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理念將貫穿北京冬奧會始終。作為空間層面的成果,北京冬奧會的規劃設計是中國建築界的一次集體練兵,從選址規劃、場館與設施設計、技術創新三個方面,彰顯了中國建築師的卓越智慧。
承辦冰上項目的北京賽區、承辦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的延慶賽區及承辦自由滑雪、北歐兩項和冬季兩項的張家口賽區,共同形成從華北平原穿越燕山和太行山脈抵達京西北山區的連續空間線索,推動了資源從城市向山區流動,促進了區域協同發展,發揮了冬奧會的經濟和社會槓桿作用。
從選址規劃看,北京賽區場館選址結合2008年夏季奧運會遺產與正在轉型升級的首鋼工業遺產,以大型事件帶動城市更新為基本策略;在延慶賽區,冰雪運動與生態系統保護的結合是重中之重;張家口賽區地處山區,較平原地區生態敏感度更高,選址規劃時綜合分析地形條件、生態紅線與水資源容量,確定了適宜的賽區規模,場館選址因山就勢,佈局緊湊,儘可能減少對山地、特別是植被覆蓋區域的侵佔。
在競賽場館及輔助設施設計層面,北京冬奧會對可持續發展的回應首先體現在規劃設計的最小自然足跡原則,即減少人工痕跡對自然的侵佔,以集約設施滿足奧運功能,並使場館設施與自然系統相協調。以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為例,通過將助滑道和着陸坡底部架空,保持山體的生態廊道,保護地表徑流及植被。
場館設計不僅滿足了冰雪運動的需要,更契合了中國元素的表達。在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設計結合了賽道的S形曲線與中國傳統元素玉如意形象,也為跳台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了新可能。“如意”頭部設計可供舉辦各類活動,“如意”底部將結束區設計為最小尺寸的標準足球場。在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設計將跳台的競賽剖面曲線與敦煌的“飛天”飄帶形象相契合,產生了相應的鋼結構,併為競賽剖面變化預留了可能。
在北京冬奧會的建設過程中,湧現了諸多技術創新與突破。首鋼滑雪大跳台採用裝配式鋼結構體系,預製構件率達到87%以上,工期縮短近30%,並採用就近選材、模塊化拼裝等措施減少安裝過程中產生的能耗;為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而研發的釐米級精度的賽道基準面平整性檢測技術和毫米級精度的助滑道冰面監測系統,單通道測點密度達到30點,精度為0.1℃,填補了目前國際上跳台滑雪項目在該領域的空白。
在綠色生態方面,張家口賽區尊重場地原有地形、植被,儘可能保留和利用現狀植物,並採用生態護坡技術,對可視面及切削山體後的護坡等破壞面進行重點修復;以“海綿賽區”為規劃理念,張家口賽區設71萬立方米蓄水池,地表水通過防洪渠流入蓄水池,經硅砂蜂巢雨水自淨化系統處理後用於冬季造雪、夏季綠化灌溉,以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在可持續賽後利用方面,場館在實現奧運功能的同時積極向普通人靠攏,在冬奧歷史上第一次使用人因設計技術預測賽後利用場景、優化場館設計。如古楊樹組團設計的“冰玉環”,以步道將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國家跳台滑雪中心與國家越野滑雪中心連接,滿足旅遊目的地2.5小時慢行體驗;首鋼滑雪大跳台結合冷卻池景觀改造,增加濱水體驗慢行區域,結合羣明湖周邊設施共同形成2.5小時旅遊體驗,提高賽後場館的空間利用率。
值得關注的是,首鋼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首個實現單板大跳台(Big Air)與空中技巧(Aerials)共享剖面的大跳台。跳台使用約1100個正四面體模塊,賽道剖面能夠在48小時內完成轉換,建造成本遠低於新建賽道。人工賽道可變剖面技術的應用為未來舉辦不同賽事活動預留了充分可能。
可持續性是當今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奧運會作為影響廣泛的大型賽事,有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和機會。期待北京冬奧會能夠為國際社會可持續實踐提供中國建築的智慧與思考。(作者張 利 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