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長話短説,大家在農村都見過很多的野果吧,基本都是秀色可餐,可有一種野果卻長相怪異,甚至可以用歪瓜裂棗來比喻這種野果,怎麼形容呢?筆者實在是不能看出像什麼,但在我們農村很多老人都叫它“雞爪子”,可能這種野果長得就像雞爪子吧,説了大半天那麼這種野果是什麼呢?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一二。
這種野果是“拐棗”,別名萬壽果、萬子梨、俅江枳椇、雞爪連、金鈎梨、拐棗兒、臭杞子、雞爪子、龍爪、彎撈撈、蜜爪爪等,客家人喜歡稱之為桔杻,那麼拐棗帶有個“棗”字就是棗的一種嗎?其實不然,拐棗是鼠李科,大家仔細看它的每一個名字,其實都能與它的果實有很重要的聯繫,就説拐棗這個名字吧,拐就是説的它的果子拐來拐去的,而為什麼叫萬壽果呢?有的地方覺得拐棗的形狀像一個“萬”字,故此叫做萬壽果,總之它的眾多名字由來都是根據它果實的形狀或者口感而來的,這也同時印證了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那麼可能有人沒有見過拐棗,更沒有吃過拐棗,拐棗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野果呢?
1、拐棗的特徵
先説下拐棗的樹木一般在10多米高,是一種比較高達的喬木,它的樹枝是褐色的,在它的樹枝上大家是否注意到,有很多的小白點,就和蟲子咬過一樣,葉子倒是沒有什麼特點,花朵是白色的,它的花朵比較有特點,之所以拐棗長的怪異,看它的花朵就能看出來,因為花朵説它是一簇一簇的,但仔細看又是一朵一朵的,拐棗更不用説了,就像一個藤類,長的拐來拐去的,到了10月份的時候,拐棗就會結果。
2、拐棗分佈
拐棗在我國並不是多見的植物,只是在南方比較多,在北方是基本看不到的,野生的拐棗在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地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喬木,受到環境的影響,拐棗適合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方,比如説山林、空曠的山坡,現在也有人工種植拐棗的地方,不過都是選擇在丘陵或者庭院裏面,在北方拐棗比較少,筆者覺得並非只是氣候這一個問題,另外和濕度也有關,拐棗習慣比較潮濕的區域,對於土壤要求比較苛刻。
3、拐棗的主要價值
拐棗以前就是農村孩子們的零食,將拐棗剝皮之後就可以食用,另外也可以把拐棗用來泡酒,以前很多老人喜歡把拐棗泡酒治療風濕病,還有的人喜歡用拐棗來做湯,拐棗這種野果可能不起眼,但是它的營養價值特別高,拐棗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纖維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還有鈣、鐵以及鋅等微量元素,對於人體吸收促進身體的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除了食用拐棗也有很高的亞勇價值,其果梗、果實、種子、葉及根等均可入藥,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就曾經説過:味甘、性平、無毒,有止渴除煩,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功同蜂蜜,其實早在《唐本草》藥典中也記載了拐棗的藥用價值特別高,這裏就不一一給大家説了,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查閲相關典籍。
4、拐棗的現狀
據瞭解在南方一些地區,農民已經把拐棗當成一種經濟農作物,把拐棗加工成一些保健品或者零食頗受市場消費者的喜愛,現在我國人工種植拐棗主要依靠的是栽培技術,因為直接用種子種比較慢,人工種植的拐棗除了將拐棗果實作為加工產品,另外它的果梗含有較多單寧酸,也是可以食用的,經過加工之後可以搭配酒來食用,是一種不錯的美食。
我國人工種植拐棗歷史也是比較久遠的,早在《詩經·小雅》中就記載了“南山有枸”,現在野生拐棗和以前相比也少了很多,主要是人為破壞的因素,有的被砍掉,有的則是人為環境不斷的擴展,現在市場上也有賣枴棗的,它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一斤能賣到十多塊錢一斤。
那麼大家以前吃過這種野果嗎?你們當地叫什麼名字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