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硝煙瀰漫時,誰才是戰爭的代價?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綜合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策劃 | 渣渣郡

作者 | 黃瓜汽水

題圖 | 《敦刻爾克》劇照


本文首發於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那個NG”(ID:huxiu4youth)。在這裏,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當世界再一次硝煙瀰漫,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戰爭”這沉重的兩個字。

 

俄烏戰爭打響後,每天一睜眼就會被鋪天蓋地的信息覆蓋:北約東擴、制裁、歐盟美國。與此同時,國內互聯網出現了一波波論戰——凡論及俄烏,先表明自己的立場。隱形的戰火就這樣蔓延到了公共討論場域。

 

而我們想好好談一談戰爭本身。它浪漫嗎,邪惡嗎,還是説它總能找到正義性與合法性?我們更想進一步追問的是:戰爭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説,又意味着什麼?

 

在@渣渣郡的回憶裏,戰爭對兒時的他來説是浪漫的。

 

在部隊背景的學校裏,孩子們從小就看的是《英雄兒女》和《地道戰》,小時候的他幻想的是馬革裹屍、建功立業,夢想自己能活在戰爭年代,為國家而戰,成為真正的英雄。長大後才意識到,兒時的自己有多麼天真。


《英雄兒女》


對於@木子童來説,有關戰爭的印象是割裂的。熱兵器時代之前的戰爭是浪漫的,是古代傳奇裏的英雄俠客;而熱兵器時代之後的戰爭,給她帶來的只有恐懼與不安,看到戰爭相關的歷史記錄都會在生理上產生退卻的反應。

 

對於@黃瓜汽水來説,戰爭是父親不斷在電視裏循環播放的《莫斯科保衞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大決戰》們。父輩似乎總是對戰火年代充滿痴迷的情懷,這讓兒時的她十分不解。

 

在這個星球上,戰爭從未消失過,和平安穩的滋味我們也只享受了短短几十年。如今遠方的戰火響起,平民帶着貓狗在防空洞求生,我們在網線的另一端目睹着這一切的發生。

 

拋開政治局勢,我們想來聊一聊,戰爭到底是什麼?又是哪些文藝作品、是哪些真實發生的故事,讓我們認識到戰爭的殘酷?


遠方硝煙瀰漫,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戰爭?

(點擊這裏收聽完整節目)

 

vol. 183

主播:黃瓜汽水、木子童、渣渣郡

錄製、剪輯:CC

 


在大部分中國孩子的眼裏,戰爭彷彿是課本里才會出現的字眼,是我們在歷史考試前背不完的數字和年份。

 

當2001年的電視機上,9·11事件的新聞滾動播放時,對於一個90後來説,這也許是第一次目睹一場戰爭的開端。



我們對戰爭的印象太模糊了,似乎只存在於遙遠的國土和遙遠的時間之外。一代人稚嫩的戰爭觀,是和我們看過的電影、讀過的文字共同塑造的。

 

對於@渣渣郡來説,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作品,是德國拍攝的迷你劇《我們的父輩》——那是他的戰爭觀發生轉折的節點。

 

這是一部德國反思二戰的作品。1941年,德軍準備入侵蘇聯,德國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響應希特勒的號召應徵入伍,即將奔赴前線。女青年Charlotte立志為國家服務,成了一名女護士,也將前往戰場救助傷員。女青年Greta美麗活潑,歌聲動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個猶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縫的兒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們在啓程的前夜載歌載舞,喝酒慶祝,約定聖誕節再相聚。

 

而一切都因為二戰改變了,五個青年再也沒有機會聚首,他們的命運隨着戰爭飄零四散。戰爭像一座巨大的屠宰場,吞噬了所有參與其中的人。

 

《我們的父輩》,豆瓣評分9.6

 

而馮小剛的《一九四二》,給他帶來的觸動和思考更多。當戰爭和災難來臨時,我們還能保持極高的道德感嗎?如果不去搶別人的,別人就要來搶你的,在這樣的極端環境之下,為了生存,人還能保持多少人性?

 

我們總説一場戰爭總會付出代價,那代價到底是誰?

 

《一九四二》裏有句台詞很著名:“老百姓死了,土地還是中國人的;可是如果當兵的餓死了,日本人就會接管這個國家。”

 

每個人都幻想自己最終能站在勝利凱旋的城牆之上,但事實是,我們更有可能是戰爭中被忽略的幾百萬數字之一。“在戰爭中,我們會發現自己是誰”。

 

《一九四二》

 

對於@木子童來説,對她觸動最深的,是姜文至今評分最高的電影《鬼子來了》。

 

這是一部放到現在來看都依然冒險的電影,因為中國電影從未用如此獨特的視角去審視抗日戰爭。人性的真實和醜陋,全部微縮在一個小小的村子裏。最可怕的事實是,也許你想做一個善良的人,而當戰爭來臨時,善良就無法再輕易做到了,普通人不過是裹挾在時代洪流裏的螻蟻。

 

姜文説過,“我覺得一場災難的發生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災難過後我們不能深入地研究和總結這場災難的根源。正是這種想法促使我一直想拍一箇中日間的故事。”

 

看完《菊與刀》等一系列有關日本的人類學著作後,他明白了日本人看上去非常矛盾的雙重性:“我漸漸地能把這兩類日本人的形象重疊到一起了,他們其實就是一回事,只不過在不同環境下表現形式不同而已。這就令我毛骨悚然:一個温文爾雅的日本人很容易變成一個我們印象中的日本兵。”


《鬼子來了》


對於@黃瓜汽水來説,小時候第一次在DVD機裏看到《辛德勒的名單》,是她接觸二戰歷史的第一堂影像課。

 

雖然我們不是猶太人,但我們有同樣被侵略的歷史,我們也擁有全人類都能共情的體驗。讓她永遠忘不掉的,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裏的毒氣室,排着隊赤裸着身體接受檢查的猶太平民,被隨意射殺的猶如動物般的人們。

 

在影片最後,猶太人用希伯來語在指環上刻下那句“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影片在此到達最崇高的境界。

 

辛德勒作為個體的付出雖然無力對抗整場二戰,但每一條救出的生命,每一個增加的數字,都是他以及這部電影的意義所在。名單裏的名字可以活下去,名單外就是無窮無盡的屠殺和死亡。

 

戰爭不只是猶太人或某個民族的偶然悲劇,而是全人類都要永遠對抗的頑疾。

 

《辛德勒的名單》


同樣的人類悲劇發生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男人女人、老人兒童、父親母親。他們都不是戰爭的發動者,卻個個都是戰爭代價的負擔人。

 

真正的戰爭電影,不在於鋪陳熱血宏大的史詩場面,不在於炫耀多麼波瀾壯闊的戰績,也不在於一顆子彈能拐着彎消滅多少敵人。

 

勝利確實是可以被定義的,但在戰爭中死去的個體也是真實存在的。他們不只是數字,也不能被模糊為“代價”。我們最擔心發生的,是戰爭電影給它的觀眾帶去亢奮而非反思,產生一種“戰爭很爽”、“希望戰爭趕緊到來”的幼稚觀點。

 

一部優秀的戰爭電影,就是最好的反戰宣言。

 

《鋼琴家》


《美麗人生》

 

最後我們想聊一聊《西線無戰事》,這部1930年的電影,是第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是最早的反思戰爭的電影。

 

影片講的是一戰,卻被納粹宣傳部部長戈培爾大罵,在當時的納粹德國被全面封禁。

 

《西線無戰事》


少年保羅聽從了“保家衞國”的狂熱宣傳,從學校走向戰場,成為一個拋頭顱灑熱血的好戰分子。

 

到了戰場才發現,食物短缺,住宿條件艱苦,命如草芥,一個炮彈飛來,旁邊的人就變成屍體。前線沒有英雄沒有讚歌,只有泥溝裏髒污的血漿。

 

等保羅回到家鄉,百姓們依舊對戰爭津津樂道。只有沒經過戰爭的人,才會把戰爭當作沙盤遊戲一樣高談闊論。而主角保羅已經從心底厭惡戰爭了——他不明白自己究竟為什麼去打仗,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裏的“將”,而是“萬骨枯”裏的其中之一罷了。

 

當他再次心灰意冷地來到前線,他看到了戰壕邊的一隻蝴蝶,想要伸手去觸碰的瞬間,立刻被敵人的子彈打中。就這樣,保羅死在了和平的前夜,沒有人在乎他是誰。因為他不是秦皇漢武也不是拿破崙,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西線無戰事》


當我們談論戰爭時,到底該如何去理解戰爭本身——


是英勇凱旋的功勳,還是無數普通人被歷史長河掩埋的命運?


戰爭將結束,領導人將握手言和。

老婦人將繼續等待她的烈士兒子。

那個女孩將等待她心愛的丈夫。

而那些孩子將等待他們英勇的父親。

我不知道誰出賣了我們的祖國。

但我看到是誰付出了代價。

——馬哈茂德·達爾維什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