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嚴峻考驗,各地各部門陸續推出一系列惠企舉措。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工作,並將主要措施梳理形成指引,包括加大財税支持力度、提高金融可獲得性、暢通要素市場流通等。
其中,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程,金融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創新數字金融、供應鏈金融、綜合金融等服務,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提高金融可獲得性。
創新數字金融,共享大數據,協力緩解融資難題。保市場主體最重要就是要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創新數字金融平台,暢通金融機構與税務部門、市場監管等部門以及網絡銀行的數據共享,依託銀税互動機制、數字足跡研判機制,利用納税、網絡購物、支付等大數據判斷企業財務狀況、產能增長趨勢等,為銀行快速決策、精準放貸提供依據。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5G等科學技術,讓數據“多跑路”,為小微企業“貸”來生機活力。
創新供應鏈金融,穩定產業鏈,打通復工復產堵點。現代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環環相扣,加速推動復工達產、經濟復甦,尤需保障供應鏈各環節的資金流暢通,供應鏈融資產品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及時雨”。通過搭建網絡供應鏈平台,利用核心企業的信用引入,對核心企業的多個經銷商、供應商提供授信,實現企業線上申請獲得融資,就能有針對性地解決供應鏈資金斷裂問題,從而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運轉,打通復工復產堵點。
創新綜合金融,優化金融服務,多方滿足金融需求。在中小微企業運營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資金難題,為了提供更精準的融資服務,實現讓利企業,資金直達實體經濟,更好地解決企業融資難題,不但需要金融機構根據《關於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創新優化綜合授信與金融服務,在必要的時候還需為企業量身定製融資方案,包括商票保貼、買方承保、薪資代發、資金歸集結算等,推動金融支持政策更好適應市場主體的實際需要,多方滿足金融需求。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是支撐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降低利率讓利、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推動讓利、銀行減少收費讓利等方式,切實激發企業活力,推動中國經濟破浪前行。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鍾吉祥