日 16:49
特斯拉車展維權車主妹妹發聲
●4月20日 19:00
鄭州市監局回應特斯拉車主維權
●4月20日 23:30
特斯拉向車主致歉:已成立處理小組
●4月21日 10:45
維權車主稱未收到特斯拉道歉
●4月21日 18:48
官方責令特斯拉立即提供行車數據
●4月21日 22:08
市場監管總局督促指導地方處理特斯拉事件
●4月21日 23:56
特斯拉再發聲:懇請鑑定 還原真相
●4月22日 11:37
特斯拉:晚上六點前會提供行車數據
●4月22日 17:59
特斯拉已提交車輛原始數據
●4月22日 18:54
特斯拉公佈事發前1分鐘行車數據
●4月23日 07:37
上海維權女車主丈夫:特斯拉侵犯個人隱私權,要求撤銷數據
●4月23日 18:18
行車數據被“篡改”?特斯拉回應
●4月23日 23:13
交管隊回應特斯拉車速:以認定書為準
●4月25日 11:00
上海車展維權女車主25日釋放 家屬稱會繼續維權
●4月25日 15:33
特斯拉維權女車主父親首次發聲
●4月25日 23:15
上海車展特斯拉車頂維權車主發文
●4月26日 09:00
上海維權女車主:請特斯拉到事發路段實地測速
●4月26日 22:35
上海維權女車主:聽到道歉很感動,沒想到下午又讓我賠車
●4月26日 23:44
特斯拉再次道歉:將盡全力解決好現存問題
●4月27日 13:18
蔚來總裁回應捲入特斯拉車展維權:又好氣又好笑
●4月27日 14:42
特斯拉維權女車主回應通行證來源
●4月27日 15:18
蔚來聲明與特斯拉女車主維權無關
●4月28日 08:39
特斯拉再發文回應
為何央媒都站出來發聲了
能讓一起維權事件上升到新華社都點名此事,你以為只是產品質量可能有問題這樣簡單嗎?並不。在真相沒有水落石出之前,新華社也不可能“拉偏架”,不可能既定立場就是產品有質量問題而點名。真正讓央媒發聲的,其實是維權當晚的專訪中,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應”。以下是新華社針對特斯拉高管回應的點評內容:
“從網絡輿情來看,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應,讓很多人感到費解。尤其“近期的負面都是她貢獻的”;“我覺得她也很專業,背後應該是有人的”等表述也不太妥當。客觀來説,一家企業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但是作為一家“明星”企業,應該具備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態度。”
在真相未定之前,不論怎樣都肯定是雙方各執一詞。消費者當真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想維權可以理解,但選擇“鬧劇”的形式卻欠妥。我們現在無法對責任進行評判,但企業解決問題的態度卻是要時刻接受消費者和市場監督的。在央媒點名之後,特斯拉也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但針對車輛在事故當時的數據問題,卻又引出了新一輪的爭執。
特斯拉數據造假?
行車數據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針對行車數據的問題,特斯拉和車主之間也有了爭執。其實,車主行車數據的所有權問題,在國內一直沒有明確的定論。以至於特斯拉向媒體公開了事故發生前1分鐘的行車數據並作出一份文字説明後,車主方面表示特斯拉侵犯了車主的個人隱私權和消費者權益,會立即向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國內智能駕駛方面尚在起步階段,很多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所以單就數據歸屬的問題,就能鬧出這樣的“烏龍”。相信這件事之後,會反過來促進相關規章制度的完備。我們説回行車數據,在特斯拉公佈之後,網上出現了很多質疑的聲音:剎車究竟有沒有失靈?數據可靠性如何?關鍵數據信息缺失了嗎?
特斯拉公開的數據中記錄了事故發生前一分鐘的完整數據,共計48頁、6697條,裏面應該包含了固定時間間隔記錄的車速以及制動踏板物理信號移動、制動主缸壓力、ABS等與操作和安全系統相關主要零件的工作狀態變化的事件信號,並且向外公佈了部分數據截圖。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字,移步相關解析文章詳細瞭解數據分析經過。
在這裏我們直接説結論:
在我們以數據為真的前提下可以得出推論:
由於已經記錄到ABS防抱死系統啓動,且有AEB系統啓動的記錄(由於AEB系統是層級高、需求多的電子系統,它能夠啓動的必要條件是車輛的ESP電子穩定系統以及iBooster電助力系統都能夠正常工作)。所以,車輛剎車系統沒有失靈。
雖然車輛剎車系統沒有失靈,但也同樣存在疑點:
①iBooster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助力?
(特斯拉採用的是iBooster電助力系統,由電子控制單元控制電機推動齒輪來協助駕駛員踩下剎車,而目前大部分車輛都是採用真空助力泵來協助駕駛員踩下剎車)
②為何AEB系統(主動剎車)先於FCW(前碰撞預警)啓動?
(正常來説,車輛一般先要啓動FCW預警,萬不得已才會啓動AEB系統)
③剎車過程中能量回收系統是怎樣工作的?
(開過電車的都知道,能量回收系統工作時,收油門後會有類似“剎車”的感覺)
但就算我們分析得再詳盡,也只是我們的分析罷了。不論怎樣,真相也只有等進一步的證據提供才能浮出水面。
寫給特斯拉的話
①宣傳產品點要學會“低調”
特斯拉可以説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代表車企,它代表的不僅是能源形式的不同,更多的是產品定義、宣傳手段等方面的不同。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車企在宣傳產品點時,往往都喜歡採用“互聯網思維”——這其中的一大弊端就是容易“誇大”。
比如特斯拉一直宣傳自己是“自動駕駛”,但放眼國內外市場,有多少起事故是因為駕駛員對特斯拉的NOA系統(Navigate on Autopilot)也就是自動輔助導航駕駛系統過於“自信”導致的?明明在國內僅僅是L2級別的駕駛輔助卻要宣稱是“自動駕駛”,這種宣傳方式確實是有誤導性,不可取。
②處理問題的態度要學會“低調”
都説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確,特斯拉這個國外品牌在中國市場確實是風生水起。但這次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應,恰恰反映出了處事態度的高傲。正如新華社點評一樣——
“如果車企涉嫌‘店大欺客’,有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維護消費者權益,有很多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但能否落實到位是關鍵所在。要讓消費者維權更高效、便捷,儘量避免各種維權鬧劇。這既能倒逼車企提高質量,也有助於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我相信,這次事件不僅是提醒了特斯拉,更是為眾多新興的新能源車企敲響了“警鐘”。互聯網思維造車/宣傳確實是符合潮流,但前輩們多年來遵循的、積累下來的質量和服務標準不能忘,也不能僅僅把它作為“合格線”去應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