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全新數字高爾夫:數字時代,依然“德味”
文 | 温風
中國,無疑是全球最積極擁抱數字化的汽車市場。羣雄逐鹿中,德系品牌在機械時代樹立起的品牌價值,如何在數字時代進一步演繹?
故事要從去年説起。
眾所周知,大眾品牌去年在全球更新了一版logo,由原本帶顏色漸變的3D浮雕形式,變成扁平的線性logo。大眾聲稱,這樣更符合數字化時代的品牌形象詮釋。確實,你也可以從蘋果等科技公司的交互界面變化中,捕捉到這種設計趨勢。
此時,你或許會期待電動化的大眾產品,大眾很努力,但能源切換之路並非朝夕。面向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大眾用構建自己品牌基石的產品,給中國消費者交出第一份詮釋全新logo內涵完整答卷——一汽-大眾第八代高爾夫,或者可以稱之為“全新數字高爾夫”(The All-New Digital Golf)。
初見第八代高爾夫,全新Logo所藴含的或許有些晦澀的內涵,就變得豁然開朗。
不知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對於有進氣格柵的燃油車,這個Logo纖細的線條會有些“孤獨”,因此設計師為第八代高爾夫設計了從Logo向兩側延伸的燈帶,使Logo的視覺表達方式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高爾夫的Cd值從0.3降至0.275,除了從機械層面降低能耗,更重要的是為新車帶來一種獨具風韻的美感:第八代高爾夫外觀的線條不僅繼承了高爾夫家族的神韻,仔細品味,你會發現車頭壓得更低。上揚並延伸至尾燈的肩線,讓整車的視覺效果更顯修長,C柱上方車頂的線條略往後下壓。這些線條流暢的設計,彷彿自然界中誕生的生靈一般具有生命的活力。
如果説外觀的升級是數字化給用户帶來的一道“開胃菜”,那麼最值得聊的“正菜”,莫過於高爾夫8的內飾。
關鍵位置保留重要的集成式入口,減少菜單層級和操作步驟,功能快速直達;
按鍵佈局符合機械按鈕時代邏輯,用户無需“硬切換”;
感應式觸控屏點亮,夜間有效減少對視線干擾,同時保持內飾設計風格簡潔;
國產的第八代高爾夫,科技感的內飾背後,最有價值的,是經反覆推演優化後,達到極高成熟度的數字化交互體驗。
看不見的“第四大件”
全新數字高爾夫,所肩負的任務不止是交互體驗的革新,更重要的是為下一階段的數字化技術與架構,定義標杆。
高爾夫7切換至MQB架構,可以視為將大眾旗下“三大件”技術的精髓進行的一次歸納總結。而在MQB Evo架構下誕生的高爾夫8,則將電氣架構這“第四大件”視為升級突破的核心。
第八代高爾夫首次搭載CANFD及車載以太網技術,總線帶寬由500K 增加至2M,通訊率高達 100Mbit/s。總線帶寬和通訊率的提升,意味着從車輛傳感器獲取信息到執行機構執行操作,信號發出和接收的過程“堵車”更少,延時更短。
或許你可以勉強接受語音識別反應遲鈍半秒,但是在瞬息萬變的工況下工作的駕駛輔助功能,不容有半點差池。此時,更高階的電氣架構的價值,方能淋漓盡致地體現。
在歐洲嚴苛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下,第八代高爾夫的駕駛輔助功能——IQ.DRIVE,在設計之初具有更高的視野,它需要實現0-210km/h的超高速自適應巡航(ACC 3.0),並且還需要搭載在夜間、自行車並行、行人橫穿等複雜工況下有效工作的城市緊急制動(CEB)系統。這就對傳感器信號的拾取率、信號通訊效率和信息中樞的決策效率,都提出了極高的挑戰。
全新數字高爾夫
把“數字化”的標籤説完整
在一汽-大眾第八代高爾夫誕生前,不得不承認,中國市場內,合資品牌在數字化體驗領域處於一定的“守勢”。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全新數字高爾夫精準捕捉新生代中國用户對每一個數字化功能真正的場景化需求,再將此前數字交互、智能駕駛的前瞻研究積澱反覆推敲組合,讓數字化的標籤更完整。這與德系產品在強調機械性能的時代所具備的嚴謹的產品開發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數字時代的高爾夫,依然“德味十足”。
我相信,它依然是當之無愧的緊湊型家轎標杆,而從它身上可以看出,大眾正在參與的不是一場急於求成的、你死我活的軍備競賽。而是正如一汽-大眾全新數字高爾夫,從容不迫地面向下一個五年甚至十年,交出一份信心十足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