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馬來半島的地圖,這塊在歷史上曾有“黃金半島”之稱的陸路走廊,是亞歐大陸連接馬來羣島間經濟和文化聯繫的紐帶。其與蘇門答臘島更是合圍出了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但細看之下便發現,在馬來半島的北部,即更狹長的克拉地峽上,緬甸與泰國的國界犬牙交錯,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奇葩”的並列伸展?克拉地峽這片狹小的土地上又發生了怎樣的地緣爭奪?要解答這個地緣格局就不得不從山河相間且縱列分佈的中南半島説起。
作為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中南半島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端,西臨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東臨太平洋的南海,連接着西面的印度次大陸和北面的中國大陸。但這種連接在陸地上又是障礙重重,其北部分佈着從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延伸過來的山脈與高地,西側又與南亞次大陸隔着那加-若開山脈,這使得中南半島既會受到印度與中國影響,又得以獨立存在。
中南半島位於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即受到印度和中國的影響,又能夠保持獨立存在。
受印度板塊強烈碰撞亞歐板塊,使地塊物質被向東““擠出”的影響,中南半島的褶皺山脈與中國西南的橫斷山脈一脈相承,這種地質學上稱為“逃逸構造”的地質作用使得中南半島的地形呈現山河相間且縱列分佈的特點。數條大河從這些南北縱列的山脈中奔騰而出,自西向東依次分佈着伊洛瓦底江、薩爾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在這些河流流淌的下游又沖積出廣闊的肥沃平原,中南半島上的國家便是以這些沖積平原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其中緬甸的核心是伊洛瓦底江,越南的核心便是紅河(湄公河下游三角洲是奪取柬埔寨核心後所得)。
中南半島的山河相間且縱列分佈的地理特徵深刻影響國家的地緣結構。
這種山河相間的地理結構,直接影響每一個在沖積平原上站穩腳跟的勢力。因為平原雖然能夠帶來富饒,但無險可守的平坦也意味着隨時會遭受到其他平原勢力的襲擊,所以既然平原沒有可以據守的險固關隘,那麼就擴張到地理的盡頭或難以逾越的山脈上。所以泰國在穩固以湄南河流域為核心的基本盤後,便將勢力延伸到東北部的湄公河流域(即呵叻高原)和馬來半島北部(即部分克拉地峽)。
泰國在穩固以湄南河流域為核心的基本盤後,便將勢力延伸到東北部的湄公河流域(即呵叻高原)和馬來半島北部
但問題是,泰國能夠想到的,緬甸也能想到,所以當雙方都想奪取針對對方的制高點或戰略優勢時,戰爭無可避免。所以中古時代的暹羅(今泰國)和緬甸爆發了持續百年的泰緬戰爭(1545~1825)。從緬甸東籲王朝(1531~1752)的第三代王莽應龍(1516~1581)於1569年8月攻克暹羅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首都阿瑜陀耶城(即大城)作為節點,此後15年,暹羅一直是緬甸的藩屬國;隨後緬甸雍籍牙王朝(1752~1885,又譯“貢榜王朝”)在1767年又再次攻陷阿瑜陀耶城,直接滅亡了暹羅的阿瑜陀耶王朝,直到1770年暹羅的吞武裏王朝(1767~1782)國王華人鄭信(1734~1782)才率領泰族人驅逐了緬軍,收復國土。
緬人繞道克拉地峽,包抄暹羅人的側翼的路線圖
在整個18世紀中期,緬人都是壓着暹羅人開打,其中多次的進攻路線就是繞道克拉地峽北部的丹那沙林,並以此為跳板,佔領暹羅南部重鎮巴蜀,包抄暹羅人的側翼,進而兵鋒直指暹羅的國都大城。如1760年緬甸雍籍牙王朝國王就沿着德林達依海岸,從勃固出發,一路向南攻陷馬達班、土瓦和丹那沙林,然後橫穿克拉地峽海拔不高的熱帶雨林,攻佔巴蜀,漂亮地襲擊了阿瑜陀耶城的側翼,扭轉了戰局,成為後世緬人推崇的出奇制勝戰術。否則緬甸若直接東進攻擊,只能艱難的翻越“萊別山-撣邦高原-本弄山-他念他翁山脈”的高聳山脈。
泰國國內民族分佈圖
到了暹羅曼谷王朝(1782~今,又譯“卻克里王朝”)時期,雙方互有勝負。雖然暹羅也多次反攻到今緬甸南部安達曼海東岸的孟族地區,曾佔領過土瓦、丹那沙林、毛淡棉、馬都八等地,但緬甸通過與暹羅的多次交戰,收復丹那沙林,將暹羅疆域擠壓到了克拉地峽東部南海泰國灣沿岸,就這樣持續到18世紀末,緬甸與泰國的南部邊界在克拉地峽便形成犬牙交錯之勢。
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爭,一步步把緬甸納入到英屬印度的管轄範圍內。
此後局勢的發展超乎緬甸與暹羅兩國所料,鷸蚌相爭時來了一位西方的“漁翁”—英帝國。首先倒下的是與印度次大陸接壤的緬甸,從1824年起連續三次英緬戰爭(1824~1826、1852、1885),工業力量加持下的英帝國輕鬆的用堅船利艦把緬甸打的落花流水,緬甸的土地一步步被英國鯨吞蠶食,漸漸臣服於英屬印度的腳下(1858~1947)。隨着英國和法國殖民勢力對東南亞(中南半島)的侵略,泰國也逐漸脱離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中亞朝貢體系(或稱“藩屬體系”),被納入以1648年在歐洲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為基礎的近代國際關係體系中。
在19世紀的殖民浪潮中,泰國“棄車保帥”放棄的領土,黃色為現今版圖
泰國成為亞洲除日本外唯一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能夠避免重蹈緬甸後塵,必須要提曼谷王朝的朱拉隆功國王(即拉瑪五世,1853~1910)。其在位期間,主動向西方學習,推行泰國現代化改革。1909年“棄車保帥”,同英國簽訂《英暹曼谷條約》,將西南部馬來半島南部的馬來人聚居地吉打、玻璃市、吉蘭丹以及丁加奴四邦及其附近各島嶼的宗主權、保護權、行政權和管轄權全部移交給英國,僅保留對北大年蘇丹國(1474~1941)的宗主權。如此暹羅便以條約的形式完全確立了今泰國(1939年改名)西南部同緬甸、馬來西亞的邊境線。
如今,克拉地峽烙印在泰緬人的心中,成了永遠的國界線。
當然避免被殖民的泰國,並沒有心存僥倖,相反還存有投機之心。二戰前期,泰國在1941年底參與日本同德國、意大利締結的柏林—東京—羅馬軸心,同時對英美宣戰,依靠日軍奪取了英屬緬甸的撣邦高原東部和英屬馬來亞(1824~1941)北部的部分地區。但到了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反攻軸心國並節節勝利之時,見大事不妙的泰國趕緊調轉槍口,宣佈對英美宣戰無效,並且將1941~1945年攻佔的領土交還英國,泰國西南部的邊界再次恢復到1909年簽訂《英暹曼谷條約》時的狀態。
從這以後,克拉地峽烙印在泰緬人的心中,成了永遠的國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