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中有這樣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説的是軍糧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古代作戰,一支軍隊如果斷糧三日,則戰力損耗一半,斷糧五日戰力損耗殆盡,斷糧七日自行潰散。事實上無論古今,給士兵吃飯,不但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這樣才能保持士兵戰鬥力。
然而,在古代和近代,士兵要想在行軍和打仗期間吃飽還吃好,就非常困難了,因為戰時很難找到安全的做飯場所,如果是部隊秘密行軍,炊煙還會暴露部隊位置。這幾乎是送命的大事,所以在21世紀之前,士兵戰時要想吃點好飯,只能靠沿途獲取戰利品。
如果是在人跡罕至的區域行軍打仗,士兵就只能靠壓縮餅乾和午餐肉充飢了。但這兩種食物和熱湯熱菜相比,還是差了很多。所以一直以來,軍事專家都在研究,發明一種單兵口糧,能讓士兵吃上熱飯。確保戰時士兵戰鬥力。
1973年,美國納蒂克研究發展工程中心,研發出一款“自熱單兵口糧”,這種口糧食用前,需要用車載加熱裝置加熱一下。相比傳統午餐肉要好一些,但一旦離開車子,就無法加熱。
7年後的1980年,該研究中心,研製成功一種非車載式口糧加熱裝置,以化學反應劑為熱源,但這個加熱裝置太笨重,在此後的9年間,美軍對自熱口糧裝置進行多次改進。終於在海灣戰爭前夕,推出了便攜式自熱單兵口糧,也就是用兩種化學試劑混合發熱,加熱食品的單兵口糧。
這項發明具有劃時代意義,這意味着未來士兵作戰,再也不用吃冰冷的單兵口糧了,而是能吃到熱乎的飯菜。不但吃得舒服,最關鍵還能保持戰鬥力。當然最重要的是,自熱口糧的出現,打開了一扇門,讓單兵口糧的種類呈爆發式增長。
比如前段時間,我邊防戰士在高原營房吃火鍋,高原空氣稀薄,水都燒不開。邊防戰士還能吃到火鍋,靠的就是食材自加熱方式。同樣的道理,戰士們在南方雨林中,依舊能吃到香噴噴的蓋飯,靠的也是自熱體系。
自熱單兵口糧不但營養豐富,還能做到無煙化,在戰場環境即便使用自熱食品,也不會被敵人發現。真正做到了保障和保護雙管齊下。
當然,自熱單兵口糧再方便,但口感方面還是無法和現製作的飯菜相比。畢竟化學試劑加熱時長和温度都有限,因此許多單兵口糧,使用的食材大多是半成品,就是為了熱好馬上吃。所以對於吃慣現製作飯菜的人來説,自熱食品吃起來確實需要時間適應。
對此,各國軍隊做法不約而同,都是儘可能在戰備訓練和野外拉練時,讓士兵全天吃自熱單兵口糧,熟悉這個味道,多吃自然也就習慣味道。這樣也能培養士兵吃苦耐勞的精神,方便士兵從平時訓練向戰時轉換。
但無論如何,自熱單兵口糧的出現,還是解決了士兵戰時吃飯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